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五无返复经--沮渠京声

佛说五无返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尔时佛在祇树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梵志。在罗阅只国闻舍卫人多慈孝顺奉经修道供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啮杀其子。父故耕不视其子。亦不啼哭。梵志问曰。此儿谁子。答言。是我之子。梵志曰。是卿子者。何不啼哭。而耕如故。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善者有报。恶者有对。愁忧啼哭。何所追逮。设不饮食。何益死者。卿今入城。我家在某处。愿过语之。吾子已死。不须持二人食来。梵志自念。此人无返复。儿死在地。情不愁忧。而返索食。此人不慈。无有比类。梵志便行入城。诣耕者家。见死儿母。即便语之。卿儿已死。父言但持一人食来。何以不念子耶。儿母逆为梵志说譬喻言。子者如客。来依人止。来亦不却。去亦不留。此儿本我亦不唤来。自来过我生。死亦自去。非我力乃便进退。随其本行。追命所生。又语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姊即向梵志说喻言。我等兄弟。譬如工师入山斫材缚筏。水中卒逢大风。吹破筏散。随水流去。前后分张。不相顾望。我弟亦尔。如是宿命因缘。一时共合会。在一家生。随命长短。死亡无常。合会有离。我弟命尽。各自随行。无常对至。随其本行。不能相救。又语死者妇。卿夫已死。何不啼哭。妇复为梵志说喻言。我等夫妇。因缘共会。须臾间已。譬如飞鸟暮栖高树。扰扰作声。向明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夫妇如是。无常对至。随其本命。不能相救。又语其奴。汝大家儿死。何不啼哭。奴复说喻。我之大家。因缘合会。我如犊子随逐大牛。人杀大牛犊子在边。不能救大牛。无常之命。不可得救。奈何愁忧啼哭。亦无所益。梵志闻之。心惑目瞑。不识东西。闻此国人。孝顺奉道。供事三尊。故从远来。欲得学问。未有善应。而见五无返复人。劳身苦心。远来至此。了无所益。又问行人。佛在何许欲往问之。行人答曰。近在祇洹精舍。梵志即往到佛所。稽首佛足作礼。却坐一面。愁忧低头。默无所说。佛知其意。谓梵志曰。何为低头。愁忧不乐。梵志白佛言。所愿不果。违我本心。是故愁忧也。佛问曰。有何所失。白佛言。我从罗阅只国来。闻此国人孝顺奉敬三尊。故从远来欲得学问。既来到此。见五无返复人。是故愁忧不乐。佛言。何谓无返复者。梵志白佛言。见父子二人耕地下种。子死在地。父亦不愁。反更索食。而反向我说无常事。母妇及姊与奴。都无愁忧。是为大逆无返复也。佛言。不然不如卿语。此之五人。最有返复。知命无常。非愁忧所逮。是故自定。无有愁戚。世间俗人。不识无常。懊恼啼哭。不能自胜。譬如人得热病。不自觉知。恍惚妄语。良师与药。热即除愈。不复妄语。俗人愚痴。愁忧啼哭。不能自解。能知无常。不复愁忧。如热病愈。此之五人。皆得道证。梵志闻之佛语。即自克责。我为愚惑。不识道义。今闻佛语。如盲得目。冥中见明。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毗耶娑问经--瞿昙般若流支

毗耶娑问经--瞿昙般若流支

毗耶娑问经 后魏三藏法师瞿昙般若流支译 毗耶娑问经翻译之记   菩萨方便摄化众生,必以大悲引邪从正。毗耶娑仙即其人也,为导群迷,令识因果,将诸异见,至如来所,归命咨启,听闻正法。因其请说,即以名经,故...

慈悲梁皇宝忏.卷五--真观法师

慈悲梁皇宝忏.卷五--真观法师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解怨释结第九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一切众生皆有怨对。何以知之。若无怨对则无恶道。今恶道不休三途长沸。是知怨对无有穷已。经言。一切众生悉皆有心。有心者皆得作佛。而诸众生心想颠...

佛说须赖经--白延

佛说须赖经--白延

佛说须赖经 曹魏西域沙门白延于洛阳白马寺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五千菩萨俱。   尔时,舍卫城中有极贫者,名曰须赖,得坚固志不可转移,信佛法众,身归三尊...

佛说象腋经--昙摩蜜多

佛说象腋经--昙摩蜜多

佛说象腋经一卷 刘宋罽宾三藏法师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六万众所知识。得陀罗尼乐说无碍。说法无二。成就不可思议神通。其名曰无减进意菩萨。过名声威...

大明度经第三卷--支谦

大明度经第三卷--支谦

  大明度经第三卷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地狱品第六   秋露子白佛。明度道弘普入景慧。天中天。自归明度无极。天中天。行寂无秽去冥示明。巍巍至尊无不成熟。天中天。无目惑者授道慧眼。无生无灭...

五灯会元第二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第二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第二卷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   牛头山法融禅师者   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