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略偏。佛故不出。然百千年后。皆有圣人传教往化。时帝大悦。永平十四年正月朔旦。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上表。请与梵僧较试优劣。帝敕尚书令宋庠。于此月十五日。大集白马寺。南门。设立三坛。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置于西坛。二十七家诸子书。二百三十五卷。置于中坛。奠食百神。置于东坛。明帝设行殿。在寺门道西。置佛舍利。及经。道士皆以荻火绕坛。临经涕泣曰。人主信邪。道风衰替。敢延经义在坛。以火验其真伪。便放火烧经。并成灰烬。种种咒术。皆不能验。道士相顾失色。太傅张衍曰。卿今既无一验。宜从佛剃发矣。褚善信等。惭不能答。佛之舍利。放五色光。上空如盖。覆日映众。得未曾有。摩腾禅师。踊身高飞。神化自在。法兰师。为众说法。开化未闻。时司空刘峻。后宫阴夫人。及道士吕惠通等。共千余人。并求出家。帝皆许之。遂建十寺。广兴佛法。至今洛阳。尚有燔经台遗迹。

  《白话解》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

  东汉明帝的时候,派遣蔡愔、泰景、王遵等十八人,到天竺国迎回高僧摩腾、竺法兰和佛经、图像。明帝问道:「法王出世,为什么教化没有普及我们这个地方?」摩腾说:「天竺是大千世界中,一切诸佛皆在此出世,其余地方略偏,然而百千年后,都有圣人往各处传教往化。」明帝听后非常高兴。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五岳各山道士,有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向皇帝上表请求和佛僧较量高低,明帝命令尚书宋庠(音: 祥),在这个月十五日,组织大家聚集在白马寺南门外。全场设立三坛: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放置在西坛,二十七家诸子书共二百三十五卷放置在中坛,祭祀百神供品放在东坛。明帝在寺门路西,建立行殿,安置佛舍利和佛经。道士用荻草烧火,绕坛而走,当要烧经的时候,痛哭流涕,说:「皇上信奉邪教,道风衰败更替,今天斗胆把经典放在坛上,用火验定谁真谁假。」说完就放火烧经,道经一瞬间变为灰烬。种种咒术,都不灵验。道士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太傅张衍说:「现在既然不灵验,你们就应当随佛剃发出家了。」褚善信等人,惭愧无言。在这个时候,佛的舍利放出五彩光芒,照耀天际,覆盖大地,掩蔽了太阳,放射到大众身上,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奇景!同时摩腾师跃身高飞,神化自在;法兰师为众说法,教化大众。这时,司空刘峻,后宫阴夫人,还有道士吕惠通等千多人一起请求出家,明帝全部答应。于是就建立了十所寺庙,大力弘扬佛法(现在洛阳还有焚经台的遗迹)。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开示:怎么做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佛陀开示:怎么做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怎样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静坐时,看见一对七世都是贫穷,名叫须达的夫妇。他们这一世更贫穷,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里寻找果皮或其他腐烂的食物,以维持生命。  须达夫妇...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某天早上尊者迦旃延出外宣导佛法,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妇人蓬头散发,泪流满面,手中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悲伤的放声痛哭。  尊者迦旃延上前询问:「老太太,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哀?」  老妇人...

病中的他感到身心清凉,顿时省悟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胜!

病中的他感到身心清凉,顿时省悟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胜!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

《江慎修居士选录》:体物全爱张从善放生救物延寿

《江慎修居士选录》:体物全爱张从善放生救物延寿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4、体物全爱张从善  张从善年十五,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