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让禅师的故事

  唐代高僧南岳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最著名的三大弟子之一,陕西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俗姓杜。怀让十岁时,就喜读佛经。怀让十五岁时,在荆州玉泉寺出家了。有一天,他叹息道:“出家人行无为法,天上人间,没有能胜的。”怀让的学友坦然见他志高气迈,便邀他一起去找嵩岳的慧安和尚参学。

  二人来到嵩山,问慧安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慧安反问:“ 何不问自己意?”

  二人又问:“如何是自己意?”

  慧安说:“当观密作用。”

  二人不解:“如何是密作用?”

  慧安眨眨眼睛,向他们开示。二人略有所悟,但半懂不懂。慧安知道他们的机缘不在自己这里,劝他们去曹溪找自己的师弟慧能参学。坦然顾虑路途遥远,于是、怀让独自来到曹溪,参谒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问:“你从哪里来?”

  怀让答道:“从嵩山来。”

  慧能又问:“你带来了什么东西,怎么来的?”

  怀让答不上来,只好不吭声。

  此后,他跟随在慧能大师面前参学。过了八年,他突然醒悟了,对慧能说:“

  我已经明白了出来时师父接引我的话。”

  慧能问:“你是怎么领会的?”

  怀让答道:“说是一物即不中。”

  慧能又问:“是否还需要修证呢?”

  怀让答道:“我不敢说要不要修证,但不可污染。”

  慧能点头称赞道:“你的看法正和我意,这个不会污染的,乃是佛祖要我们留心维护的。觉悟就在你心中,因此不必执迷于言说。”

  怀让前后随侍慧能15年,后来来到南岳衡山弘扬禅学,并在这里圆寂。他本人的名气并不大,但他培养出了一个杰出的禅师:马祖道一。

  因此这一脉,后来成为禅宗最鼎盛的一支。

  怀让问“祖师西来意”,慧安要他问“自己意”,是要他认识自性。慧能问他带了什么东西来,也是问“自性”。自性本清净,只要不污染,便成佛道。

  但人生在世,必有所求,有求便有得失,有得失便有烦恼,种种邪见也随之而生,自性之光因此暗昧,既看不清已经走过的路,也看不清眼前正走的路,更看不清未来要走的路。如果能从烟雾缭绕般的种种世相中发现自性,便眼明心亮了。

 

点我:

相关文章

真正的贫穷与物质无关,而是内心的匮乏

真正的贫穷与物质无关,而是内心的匮乏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贫女一灯的故事选自《贤愚经贫女难陀品》  佛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名叫难陀的妇人,孤苦贫困,靠乞讨为生。见到国王和臣民们纷...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常有同门对着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

江慎修居士选录:福星拥护陈元植

江慎修居士选录:福星拥护陈元植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1、福星拥护陈元植  宋里老陈元植,家稍裕,好行阴骘。禽虫之微,悉蒙惠。每将食,百鸟飞鸣而前,凡十余年。一夕梦绯衣人长三尺余,谓曰:尔阴德盛,一切生命皆活...

贤愚经第十卷--慧觉

贤愚经第十卷--慧觉

  贤愚经第十卷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四五)阿难总持品第三十八(丹本为四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咸皆生疑。贤者阿难。本造何行。获此总持。...

《百业经》:一个贱种人(62)

《百业经》:一个贱种人(62)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左传--左丘明

左传--左丘明

《左传》(又名春秋左传) 隐公(元年~十一年) 【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