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参正趣菩萨放大光明

  映夺诸相足趾按地震

  事佛得普门速行法门

  真实如如相大迹回向

  正趣菩萨本是东方妙藏世界普胜生佛的胁侍。妙藏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有奇妙的花,有奇妙的果,有奇妙的香,还有奇妙的光。那里的光不是日光月光,不是自然的光,而是众生的业力发光。菩萨发金光。罗汉发红光,善业发赤光或白光,恶业就发墨光或蓝光。又凭业力大小,光有强弱,就凭自己发的光,照亮自己的作业。更奇妙的是这些光能依你的心识活动而转变,藏在你的第八识内。心识想着善恶,光就显示善恶不同的光,凭这一光,人们不敢有所妄为,更不敢妄想。所以那里的众生,都向乐好善,没有尔虞我诈,都互助互爱。

  有一天普胜生佛正在为众说法,众位正坐静听,正趣菩萨头上发结忽然颤动,知他方世界有圣人说法,普胜生佛对正趣菩萨说:“你身根有异像,并与娑婆世界有因缘,快去罢。”正趣菩萨静观思维,用慧眼观察到观自在菩萨正在说法,而且有善根深厚的弟子需要他协助,运用他的速疾三昧,剎那就到观自在菩萨面前。

  观自在菩萨将善参引给正趣菩萨。善财当即伏下地,稽首道:“菩萨,我已发菩提心,凈化世间,造福人间,但不知修菩萨行?请菩萨慈悲教诲。”

  正趣菩萨说:“善男子,世间上的事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哪怕你有大智大彗也难理解,也难做到。只有勇猛精进,无怯退、无懈怠的大菩萨众才能理解,才能办到。”

  善财说:“圣者,我承佛力,承菩萨力,能信、能受、能奉行。请菩萨教诲。”

  正趣菩萨说:“善男子,我从东方妙藏世界普胜生佛那儿来,于一剎那,经过无量佛土来到此世界。知道这世界众生贤愚不等,需具大慈大悲心,平等心,无住心,无着心调伏其心,才能使他们解脱苦难。”

  善财问:“什么叫无住心?”

  正趣菩萨说:“譬如你布施物与人,不能有我施物给别人的想法,这就是其心无住于布施,也不住于法,因缘所生故,这就是无住心。”

  善财问:“什么是无着心呢?”

  正趣菩萨说:“既不执着施,也不执着物,更不执着功德,心无此念,故名无着心。”

  善财问:“这对造福人间有什么关系呢?”

  正趣菩萨道:“人人都有这种心,世间也就凈化,人间也就幸福。”

  善财问:“什么是调伏其心?调伏的是什么心?”正趣菩萨反问善财道:“你知我在想什么?”善财道:“不知道。”菩萨道:“你的心里为什么有棵大树?收回来吧。”善财此时正在想菩提树下说法的佛,未及回答。菩萨又说:“不要把我装在你肚子里。”善财因菩萨识透想佛的心,转过来想正趣菩萨,又被识透。菩萨 又说:“还不放下!”善财顿时万念俱寂而入正定,赤裸裸,空条条,混混然一无所有,一无所著。菩萨道:“这就是调伏其心,你还需到堕罗钵底城去求大天神的指教。”

  这时,善财真是一丝不挂,飘飘然往堕罗钵底城走去。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经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

《安士全书》:树德资亲

《安士全书》:树德资亲

 感应篇广疏  福建林承美。幼丧父。其母守节抚养。承美旦暮号泣。患莫能报。一禅师告云。孝子思亲。痛泣无益。当求所以报之之道。语云。作善亲有益。作恶亲有忧。子欲报亲。惟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

人蟒造下七万二千人的杀业,为何死后还能升天?

人蟒造下七万二千人的杀业,为何死后还能升天?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全国都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舍卫国的国王感觉惶惶不安,赶紧召集群臣、占卜师询问原因,与...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文 殊 菩 萨  文 / 一心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汉译为觉护,为北印度罽宾国的高僧。  作为罽宾国高僧,佛陀波利早就听说文殊菩萨的道场清凉山在...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8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8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8、顶宝承受诸苦难  久远之前,有一城市名为夏嘎巴,行持佛法之国王叫金顶。当时释迦牟尼佛入于金顶王妃胎中,当...

小沙弥“三进三退”因何心生惭愧?

小沙弥“三进三退”因何心生惭愧?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