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妙善公主的传说,最早见《编年通论》第十卷。书中记载唐朝时的著名僧人,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法师(596年一667年),在终南山创设戒坛。道宣法师持戒严格,道行高超,已经修行达到可以接受天人的供养。

  有一天,道宣法师请教天人讲述观世音菩萨的来历,天人告诉道宣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庄严王,王后是宝应夫人。他们生了三位公主,长公主叫妙严,次公主叫妙音,三公主叫妙善。观世音菩萨最初到人世间来,就是以庄严王三公主妙善的身份显示的。

  中国民间流行最盛的,是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1254年一1322年)的妻子管道升在元大德十年(1306年)所作的《观世音菩萨传略》。在这本书中比较完整地讲述了观世音菩萨的身世。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妙庄的国王,生有三个女儿。长女名妙因,次女名妙缘,三女名妙善。

  当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后,妙因、妙缘都听从父王的旨意出嫁了。唯妙善公主不听父命,不肯嫁夫,决心出家修行。妙庄王再三劝说,妙善公主也不回心转意,妙庄王十分气愤,就将妙善公主贬为庶民,赶出皇宫。从此妙善公主就到香山出家修行了。

  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久治不愈,眼看就要死去。这时的妙善公主已修行成仙,听到父王病危,就变化成一个老和尚来给妙庄王治病,诊脉之后告诉妙庄王,只有服用直系亲属的手和眼,病才能痊愈。

  妙庄王认为妙因和妙缘两个女儿是最听话的至亲,就传旨让她们献出手眼。可是两个女儿谁也不肯。于是妙善公主就让父王派大臣到香山去求神仙帮助。当妙庄王派出的大臣到达香山时,妙善公主就把自己的双手和双眼剜割下来,交给大臣带回给妙庄王服用。

  妙庄王病愈后到香山拜谢神仙,才发现救他的竟是自己的女儿妙善。当妙庄王见到自己的女儿已无手眼,悲痛万分,他向天地呼吁、叩首,求天地神灵帮助女儿恢复手眼。上天神灵被妙善公主的孝心所感动,使妙善公主长出了千手千眼。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庄严宝相的典故。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跋祇国首府毘舍离城,住在城北的大林重阁精舍。  这天,尊者阿难早上准备进城去乞食,一出门,就看到一群来自城里的离车族小孩,以精舍大门的小门孔作箭靶,正在比赛射箭。  尊者阿难...

割肉喂鹰的是谁?割肉喂鹰的典故

割肉喂鹰的是谁?割肉喂鹰的典故

  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他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  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中愁闷不乐。  这时,...

胜则增怨

胜则增怨

  舍卫国东园的鹿子母讲堂外,有一株参天古树,树顶圆如伞盖,佛陀正在树下打坐。这时有一位年约半百的婆罗门,名叫婆罗豆婆遮,来到佛陀座前,不由分说的乱骂乱叫,禅定中的佛陀丝毫不予理会。  过了一会儿,佛...

发心即胜二乘

发心即胜二乘

  发心即胜二乘 智度论  有一六通罗汉。随一沙弥于后。负衣鉢囊。沙弥心中自念云。吾当勤求佛果。罗汉即取衣鉢囊自负。使其前行。少顷。沙弥又念佛道久远难成。不如求声闻果。早自解脱。罗汉复以囊置其肩上...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芙蓉道楷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简州(今四川简阳一带)人。惟照禅师幼年时即超迈而恶俗,有出世志。一日,老师教他读书,读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语时,惟照禅师恍然有省,便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