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己跑出去玩,结果在山谷看见了一只瘦弱且饥饿不堪的老虎,老虎身边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虎,母虎饥饿得无法忍耐,好几次望着小虎想将它吞入腹中。

  那位小王子看到了就问他的两位哥哥:「这老虎为什么这么瘦呢?是不是生病了?而且它一直看着小老虎,它可能是饿得受不了,想要咬死牠的孩子。」小王子天真地问着大王子和二王子。

  大王子回答说:「没办法,老虎一定要吃活的肉和血,不然它们活不下去,这只老虎可能生病了,所以没办法去猎捕,最后一定会把小老虎吃掉的。」

  「老虎很可怜,虎和豹大部份都是饿死的比较多,为什么呢?它们若是生病就没有力气去猎捕动物,无法猎捕就要活活饿死,或是迫于饥饿的痛苦而违背了母性,想吞食自己的孩子,这真是残酷而悲哀啊!」小王子哀伤地说着。

  二王子说:「不要理它们啦!我们赶快走吧。」

  那时候,三王子心里想:「大哥说一定要用活的肉,我该怎么救它们呢?」

  「哥哥!你们先走吧,我来想办法救它们。」小王子对着二位哥哥们说着。

  他的哥哥们想一想就回答说:「好吧!随便你,不过你自己也要小心,赶快回来,免得母后担心。」

  当二位王子离开时,小王子独自思维着:「我为什么要从其它众生的肉来救这老虎呢?虽然为了要喂这只老虎,一定要吃活的肉,但是,我去杀死其它众生来给老虎吃,这样也不对啊!我自己也有一个身体,我应该用我现成的身体来布施,而不是去伤害其它众生的生命。布施自己的身体不仅可令母虎饱餐,使小虎远离危险,也可鼓励大众兴起对动物珍爱的心。」

  小王子又想:「这个身体本来就是骯脏、不净的,是痛苦的根源,所以有智慧的人,愿意用这个无常、不清净,而且使我们痛苦的身体来做利益众生的事,这才叫做大智慧。」

  「我一定要利益一切众生!将悲悯心布施所有众生,帮助那些需要被帮助的人或是动物,这是我们身为人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决定来舍弃我这个不清净的身体布施给那只快要饿死的老虎和小老虎。希望我赶紧成正觉,了脱生死,也帮助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愿一切众生得到幸福快乐。」小王子在内心发着誓愿。

  当小王子体悟人生无常、身为苦本以后,他就从山谷跳下去,掉在老虎的旁边,虽然没死但也受伤了。

  此时,老虎靠过来闻一闻,但没有力气咬他,小王子看老虎不咬他,便拿起一枝树枝戳自己的肚子,让自己流血,那只老虎闻到血腥味便开始吸他的血、吃他的肉,最后小老虎也靠过来一起吃小王子身上的肉。

  就在此时,小王子的母亲正在行宫睡午觉,她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只老鹰来吃三只小鸟,其中一只被吃掉了,这个梦让他的母亲觉得很不吉利。因此,她醒来之后便很着急地等着三个儿子回来。

  等到晚上的时候,真的只有两个儿子回来,此时,全家人赶紧出去寻找。到了山谷的地方,什么都没看到,只见地上有一滩血、骨头和小王子的衣服,大家一看,内心都明白发生什么事了,全家人悲痛不已。

  就在他们为小王子悲伤的时候,天上忽然放光了,一位天神降临下来,跪在他的父母和哥哥面前:

  「父王、母后,以及两位哥哥!请你们不要为我悲伤,我今天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这只濒死的老虎,以这样的果报让我转世为天神,你们应该替我感到高兴才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早日成佛、为了要帮助众生。」

  「还有,母后!请您将我的骨头收拾起来,火化之后,建一个塔供奉起来,我发愿:只要众生若有生病,礼拜我的塔,我将以我的愿力使他离开病苦。」成为天神的小王子如此说着。

  这个转世为天神的小王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当时那个塔还留着,在现今尼泊尔这个国家,被称为「南无佛陀塔」,这就是世尊过去世布施的愿力,以此和后世的众生结善缘。

 

点我:

相关文章

金色王经--般若

金色王经--般若

  金色王经   东魏天竺优婆塞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婆提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有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王王等群臣宰相。种种外道。沙门...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某天早上尊者迦旃延出外宣导佛法,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妇人蓬头散发,泪流满面,手中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悲伤的放声痛哭。  尊者迦旃延上前询问:「老太太,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哀?」  老妇人...

【佛教故事】黄金贼

【佛教故事】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佛陀突然离开大道,转而带领大众避入草丛。  对于佛陀这样的行径,弟子们心里非常纳闷,于是阿难问道:‘世尊,我们为何舍却正路不走,反而行入草丛呢...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不空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不空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义成就。表四智印。于初品中有六曼...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施护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施护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有无数大苾刍众,复十俱胝童子相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憍尸迦!...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