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国王经--安世高

  犍陀国王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名犍陀。奉事婆罗门。婆罗门居在山中。多种果树。时有采樵人。毁败其果树。婆罗门时见之。便将诣王所言。是人无状。残败我果树。王当治杀之。王敬事婆罗门。不敢违之。即为杀败树者。自后未久。有牛食人稻。其主逐捶牛。折其一角。血流被面。痛不可忍。牛径到王所白言。我实无状。食此人少稻。今为其见捶折我角。稻主亦追到王所。王晓鸟兽语。告牛言。我当为汝治杀之。牛即报言。今虽杀此人。亦不能令我不痛。但当约敕。后莫取人如我耳。王便感念言。我事婆罗门。但坐果树。令我杀人。不如此牛也。便呼婆罗门问言。今事此道。有何福乎。婆罗门报言。可得攘灾致福富贵长寿。王复问言。可得免于生死不。报言不得免于生死也。王独念言。当用此道为事。便敕群臣严驾。往到佛所。五体投地。为佛作礼。白言我闻佛道至尊。巍巍教化。天下所度无数。愿受法言。以自改操。佛即授王五戒十善。为说一切天地人物无生不死者。王以头面着地为礼。白佛言。今奉尊法戒。当得何福。佛言布施持戒。现世得福。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者。其德无量。后上天上。亦可得作遮迦越王。亦可得无为度世之道。佛即为王现相好威神光耀。王即欢喜意解。便得须陀洹道。阿难正衣服。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此王与牛。本何因缘。牛语意便解。舍婆罗门。而事佛道。见佛闻法。即得道迹。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时。王与牛为兄弟。作优婆塞。俱持斋一日一夜。王守法精进不懈怠。寿终升天上。寿尽下为国王。牛时犯斋夜食。后受其罪。罪毕复作牛。百世尚有宿识。故来开悟王意。牛后七日。寿终上生天上。佛言四辈弟子。受持斋戒。不可犯也。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摄大乘论  白话文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摄大乘论 白话文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白话《摄大乘论》总标纲要分第一 【译文】 在《阿昆达磨大乘经》中,在薄伽梵面前,已经能够善於悟入大乘法门的菩萨,为了显明大乘佛法本体之大而说。即依据大乘佛法,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第一、所知依...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即是掌管财宝之天神,又称为多宝藏菩萨。在《增一阿含经三o二》中曾记载毗沙门天王帮助一位极为贫困的鸡头梵志,准备种种食具供养佛及僧众,乃至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虽然对天王描述不多...

为富不仁的果报

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于静处思惟:‘世界上很少人能拥有名利权势后而不骄奢浪费,并且能够知足节欲,保持廉洁,不伤害、恼怒别人。绝大多数的人获得显赫的权势后,都不免骄奢...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法贤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法贤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给孤独精舍之内。敷座而坐。有诸苾刍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围绕世尊。默然合掌听佛所说。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

阎王说:“此女有般若功,快放她还阳。”

阎王说:“此女有般若功,快放她还阳。”

  诵写经典解厄延寿 :  宋朝江陵县李玄宗,有个女儿,十三岁时夜梦一个和尚对她说:“你有善根,何不念金刚经。世间上不论男子女人,每日净心念金刚经一遍,可以增加寿命,死后可投生到天上,如能深通般若...

宝行王正论--真谛

宝行王正论--真谛

宝行王正论一卷 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      宝行王正论 安乐解脱品第一   解脱一切障  圆德所庄严   礼一切智尊  众生真善友   正法决定善  为爱法大王   我当说由法  流注法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