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不空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我今依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报身佛。于色界顶第四禅。成等正觉。即下须弥顶金宝峰楼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惟愿世尊转微妙法甚深秘密四种法轮。所谓金刚界轮。降三世教令轮。遍调伏法轮。一切义利成就轮。如是四轮。从毗卢遮那如来心出。一一轮皆有三十七圣者。一一真言一一三摩地一一印契。威仪执持大悲愿力。于杂染佛世界。净妙佛世界。或隐或显轮转利乐。度诸众生各各不同。毗卢遮那佛受诸如来请已。欲转法轮时。即入三摩地。观见摩醯首罗天等刚强难化。执着邪见。非我寂静大悲之身。堪任调伏。于时世尊入忿怒三摩地。从胸臆五峰金刚菩提心。流出四面八臂威德炽盛赫奕难睹降三世金刚菩萨身。遍礼毗卢遮那及一切诸佛。唯愿世尊示教于我。何所为作佛告降三世菩萨。汝今调伏难调诸天。令归依诸佛法僧发菩提心。诸天尽皆归依。唯大自在天恃大威德。来相拒敌。降三世种种苦治。乃至于死。毗卢遮那佛入悲愍大悲三昧耶。说金刚寿命陀罗尼。便入金刚寿命三摩地。乃结印契加持摩醯首罗天。复还得苏。更增寿命。归依诸佛灌顶。授记证得八地。金刚寿命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喻晒娑嚩(二合引)贺(引)   佛告执金刚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念诵日各三时时别千遍。过去所有恶业因缘。短命夭寿。由持此陀罗尼故。信心清净业障销灭。更增寿命。若有修习三摩地者。现生不转父母生身。获五神通。凌虚自在。说三摩地门。结加趺坐端身闭目。二手重叠安于脐下。于虚空中遍想诸佛。了了分明。即于自身中当心观如满月。光明莹彻。上有五股金刚杵。形渐大如等身。变为降三世菩萨。顶有毗卢遮那佛。从佛遍身遍毛孔中。出甘露灌顶。注自身入于心中。复想金刚萨埵菩萨。即结金刚寿命菩萨陀罗尼印。二手金刚拳。以头指右押左相钩。安于顶上。诵金刚寿命陀罗尼七遍。安于额上。分手系项后。直舒二指。遍身旋转如擐甲胄势。甲胄真言曰。   唵砧(讁簪反)嚩日啰(二合)欲。   由加持此印故。获得身如金刚。不坏离诸灾横。见者欢喜生大恭敬。   次说护摩除灾延命坛。治一净室。于东边安金刚寿命菩萨像。悬诸幡盖。像前作三肘方坛。掘深去瓦砾骨灰诸不净物等。如其地无诸秽物还取旧土填之。土若有余是大吉祥相。法易成就。若有秽物。即取河两岸净土填平。和诸香瞿摩夷涂。坛中心画以白粉。作一肘半金刚甲胄。中央穿一炉。深半肘。周围缘。如不欲穿者安火炉。行者火炉前坐。坛四面供养饮食诸果子等。坛四角安瓶。于炉中然炭。先办乳木长十指粗如大指二十一。茎以酥揾两头。诵金刚寿命真言。掷于火中。然炽盛已。即于火中想八叶莲华。于华胎中想阿字。光明遍照。成金刚寿命菩萨。次以四字四明。引请菩萨入火炉。受诸供养。即以右手半金刚印。以水洒火令净。次取一器盛满融酥。以骨屡草青者一茎。揾酥。诵金刚寿命陀罗尼一遍。掷于火中。乃至一百八茎或一千八茎。次后掷烧诸香乳酪。念诵已毕。以三满杓酥倾于火中。初后如是。若能于三长斋月或自本生日。作是供养。能除灾难增益寿命。国土安泰无诸灾疫风雨以时。一切贤圣拥护其人。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心经--玄奘

心经--玄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 玄奘 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

佛说护国经--法贤

佛说护国经--法贤

佛说护国经 宋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俱卢城。出游化利渐渐至于睹罗聚落。与大苾刍众安止其中。时彼聚落有婆罗门大长者等。互相议曰。此大沙门瞿昙。弃舍王位出家为道。果满圆...

私呵昧经--支谦

私呵昧经--支谦

  私呵昧经(一名菩萨道树)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有誓心长者子名私呵昧。与五百弟子俱出王舍大国。欲到竹园中。未至遥见佛经行...

十二门论  一至五品--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 一至五品--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 鸠摩罗什(译) 《十二门论》 观因缘门第一 说曰。今当略解摩诃衍义。 问曰。解摩诃衍者。有何义利。 答曰。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菩萨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菩萨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安慧菩萨糅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一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一   诸会真净究竟理  超圣行海升彼岸   证得一切法自在  善权化导不思议   无量希有胜功德  ...

光赞经--竺法护

光赞经--竺法护

光赞经 光赞经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第一 闻如是:   一时佛游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千俱,皆阿罗汉也——诸漏已尽,无有尘垢,而得自在;心安解脱,智慧善度,逮得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