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世杀牛,他们多世受报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最小的妾叫做毗舍离,才智双全,波斯匿王把她当妹妹看待。她有三十二个儿子,都力大无穷。最小的一个,乘象过桥,碰上宰相的儿子,就把他摔伤在桥下。宰相子怀恨在心,暗中谋划报仇,制成三十二条七宝马鞭,内藏利刃,到毗舍离家,每人各赠一条。又偷偷报告国王,说这三十二个人,天下无敌,现在阴谋造反,马鞭里都藏着利刀。国王派人搜查,果然马鞭里藏有暗器,就立即斩下了三十二人的头。然后把人头封得严严实实,送到毗舍离家。

  这一天毗舍离正在请佛斋僧,看见国王送东西来,以为是帮助斋戒,非常欢喜,想要打开,佛不准她打开,等僧人饮食完毕以后,佛就对她说法,毗舍离得阿那含果。这时才打开盖子,看见了三十二颗头,因为断除了爱欲,就不生仇恨心。三十二人的妻家都是大豪贵,集合兵马,决心报仇。国王非常恐惧,逃到佛的住所,兵马就围住了祇洹,寻找机会,要杀国王。阿难启问其中缘故,佛说:“过去世时,这三十二个人一起偷了一头牛,走到一个老太婆家里,老人很高兴,为他们准备杀具,大吃一顿。

  当时的牛就是现在的国王,偷牛的人就是现在的三十二人,老婆婆就是现在毗舍离。因为三十二人杀牛,所以以后多世就被牛杀;因为老婆婆见杀牛欢喜,所以就多世常常看见三十二人被杀而愁苦。”三十二家亲族听佛所说,愤怒顿息,不敢再杀国王,一起向国王忏悔罪过。国王也赦免了他们的罪。

  三十二人出身豪贵,都有前因。佛说:迦叶佛时,有一个女人,用香涂塔,三十二人一起帮助她。所以多生以来,他们经常生在贵族家庭,并且互为母子。现在遇佛,又各得道果。

 

点我:

相关文章

智度海神

智度海神

  佛陀与弟子们居住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国内有一位商主与五百商人将乘船入海采集珠宝,临出发前,商主发起清净信心,想要供养佛陀,以祈福保佑一路平安。于是就到祇园精舍,至诚邀请佛陀,佛陀欣然应允。  翌日...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70、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3集普度王子行布施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3集普度王子行布施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

证果度夫

证果度夫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国王为见佛陀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却在半路受报往生

国王为见佛陀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却在半路受报往生

  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的朋友弗迦沙王。一天弗迦沙王派使者送了一座金塔莲花座给频沙王,频沙王觉得这份礼物不但庄严华丽,而且也非常宝贵,于是恭敬的把这份重礼供养佛陀。佛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