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略偏。佛故不出。然百千年后。皆有圣人传教往化。时帝大悦。永平十四年正月朔旦。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上表。请与梵僧较试优劣。帝敕尚书令宋庠。于此月十五日。大集白马寺。南门。设立三坛。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置于西坛。二十七家诸子书。二百三十五卷。置于中坛。奠食百神。置于东坛。明帝设行殿。在寺门道西。置佛舍利。及经。道士皆以荻火绕坛。临经涕泣曰。人主信邪。道风衰替。敢延经义在坛。以火验其真伪。便放火烧经。并成灰烬。种种咒术。皆不能验。道士相顾失色。太傅张衍曰。卿今既无一验。宜从佛剃发矣。褚善信等。惭不能答。佛之舍利。放五色光。上空如盖。覆日映众。得未曾有。摩腾禅师。踊身高飞。神化自在。法兰师。为众说法。开化未闻。时司空刘峻。后宫阴夫人。及道士吕惠通等。共千余人。并求出家。帝皆许之。遂建十寺。广兴佛法。至今洛阳。尚有燔经台遗迹。

  《白话解》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

  东汉明帝的时候,派遣蔡愔、泰景、王遵等十八人,到天竺国迎回高僧摩腾、竺法兰和佛经、图像。明帝问道:「法王出世,为什么教化没有普及我们这个地方?」摩腾说:「天竺是大千世界中,一切诸佛皆在此出世,其余地方略偏,然而百千年后,都有圣人往各处传教往化。」明帝听后非常高兴。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五岳各山道士,有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向皇帝上表请求和佛僧较量高低,明帝命令尚书宋庠(音: 祥),在这个月十五日,组织大家聚集在白马寺南门外。全场设立三坛: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放置在西坛,二十七家诸子书共二百三十五卷放置在中坛,祭祀百神供品放在东坛。明帝在寺门路西,建立行殿,安置佛舍利和佛经。道士用荻草烧火,绕坛而走,当要烧经的时候,痛哭流涕,说:「皇上信奉邪教,道风衰败更替,今天斗胆把经典放在坛上,用火验定谁真谁假。」说完就放火烧经,道经一瞬间变为灰烬。种种咒术,都不灵验。道士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太傅张衍说:「现在既然不灵验,你们就应当随佛剃发出家了。」褚善信等人,惭愧无言。在这个时候,佛的舍利放出五彩光芒,照耀天际,覆盖大地,掩蔽了太阳,放射到大众身上,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奇景!同时摩腾师跃身高飞,神化自在;法兰师为众说法,教化大众。这时,司空刘峻,后宫阴夫人,还有道士吕惠通等千多人一起请求出家,明帝全部答应。于是就建立了十所寺庙,大力弘扬佛法(现在洛阳还有焚经台的遗迹)。

 

点我:

相关文章

大臣命终

大臣命终

  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五个大臣。其中一个大臣一再请求佛陀到自己家中应供,佛陀都没有受请,因此拜托国王出面礼请。佛陀到他家后,跟众人说:“这个大臣今天将会命终,如此,则明日又有谁会奉佛植福呢?”  这...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3、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3、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印光大师:极危灾难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最有感应

印光大师:极危灾难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最有感应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文钞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念观...

善良,是佛前的一朵莲花

善良,是佛前的一朵莲花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泊。它舒展着娉婷的笑靥,仿佛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又如一...

【大德】是什么意思?大德的意思

【大德】是什么意思?大德的意思

大德是什么意思?  大德,是对修行人的敬称,梵文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印度是对觉者或高僧的敬称,如《毗奈耶杂事》中说:“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

净空法师:随缘多好,一定要想怎样怎样,麻烦就来

净空法师:随缘多好,一定要想怎样怎样,麻烦就来

我们一生都是随缘,从来没有攀缘过的。攀缘很苦,要求人,要看人脸色,不好做,做事情后遗症一大堆,何必!所以我一生很自在,为什么?一生不做事,做事就有麻烦。为什么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