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他是一位圣者?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比丘们!尚在修学而无他心神通的比丘,如何透过观察验证,知道那已经全然正觉的如来呢?”

  “世尊!您的教导,是我们了解法的根源,请为我们说吧!我们当会记住不忘。”

  “比丘们!你们可以从眼睛看、耳朵听两方面来观察验证。因为,全然正觉者的言行,必然无任何污秽;必然不会时而明净,时而杂染的间杂情形;必然是一向洁净,而非暂时的洁净;必然无自满傲慢之类的过失显露,不论是出了名之前或之后;必然是自然流露正行,而不是因为顾忌、害怕什么才自制;必然因内心全然断除欲贪而展现离五欲,不论是与僧团共住或独住;必然不会鄙视嫌弃任何他所教导的学生,不论他修的好不好。

  除了眼见、耳闻的观察验证之外,还要再进一步当面询问,以确认以上诸点。一位全然正觉的如来,面对以上诸点的当面询问,必然会一一予以肯定的回答,因为这些都已经成为如来的风范与特质,虽然如来并不会特别地去展露它。

  比丘们!学生应亲近能这样说法的老师:对法以层层深入来教导;跟他学习的学生会越来越受人尊敬;能以善恶对比呈现的完整方式教导;使学生得以从明确的教导中,生起对正法的现证慧,达成证果,乃至于解脱──如来教导的目标。

  这样,学生就能对全然正觉的如来,对如来善巧教导的正法,对僧伽修行的正道生起净信。这样的净信,对别人有关佛、法、僧伽是否究竟的质疑,能很有自信地给予肯定的回答。

  比丘们!任何人只要能根据以上所讲的各点来观察验证,就能坚固地建立对如来的净信,不为其它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等任何人所动摇。

  比丘们!这就是根据法的观察验证,知道他已经是全然正觉的如来。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活佛的生活与行为举止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活佛的生活与行为举止

  金山活佛--活佛的生活与行为举止 (乐观法师著)  如果有人问我「金山活佛」是个什麽样的人?我可以不含糊的说,他的相貌形状风度绝像中国小说书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像谁?就像「济公传」上描绘的济公活...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九:劝请诸佛初发心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九:劝请诸佛初发心

  劝请诸佛初发心  释迦牟尼佛宣讲完广度众生之善巧方便后,又开始叙说令诸佛初发心因缘。佛言:“我以佛陀之智慧现见微尘数十方世界中趋入涅槃之如来,是我令其初发菩提心,如东方花朵盛开刹土之无垢威严功...

杀生恶报:自作自受的颜复初(20-22)《江慎修居士选录》

杀生恶报:自作自受的颜复初(20-22)《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杀生恶报篇 第一章 屠宰】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20. 垂尽为牛的张宜所  鄞县...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

一世守戒,千万世的解脱

一世守戒,千万世的解脱

  佛陀时代,很多比丘修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天晚上,有位比丘在坟墓间坐禅,忽然来了个鬼,那凶恶的样子真是怕人!他不知怎么的就挖开一座坟墓,把里头的死尸拖出来,手里拿了一根鞭子,对着尸体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