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略偏。佛故不出。然百千年后。皆有圣人传教往化。时帝大悦。永平十四年正月朔旦。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上表。请与梵僧较试优劣。帝敕尚书令宋庠。于此月十五日。大集白马寺。南门。设立三坛。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置于西坛。二十七家诸子书。二百三十五卷。置于中坛。奠食百神。置于东坛。明帝设行殿。在寺门道西。置佛舍利。及经。道士皆以荻火绕坛。临经涕泣曰。人主信邪。道风衰替。敢延经义在坛。以火验其真伪。便放火烧经。并成灰烬。种种咒术。皆不能验。道士相顾失色。太傅张衍曰。卿今既无一验。宜从佛剃发矣。褚善信等。惭不能答。佛之舍利。放五色光。上空如盖。覆日映众。得未曾有。摩腾禅师。踊身高飞。神化自在。法兰师。为众说法。开化未闻。时司空刘峻。后宫阴夫人。及道士吕惠通等。共千余人。并求出家。帝皆许之。遂建十寺。广兴佛法。至今洛阳。尚有燔经台遗迹。

  《白话解》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

  东汉明帝的时候,派遣蔡愔、泰景、王遵等十八人,到天竺国迎回高僧摩腾、竺法兰和佛经、图像。明帝问道:「法王出世,为什么教化没有普及我们这个地方?」摩腾说:「天竺是大千世界中,一切诸佛皆在此出世,其余地方略偏,然而百千年后,都有圣人往各处传教往化。」明帝听后非常高兴。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五岳各山道士,有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向皇帝上表请求和佛僧较量高低,明帝命令尚书宋庠(音: 祥),在这个月十五日,组织大家聚集在白马寺南门外。全场设立三坛: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放置在西坛,二十七家诸子书共二百三十五卷放置在中坛,祭祀百神供品放在东坛。明帝在寺门路西,建立行殿,安置佛舍利和佛经。道士用荻草烧火,绕坛而走,当要烧经的时候,痛哭流涕,说:「皇上信奉邪教,道风衰败更替,今天斗胆把经典放在坛上,用火验定谁真谁假。」说完就放火烧经,道经一瞬间变为灰烬。种种咒术,都不灵验。道士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太傅张衍说:「现在既然不灵验,你们就应当随佛剃发出家了。」褚善信等人,惭愧无言。在这个时候,佛的舍利放出五彩光芒,照耀天际,覆盖大地,掩蔽了太阳,放射到大众身上,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奇景!同时摩腾师跃身高飞,神化自在;法兰师为众说法,教化大众。这时,司空刘峻,后宫阴夫人,还有道士吕惠通等千多人一起请求出家,明帝全部答应。于是就建立了十所寺庙,大力弘扬佛法(现在洛阳还有焚经台的遗迹)。

 

点我:

相关文章

因愿力具辩才

因愿力具辩才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妙高法师曾精进修行,长久以往他发现自己有点懈怠,于是为了鞭策自己,选择了在悬崖边打坐悟道。若是一时陷入昏沉,很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以治自己的堕心。一日妙高法师正打着坐,一不留神睡意来了,一不...

提婆堕落

提婆堕落

  有一天中午,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从城中第一巨富的提婆家里出来了,归途中绕往祇园精舍拜见佛陀。  饭后正在散步的佛陀,见到国王慌张地驾临精舍,便诧异地迎着国王问道:「大王!今天怎么突然来精舍了,有紧急的...

《百喻经卷下》:84、月蚀打狗喻

《百喻经卷下》:84、月蚀打狗喻

  【译文】  从前阿修罗王看见月亮皎洁明亮,就用手把月亮遮住了。没有知识的民间百姓,把这怪罪到狗的身上,见狗就打。  世俗凡夫亦是如此。贪欲、瞋恚、愚痴三毒的危害,想修苦行获得解脱,躺卧于棘刺丛...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说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说

  佛陀降生及出家  佛陀的家世  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条恒河的支流,名罗泊提河。古印度时在河谷两岸,散布了十个释迦族的小城邦,其中位于河东的迦毗罗卫城,由于政治修明, 最为强大,成为他们当中...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想吃庵婆罗果,便派人拿了钱到他人果园中去买,吩咐道:「很甜美的,你就买来。」他就拿钱去买果了。果园主说:「我这树的果都很好,没有一个坏的。你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