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佛陀於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认為:「天底下最苦的莫过於饥渴的感受。」最後一位比丘则表示:「天底下最苦的是惊怖。」四位比丘在這個话題上争论不休,始終得不到答案。

  佛陀藉此因緣,适时前去关心。比丘一看到佛陀,马上停止争论,向佛請示讨论的內容。佛陀說:「你们所认为的,都不是苦的究竟原因。天底下最苦之事來自色身,所有飢渴、寒熱、瞋恚、惊怖及色欲等灾祸,都是由於它的存在。所以色身是一切苦恼的根本,也是祸患的根源。众生於三界中茍延存活,互相欺凌,心中亦被忧惧烦恼所束縛而轮回不休。所以,想要脫离世間苦痛,应当寻求寂灭之境,收攝身心,最后达到一念不生,即能證得真正快樂的涅槃境界。」於是,世尊說了一首偈語:「热无过婬,毒无过怒,苦无过身,乐无过灭。 无乐小乐、小辯小慧,观求大者,乃获大安。我为世尊,长解无忧,正度三有,独降众魔。」

  接着,佛陀对四位比丘說:「久远以前,有一位名为精进力的比丘,具足五种神通。每當他在山中树下独自修行时,总有鴿子、乌鴉、毒蛇和鹿围绕身旁,这让牠們感到安稳。鸟兽们白天外出觅食,晚上則回到比丘身邊。有一天晚上,這四支鸟兽互相讨论:『世间之苦,何者最重?』乌鴉說:『我认為饥渴最苦。因为饥渴时,身体虛弱,不僅眼睛看不清,而且神志不宁,常常不顾被猎人利刃宰割的危险而自投罗网。我们有很多同伴就是因此而丧失性命。』鴿子說:『淫欲最苦。因為色欲炽盛时,內心失去理智,行為也就毫無顧忌,於是危險就接踵而來,甚至連性命也会不保。』毒蛇认為:『瞋恚最苦。当毒害他人的心念一起,不分亲疏远近都會遭到危险,这种毒意不僅能杀害別人,也会伤害自己。』鹿则表示:『惊怖最苦。每当我在山林旷野間遊走時,心中总是怀忧恐惧,害怕被猎人或豺狼捕捉。只要听见一点儿声音,就会惊慌地逃向岸边或躲到坑洞之中。奔逃時,即使是母子亲眷,也无暇相顧。所以,我认為惊怖是最苦的事。』

  比丘听到鸟兽的对話,告訴它们:『你们所說的都是枝微末节,沒有探究到苦的根源。天底下最苦之事,莫過於拥有这个色身,我们就是因為它而产生无量的忧愁与畏惧。

  所以,我捨弃世间一切,出家修行,斷除所有欲望想念,不贪著四大的享乐,就是要斩斷痛苦的根源,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即是心念寂灭,沒有形相,不受色身的束縛,這才是最大的安乐。』四只鸟兽听了比丘的解說后,便心开意解。」

  佛陀告訴四位比丘:「当时的五通比丘就是我的前身,而四只鸟兽就是你们四人。你們在前世早已听闻过苦的真正根源,為何今日还是保持錯误的见解呢?」四位比丘感到十分惭愧,志心忏悔,思惟此理,当下即证阿罗汉果。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传(109)

释迦牟尼佛传(109)

  1、担粪的尼提出家  有一天佛陀带着阿难在舍卫城行化,当佛陀走到城郊的时候,迎面有一个给人受雇担粪的尼提走来,尼提远远的一见佛陀,非常恐慌,他的心内很崇拜佛陀,但他自卑得不敢见佛陀。他觉得伟大...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成道后,游历诸国,弘法利生。不知不觉,离开家已十余载。  一日,佛陀观察因缘已熟,于是带领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回到本国...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清陆士铨  陆士铨,字近堂,是苏州元和人。早先学习扶鸾术(请神),是玉坛的弟子。后来为坛友祈祷病好,神教他礼拜“梁皇宝忏”。陆因此礼忏发心,就到天宁庵,受菩萨戒。正好这时有寂根菩萨,从极乐国来...

禅师大慈悲为救野鸡不惜割舍自己耳朵

禅师大慈悲为救野鸡不惜割舍自己耳朵

  编者按:智舜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是何等的慈悲。星云大师用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智舜禅师的德行,证实了这句话。这也是禅师视四大假...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放生善报:第二章放生愈疾 10.神雀还救赵履干

放生善报:第二章放生愈疾 10.神雀还救赵履干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0.神雀还救赵履干  永乐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