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杨枝观音碑

  杨枝庵的当家和尚如光,收藏了一幅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观音大士图像》。图中的观音大士,头戴珠冠,身穿锦袍,右手拿着杨枝,左手托着净瓶,真是妙相庄严,栩栩如生!

  有了这幅名画,杨枝庵可热闹啦。那些风雅学士,朝山香客,都要来看一看,拜一拜,每日里人来客往,川流不息,确实给杨枝庵增添了不少风光。有人劝如光和尚,把这幅观音宝像挂到大殿里去。可是如光怕人众手杂,损坏画像,只肯把它供奉在后院禅房里。

  有一天,杨枝庵里来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站在观音画像前面,左看右望,久久舍不得离去。如光见他这般神情,便双手合十,上前问道:“施主可真欢喜这幅画像?”

  老人作揖还礼说:“好,画得好!真是一时妙墨,百代钦崇呀!法师何不将它刻成石碑,供奉在大殿里,让众人朝拜呢?”

  如光一听,正合自己心意,连说:“对,对!这倒是个好主意。可一时到哪里去找高手巧匠呢?”

  老人说:“法师如不嫌弃,不妨让老汉试一试吧!”如光看了看老人,点头答应了。第二天,老人背着一块平平光光的大青石,来到后院禅房。他坐在画像前,整整看了一天,笑了笑,走了。

  第三天,老人背着石匠家什,来到后院禅房。他坐在画像前,整整想了一天,笑了笑,又走了。

  老人在画像前看了三天,又想了三天。到了第七天,他拿起竹笔,细心地在青石上描起图来。描毕,他就用锋利的凿子,一锤一凿地雕刻起来。如光和尚送来斋饭,老人不吃;端来香茶,老人不喝,一直到深夜,“叮叮当当”的凿刻声还响个不停。

  锤呀,凿呀,不知过了多少个白天黑夜,突然有天夜里,“叮当”声停止了,如光和尚急忙披衣起床,到后院禅房一看,一块刻有观音大士图像的石碑,已经竖在那里,那碑上的图像竟与原画一模一样。如光和尚心里高兴,把观音碑供奉在大殿里。从此,来杨枝庵朝拜的人就更多了。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杨枝庵突然火光冲天,一场大火把庵堂烧成了灰烬,观音大士图像也难逃厄运。如光和尚一头扑在瓦烁堆里,东扒西挖,却怎么也寻找不到观音碑.急得他直打转转。

  众僧徒见他这样,便一面劝慰,一面分头到各山各岙去寻找。可是,找遍了整个普陀山,连个石碑的影子也没有。

  一天中午,有个小和尚高高兴兴地跑来说:“师父呀,别哭了,观音宝像回来啦!”如光睁开泪眼,望着小和尚说:“别说宽心话了,我心里正烦着呢!”

  小和尚认真地说:“师父呀,弟子何曾说谎!不信,你去看么!’

  如光半信半疑,跟随小和尚来到南天门。一看,在离海岸不很远的沙滩上,杨枝观音碑斜靠着一块礁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似随潮而来,浮水而出。如光见了,高兴不已,即刻吩咐众僧徒将石碑抬了回来。

  杨枝观音碑怎么会到海里去呢?原来那天黑夜,有一批倭寇偷偷摸进普陀山,偷不到画,便盗走观音碑,并放火烧了杨枝庵。谁知船到莲花洋面,风暴突起,倭船迷了航向,随浪飘到南天门前,触礁翻船,杨枝观音碑却斜搁在这礁岩上了。

  如光和尚先把观音碑供奉在普济寺,后来杨枝庵重建,才又迎回原处。直到今天,游人们都要看一看这块碑,听一听这个神奇的传说。(管文祖采录整理)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广大灵感~千手千眼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76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76

  野狐喻  野狐黑夜进入厨房,吃饱睡去,天亮后不能逃窜,就装死等人把它扔了。不久,果然有人要扔掉它,一人说:“狐尾很好,等我割下来然后再扔。”狐听了害怕,忍痛让人割了。忽然有童子来,要取它两只耳...

如何知道他是一位圣者?

如何知道他是一位圣者?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比丘们!尚在修学而无他心神通的比丘,如何透过观察验证,知道那已经全然正觉的如来呢?”  “世尊!您的教导,是我们了解法的根源,请为我们说吧!...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佛陀於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认為:「天底下...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佛门映像268  编辑制作:定静工作室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4.善恶果报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

佛经故事:佛陀是如何对待诽谤伤害自己的人

佛经故事:佛陀是如何对待诽谤伤害自己的人

昔者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缘第二十二  昔有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到旷路中。粮食都尽。弟即杀妇。分肉与其兄嫂使食。兄得此肉。藏弃不啖。自割脚肉。夫妇共食。弟妇肉尽。欲得杀嫂。兄言莫杀。以先藏肉。还与弟食...

蕅益大师:偶然一念光十余丈

蕅益大师:偶然一念光十余丈

  桐城有两个人,结伴到外地去。有一人死了,他的同伴把他埋葬,并且把他的钱送回去还给他太太。那位死者的太太起疑心,那死者的同伴很悲愤,便前往埋尸的地方去祭拜并且哭泣地诉苦。  死者的鬼魂出来跟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