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世世心坚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佛陀看到罗睺罗脸色不好,便问:“为何你看起来如此瘦弱呢?”罗睺罗回答:“世尊,您也知道吃了胡麻油和酥酪才能增长力气,身体健康,但我们现在每天只吃一些胡麻渣和野菜,营养不足,所以身体常常困倦,不能专心修持!”

  佛陀接着问:“谁是统领大众的上座?”罗睺罗回答:“是舍利弗尊者。”佛陀观察其中的因缘后,知道舍利弗并未善尽长老比丘的责任,便说:“舍利弗吃了不符合戒律的食物。”舍利弗辗转听到这句话后,马上将当日所受的饮食吐出,并发下誓愿:“今日起,我舍利弗不再参加居士的斋供。”当时,波斯匿王、须达多长者等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来到舍利弗尊者居住的地方,向尊者说:“佛陀应供都是有因有缘,无事不会接受他人的祈请。若尊者您也不再应供,我们这些在家居士如何增长对佛法的信心呢?”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说我所吃的食物不合乎戒律,所以我决定不再受人之请。”

  于是,波斯匿王一行人来到佛陀的住处,禀告佛陀:“世尊,您平时不常接受居士的供养,若舍利弗尊者也不再应供,我们该从哪里获得对佛法的信心呢?希望世尊可以劝劝舍利弗尊者改变心意,接受我们的供养。”佛陀回答:“舍利弗的心一向都很坚定,很难让他改变。”于是,世尊对大众说明舍利弗尊者过去生的因缘。

  昔日,有位国王为毒蛇所咬,命在旦夕,于是他请来全国各地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疗毒伤。医生们都说,只有让毒蛇再吸出毒气才能治好国王的病,于是他们施展各种咒术,让咬伤国王的毒蛇来到王宫。医生们抓到这条毒蛇后,堆起柴火,威胁地说:“只要你将国王身上的毒吸出,我们就让你活命,否则就把你丢进火堆里。”毒蛇暗自寻思:“我既已吐出毒液,就没有再吸回来的道理?我死也办不到。”打定主意后,毒蛇便迅速钻入火堆里。当时的毒蛇就是今日的舍利弗尊者,从过去到现在,舍利弗生生世世都是意志坚定,无法轻易动摇。

  典故摘自:《大智度论·卷二》

  省思

  阿罗汉能解脱自在,不受生死之苦,但仍存有习气。唯佛陀习气尽除,所以人称“世尊”。面对他人的习气,当自我反省检讨,有则改之,如此亦是自我修行的增上缘。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编者按:你有过因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经历吗?你曾经因悲痛而久久不能自拔,整天被阴暗的心情所笼罩?请看今天的凤凰网佛教《佛教故事》,看完这则出自《杂譬喻经》的故事你会明白,珍惜当下的时光有多重要...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 治病救人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 治病救人

  金山活佛--活佛治病度人(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不计走到那里,除了显示他的随身法宝那一句「谁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还有一套替人治病的本领,可是,他并不挂医师牌子,也不标榜他会治病,只是有缘遇...

佛陀:我有一偈子对你生命有所帮助,你有空听吗?

佛陀:我有一偈子对你生命有所帮助,你有空听吗?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知道德规范,也不解无常之理,每天忙于谋求家计,更热衷于建造舒适的房屋。他的房子一间又一...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5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5

  民国江邦济  江邦济,字道卿,号晴舟,是安徽婺源江湾,江易园居士的父亲。江邦济,秉性仁孝,幼年失了父亲,母亲詹氏,抚养严格,时常有责备,但都喜笑承受。天生好学,博通经史,诲人不倦,宽容好布施。...

瞋恚之报

瞋恚之报

  须菩提少年时代与众不同,性情多变,集聪明智慧、乐善好施、策恨炽盛于一身。  他家里很富有,父亲常常给他零花钱,然而他不愿做金钱的奴隶,常常把钱施舍给穷人,有时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很可怜,甚至把自...

干布国王

干布国王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