圣人的境界

  阿难尊者作为佛陀侍者,侍佛前后达25年之久,可谓功勋卓著。

  虽然侍佛日久,然尊者在修行方面却无几建树。对此,尊者心里也挺苦恼。有一次他请教佛陀说:“世尊!怎样修行,才能耗时短、见效快呢?”

  佛陀回答说:“阿难!这个问题,建议你还是先去问问诸位上座,然后再来问我。”

  阿难听后,便来到一位上座那里,恭敬地问道:“尊者!作为出家人,修习什么法门,效果最好呢?”

  上座听后回答说:“阿难!根据我的修习体会,觉得修习止观法门,对自己帮助最大,收效也最快。”

  阿难问道:“那具体要怎么修呢?”

  上座答:“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终成于止。总得来说,如果能够止观双运话,就很容易获得解脱。”

  阿难听后,心里很欢喜。他心里想:其他上座,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于是他来到其他上座那里,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没曾想,这位上座与前面上座的回答,竟是如出一辙!

  阿难心里很纳闷:奇怪啊!难道这二人事先沟通过?不可能呀!

  于是他心怀试探,又询问了其他上座,前后竟请教了差不多五百多位上座比丘。结果令阿难大吃一惊:诸上座众口一词——“止观双运”!

  待回到佛陀身边后,阿难请教佛陀说:“世尊!诸位上座那儿我已经询问过了。世尊!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佛陀听后回答说:“阿难!我的答案是:止观双运。”

  阿难听后,大感疑惑:“世尊!为什么您与诸位上座的答案,竟是毫厘不差呢?”

  佛陀听后,微笑着说:“阿难!圣人的境界同法、同句、同义、同味,二二无别。等你悟道后,一切自然都明白啦!”

  ——界定根据《杂阿含经·464经》改编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

因愿力具辩才

因愿力具辩才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虚老五十六岁。那一年,扬州高寺准备连续打十二个禅七。虚老应众人之推举,前往高打七。下山至大通荻港后,虚老沿江而行,忽遇江水暴涨,无法行走。虚 老准备乘船渡江,因...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8、救蚁延年一沙弥  昔有高僧入定,一沙弥至七日当死。因遣之归省父母,谕以八日再来。沙弥归,至八日复来。僧异之,复入定观之,见沙弥于归路中,见...

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从前,有一个位长者是侍奉国王的大臣。名叫树提伽,他的家境十分富裕,仓库里堆满了灿烂夺目的金银珠宝,粮仓充盈,华屋雄伟。他家的奴婢成群,也从来没有数清过。  有一天,树提伽家的后花园里池塘边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