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十方如来初发心,都是因为文殊菩萨的教化之力,由此可见文殊菩萨功德之殊胜。

  故事一:勤修止观,临终祈请

  行满禅师,是万州南浦人(今重庆万州)。他最先随石霜禅师学习禅宗法门,后来又前往天台山,跟随荆溪大师学习天台止观,最后顿悟其中妙旨。

  他以此因缘,就留在了天台山在华顶峰下的智者院中充当茶头一职,在云起涛灭之中长养佛法的妙悟。

  他的住处门外有一颗大松树,树上有寄生的小树,每当禅师在松下坐禅的时候,小树都会袅袅低伏为禅师遮荫挡雨。

  见到这一情景的人,无不称奇,而这棵松树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茶头作礼树”。

  在开宝年间,禅师见松树倒折,自知世缘将尽,于是对人说:“我要上路了。”

  随后,他请众僧为他助念文殊菩萨圣号。

  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圣号念诵声中,他寂然而化,时年八十八岁。

  故事二:待人如佛,菩萨摩顶

  祖韶法师,俗家姓刘,天台人士。他十九岁就熟诵《法华经》,因此试经得度,在慈云法师座下修学。

  慈云法师到灵山寺当方丈时,他担任首座。

  后来慈云法师将要到草堂寺去的时候,对他说道:“祖韶啊,你应该前往能仁寺去代替本如担任方丈,好让本如回来继任本寺方丈。”

  祖韶法师一听,并没有半分怨言,立刻穿上草鞋,带上衣钵就出发了。

  在他飘然走到江边的时候,慈云法师命人将他追回。

  待他回到寺中时,慈云法师对他说道:“我只是试探你罢了。你对于名利权位毫不眷恋,来去如浮云无系。本寺方丈之位,非你莫属。”

  祖韶法师听了慈云法师的话之后,淡淡一笑,拜受了。

  祖韶法师继任方丈之后,依照慈云法师的前例,一切如旧。在平时讲经之余,持行四种三昧作为常课。

  光阴荏苒,数十年光阴过去了。

  有一天,祖韶法师对大众说道:“我蒙先师不弃,嘱以方丈之任,现在我已经年迈,世缘将尽,以后就让慧辩上座继任吧。”

  说完之后,他就回到僧房之中。没过多久,他就跏趺而坐示寂了,时年七十二岁,僧腊五十二。

  在他圆寂之后,他的侍者才对大众说出了他的一些往事:

  有一次,法师在前往京城的路上,梦见有梵僧为自己摩顶道:“我乃文殊,为你开示五无生义。”法师醒来之后,觉得身心豁然开朗,就像冰雪在心一样历历分明。

  又有一次,法师梦见进入古寺之中,见有一位老僧对他说:“我为你开示第一义谛,你要好好谛听。”法师听完之后,犹如甘露灌顶,醒来之后,所见世间事都宛如云影一般。

  曾有人好奇地问法师道:“法师,为什么大家见到您都很欢喜呢?”

  祖韶法师微笑着回答道:“那是因为我面对大家时,就观想大家是佛的缘故啊。”

  那人恍然而有所悟。

  故事三:发愿朝台,亲见菩萨

  法照国师,唐大历二年时,曾在衡州云峰寺安住。

  有一天,他在斋堂用斋时,在食钵中见到了一幅奇景:

  钵中涌现了五色的云彩,里面隐隐约约显现出一座寺院,在寺院的东北方有山涧和石门。云中显现的寺院有一匾额,上面写着“大圣竹林寺”。

  他起先不以为意,后来他又在钵中见到几座寺院,还有数万位菩萨出没其中。

  这时,他心中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将自己所见所闻告诉了自己所遇到的善知识。

  有两位前去朝过五台山的法师听了他的描述之后,很确定地告诉他道:“虽然说菩萨的示现不可用凡情来揣测,但是如果按照你所描述的山势和朝向来看,那的确是五台山中的情景。”

  他听了之后,心中发愿想要前去朝拜五台山,但是当时因缘不具足,所以他把这件事情藏在了心底。

  四年之后,他在湖东寺开念佛法会,感得祥云弥漫。

  在云雾之中出现了许多楼阁,他见到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两位菩萨现身在虚空之中,身边还有几位梵僧手执锡杖随侍。

  忽然耳边有一位老人对他说道:“你以前曾经发愿前往金色界朝拜文殊菩萨,为何迟迟不曾成行呢?”

  他心知这是菩萨示现提醒他要履行誓愿,于是他很快就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修出发,前往五台山。

  此行他见到了梦中显现的几座寺院,并且亲身抵达了梦中所见的大圣竹林寺。

  竹林寺方圆二十里,有一百院落,都是黄金为地,宝塔华台,玉树林立。

  他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讲堂,见文殊菩萨在西,普贤菩萨在东,正高踞狮子座为大众说法,当时有数万位菩萨围绕着两位大菩萨正在恭敬闻法。

  他来到两位大菩萨面前,对菩萨顶礼之后,恭敬地问道:“菩萨慈悲,不知道末世的凡夫应该修学什么法门呢?”

  只见文殊菩萨对他说道:“对于末世众生来说,一切的修行法门无如念佛,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如果你一心系念如来,定能往生。”

  当时,两位大菩萨一同舒展金色臂为他摩顶道:“你将以念佛之力,而证得无上觉。”

  随后,文殊菩萨又对他说:“你可以再去其他菩萨的院中参访学习。”

  他遵菩萨的吩咐,一一前去参访之后,再度回到菩萨面前,顶礼告辞。

  他离开寺院,来到了大门外再度顶礼。

  当他礼毕时,刚一抬头,就发现眼前的寺院已经消失不见了。

  后来,他请工匠将自己的经历刻在石画上,并在自己见到菩萨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命名为“竹林寺”。

  当竹林寺完工的时候,他对大众说:“我所应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完毕了。”

  几天之后,他就安详示寂了。

  关于祈请文殊菩萨示现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愿。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菩萨慈悲,无刹不现身,只是不知道我们是否有慧眼能够识别示现在我们身边的菩萨呢?

  愿与大家共勉。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点我:

相关文章

他嗜杀如命死后为何还会升天?佛陀这样说

他嗜杀如命死后为何还会升天?佛陀这样说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全国都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舍卫国的国王感觉惶惶不安,赶紧召集群臣、占卜师询问原因,与...

地藏王菩萨伸手出来:只要一念这个“佛”字,那么罪业就没有了

地藏王菩萨伸手出来:只要一念这个“佛”字,那么罪业就没有了

  在南宋的时候,有一个宰相名秦桧;这个秦桧本来也有一点善根,所以今生很聪明的,并且在当时的考试,得到第一名,中了状元。  但是他做官之后,妒贤忌能,就造了很多罪业;尤其是对于岳飞——岳武穆,他把...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传说乾隆皇帝便服私访,三次下江南漫游名山大川,顺便也三次到过普陀名山。因为便服私访,神不知鬼不觉,有谁能识得他是当今皇帝圣驾亲临呢!所以皇帝老子来了,圣山还是形同平日,山上僧众,平日闲来就坐在...

因果不可避免,解脱的圣者亦如是

因果不可避免,解脱的圣者亦如是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住在一位名叫提婆比多婆罗门的芒果园中,而尊者优波摩那为佛陀的侍者。  那时,佛陀受了风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找来尊者优波摩那,对尊者说:“优波摩...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有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腑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每次他城挚地开始祈祷,就在他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的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驱...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