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参正趣菩萨放大光明

  映夺诸相足趾按地震

  事佛得普门速行法门

  真实如如相大迹回向

  正趣菩萨本是东方妙藏世界普胜生佛的胁侍。妙藏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有奇妙的花,有奇妙的果,有奇妙的香,还有奇妙的光。那里的光不是日光月光,不是自然的光,而是众生的业力发光。菩萨发金光。罗汉发红光,善业发赤光或白光,恶业就发墨光或蓝光。又凭业力大小,光有强弱,就凭自己发的光,照亮自己的作业。更奇妙的是这些光能依你的心识活动而转变,藏在你的第八识内。心识想着善恶,光就显示善恶不同的光,凭这一光,人们不敢有所妄为,更不敢妄想。所以那里的众生,都向乐好善,没有尔虞我诈,都互助互爱。

  有一天普胜生佛正在为众说法,众位正坐静听,正趣菩萨头上发结忽然颤动,知他方世界有圣人说法,普胜生佛对正趣菩萨说:“你身根有异像,并与娑婆世界有因缘,快去罢。”正趣菩萨静观思维,用慧眼观察到观自在菩萨正在说法,而且有善根深厚的弟子需要他协助,运用他的速疾三昧,剎那就到观自在菩萨面前。

  观自在菩萨将善参引给正趣菩萨。善财当即伏下地,稽首道:“菩萨,我已发菩提心,凈化世间,造福人间,但不知修菩萨行?请菩萨慈悲教诲。”

  正趣菩萨说:“善男子,世间上的事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哪怕你有大智大彗也难理解,也难做到。只有勇猛精进,无怯退、无懈怠的大菩萨众才能理解,才能办到。”

  善财说:“圣者,我承佛力,承菩萨力,能信、能受、能奉行。请菩萨教诲。”

  正趣菩萨说:“善男子,我从东方妙藏世界普胜生佛那儿来,于一剎那,经过无量佛土来到此世界。知道这世界众生贤愚不等,需具大慈大悲心,平等心,无住心,无着心调伏其心,才能使他们解脱苦难。”

  善财问:“什么叫无住心?”

  正趣菩萨说:“譬如你布施物与人,不能有我施物给别人的想法,这就是其心无住于布施,也不住于法,因缘所生故,这就是无住心。”

  善财问:“什么是无着心呢?”

  正趣菩萨说:“既不执着施,也不执着物,更不执着功德,心无此念,故名无着心。”

  善财问:“这对造福人间有什么关系呢?”

  正趣菩萨道:“人人都有这种心,世间也就凈化,人间也就幸福。”

  善财问:“什么是调伏其心?调伏的是什么心?”正趣菩萨反问善财道:“你知我在想什么?”善财道:“不知道。”菩萨道:“你的心里为什么有棵大树?收回来吧。”善财此时正在想菩提树下说法的佛,未及回答。菩萨又说:“不要把我装在你肚子里。”善财因菩萨识透想佛的心,转过来想正趣菩萨,又被识透。菩萨 又说:“还不放下!”善财顿时万念俱寂而入正定,赤裸裸,空条条,混混然一无所有,一无所著。菩萨道:“这就是调伏其心,你还需到堕罗钵底城去求大天神的指教。”

  这时,善财真是一丝不挂,飘飘然往堕罗钵底城走去。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拒为猎人说法

佛陀拒为猎人说法

  佛为诸位弟子说法时,有一个猎人扛着弓弩,还背着十多只死鸟前去拜访佛陀。他心怀虔诚,锐意进取,想要随佛听经闻法。未曾想,佛陀见到他后却停止了讲法,猎人见此,自觉无趣,便离开了,并自言自语道:“如...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慈恩和尚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慈恩和尚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 [燉煌出 S. 700]) 西京大兴善寺石璧上录出慈恩和尚奉 诏述序 梵本般若多心经者,大唐三藏之所译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场内。遇一僧有疾,询...

觉海慈航  佛学入门--未知

觉海慈航 佛学入门--未知

《觉海慈航》 战德克著 目录: (一) 什么是佛教 (二)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三) 什么人可以学佛 (四) 学佛的方法 (五) 念佛以外的助行 (六) 怎样念佛 (七) 念佛人临终...

妒妇问禅

妒妇问禅

  一个妒妇来到弘光法师面前,向大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妒妇说:“很多年来,我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却没有找到丈夫外遇的证据。因此,我每天都忐忑不安。”  大师问:“你为什么会怀...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妙善公主的传说,最早见《编年通论》第十卷。书中记载唐朝时的著名僧人,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法师(596年一667年),在终南山创设戒坛。道宣法师持戒严格,道行高超,已经修行达到可以接受天人...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不空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不空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在毗卢遮那大会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说本五字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