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龙女行云化干旱

  话说有一天,一个名叫沙门跋陀的僧人来到普陀山拜谒观音菩萨。这位僧人来自西域,执意要到中土传教。可是到了中土以后,由于语言隔阂,他在传法讲经时,人们不知他讲些什么,加之当时中土人信佛者甚少,所以他被视为旁门左道,没有人理睬他。沙门跋陀只好西归,路过普陀山,便来拜谒观音,请求教益。观音菩萨请他相见他走进紫竹林,便看到莲花宝座上端坐着一位慈祥庄严的菩萨,沙门跋陀连忙恭敬叩拜。观音菩萨看这个西域僧人一片赤诚,也甚高兴,又听他讲来到中土曾云游各地传法,便向他询问中土情形。沙门跋陀一说到中土之事。便连连叹息说:“那边刀兵不绝,人心险恶,弟子向他们说法,他们不但不悟,反把弟子看做旁门左道,奚落戏笑,到处遭人白眼。弟子对他们这些白眼,倒也能忍受,只是可怜这般芸芸众生,磨难当头,身在火海,却不知危险,执迷不悟。还望菩萨大发慈悲,亲去中土寻声救苦,使他们早日脱离苦厄。弟子无能,只能抱愧西归了。”观音菩萨说:“善哉!善哉!难得你一片诚心。如今你先返回西天叩拜如来,他日还欢迎你再来东土。我本已有云游民闾寻声救苦之意,难得你有这片愿心。我不久即要去中土,一定广加劝化,引人向善,你可放心。”

  沙门跋陀走后,观音菩萨便吩咐善财好好看守普陀山,自己和龙女化身为一老妇和小女孩,向中原而来。一路上沿门托钵乞食,见各地乡风处处不同,善良的少,顽恶的多。人们不知果报,贪财好利,攘夺争杀,只顾目前,不问后果。尤其是那些下层的民众,更是愚昧冥顽,苦难重重,悲渗不堪。于是,观音菩萨决定先向下愚讲法,先在中土显化,以为开端。

  一天,观音来到中州地区,选定太室山一座石屋作为显化之地。当夜,她托梦给附近百姓,说道:“近日内观世音菩萨要经过此地,点化有缘之人,拯救一切苦厄,你们要留心等待,不可当面错过。能不能遇到,就看诚心不诚心,只要诚心,就会遇到。”说完,现出了庄严宝相,一会儿,宝相悠然隐去。第二天,百姓相见时,都谈论夜里做的梦,大家所说的都是一样的梦境,无不感到惊奇,便都怀着希望等待菩萨降临。但因不知菩萨化身什么人物来点化,所以,见了面生可疑的人,就以为是菩萨化身,以致闹出不少笑话。一连几天,也没有发现菩萨降临。

  其实,菩萨化身为讨饭的老妇在这里已经好几天了。那里正值天旱无雨,田中禾苗都快要枯死了,眼看就要遭灾,没有收成,城乡上下一片恐慌。人们见这乞食的老妇来要饭,家家户户都说今年要遭灾,眼看就要没粮食吃了,自己还犯愁,哪有东西再给讨饭的吃。以致观音菩萨和龙女挨门乞讨大半天,竟然没要到一点东西。

  观音不禁叹气,自言自语说:“唉,可叹可叹。水旱虽是天灾。到底也还是由人自找。你们这一方百姓要是尊天敬地、广行善事、戒除杀戮、皈依佛门,上天怎会降此灾祸呢?可怜我这穷苦婆子,来到此地,求化了数十家,也没求到一粒米、半颗谷,可见这里人家全无向善之心。人无向善之心,还能不遭灾吗?”

  此时,有位叫刘世显的老人听到了这老妇的感叹,觉得有些奇怪,又听老妇所说甚是有理,不觉心里一动,心想,莫非这老婆婆就是菩萨的化身,这几天人们找来找去,谁也没注意到这位外地来的老妇,实因人们太势利眼了。于是,他向前和老妇打招呼说:“老人家,您说的我都听到了。甚是有理。依您老所说,此地人心不向善,故招来天灾,不知这灾还可以解救吗?比如说,大家都能改过自新,是不是还能得救?”观音答道:“天心最为仁慈,福善之心比罚恶之心还胜三分,只要肯诚心悔罪,上天是不会不容的,眼前的灾难怎么不可救呢?”刘世显一听此话,断定面前的这老妇就是观音,倒身就下拜,说:“菩萨在上,多承菩萨量化指示,弟子肉眼凡胎,不识慈容,险些当面错过。幸闻菩萨教导,心窍顿开。伏愿菩萨大发慈悲广施法力,普降甘霖,救得本地的旱灾,弟子自当建立佛寺,供养菩萨.广劝愚顽一心向善,同皈佛门,切望菩萨慈悲。”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善恶】什么是善恶?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的?

【善恶】什么是善恶?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的?

善恶(佛教解释)  善恶,指善与恶。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卷五之意,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与无漏行法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

20种方法教您化解前世今生种种冤结,让你人生事

20种方法教您化解前世今生种种冤结,让你人生事

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

传喜法师:学习佛法 驾驭生命

传喜法师:学习佛法 驾驭生命

学习佛法 驾驭生命2009、10、28 ——传喜法师于慧日禅寺开示    师父:帮到什么份上要自己掌握,帮的分寸不对,反过来你还会害他。害...

佛教故事: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

佛教故事: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

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有一位七岁的`男孩,由于父亲殷切的盼望,而出家为沙弥。剃度之前,男孩先得到一个禅修指导。剃度时,他专注于禅修的所缘境,由于他的定力和前世的善业,剃度之后,他就证得圣果。后来,提...

传喜法师:以生命弘扬佛陀之精神

传喜法师:以生命弘扬佛陀之精神

以生命弘扬佛陀之精神 传喜法师开示(2010.01.22) 我们修行,参!这也是一个参,不是说你想得过来的,你想着施自己的儿女、施自己的妻子的时候是怎么样施...

净空法师法语:催眠 前世 轮回

净空法师法语:催眠 前世 轮回

1 西方最近这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半个世纪,由于众生生活压力沉重,得许多心理上的病态,不是一般医生能够医疗的,所以就出现心理医生。2 而最近这几十年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