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不杀

  距离王舍城约五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他们以打猎为生,信仰的是牛鬼蛇神,从未见过佛法僧三宝。

  有一天,佛陀路过此地,他们一见到佛陀,立刻被佛陀的光明相好摄受,欣喜的向前顶礼。佛陀为他们讲说杀生的罪过及护生的福报,大家听得非常欢喜,于是来到佛前,告诉佛陀:「我们是山野小民,平日以打猎为生,但是我们想供养您一餐饮食,希望您能接受。」

  佛陀说:「肉食为佛法所不允许,我已经用过饭了,你们不必再为我准备饮食了。」

  接着佛陀又说:「人生在世,能够吃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不找些有益身心的食物来吃呢?你们杀害生命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死了是会堕落恶道的,对修道有损无益啊!人吃五谷,要悯念畜生和水族等的生命,它们也爱惜自己的生命啊!你杀害它们来养活自己,这种祸患是无穷的,慈悲不杀生,才能生生世世无灾无殃。」

  佛陀又说了一首偈语: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

  不遭横死,所适无患。

  不杀为仁,慎言守心,

  不遭横死,所适无患。

  垂拱无为,不害众生,

  无所娆恼,死生梵天。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

  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大家听完佛陀的开示,都非常欢喜的信仰了佛法,并且改以种田为生,从此不再杀生造业。

  八正道中的正命,就是正当的职业,以杀生为业是佛法所不允许的,譬如贩卖毒品、刀枪,或者以杀戮众生为谋生的职业。因为以杀害众生的生命来养活自己的色身,是断慈悲种,招感恶业的恶行,智者所不为也。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8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8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8、顶宝承受诸苦难  久远之前,有一城市名为夏嘎巴,行持佛法之国王叫金顶。当时释迦牟尼佛入于金顶王妃胎中,当...

因赞叹佛的功德,法师生生世世口出妙香

因赞叹佛的功德,法师生生世世口出妙香

  你经常赞扬别人吗?你是否觉得赞扬和鼓励是自己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对佛的赞颂不仅可以使大众坚定修行的信心,对自己也有不可思议的利益!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然国王并没有真正契悟佛法的...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佛陀跋陀罗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佛陀跋陀罗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六念法。   一者。当知日数月。一日二日。乃至十四日十五日。月大月小悉应知。   二者。清旦当作施食法。今日得食施某甲某甲。于我不计意我当食。...

金刚经说什么 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南怀瑾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指禅   【须菩提白佛言。...

佛说法镜经--安玄共严佛调

佛说法镜经--安玄共严佛调

佛说法镜经 后汉安息国优婆塞安玄共沙门严佛调译 佛说法镜经序 吴三藏沙门康僧会撰   夫心者,众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异名。祸福分流,以身为车,以家为国,周旋十方,禀无倦息。家欲难足,由海吞流;火之获...

大集譬喻王经--阇那崛多

大集譬喻王经--阇那崛多

大集譬喻王经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大集譬喻王经卷上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