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照律师生平: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元照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山宗的祖师,余杭人。最初依止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戒律,后来依从神悟法师听天台教观。神悟法师勉励他深究探明《法华》妙义,作为根本要务。后来他又跟广慈法师受菩萨戒,当时戒光发现,就博究南山一宗。常常拿着锡杖,持着钵盂,在街市上乞食。

  晚年主持灵芝寺三十年,传戒度僧达到六十会,一心专志净业。每每说道: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就是讲,我一生所得到的就是两个法门:在生时弘扬戒律轨范,死后归于极乐世界。

  他曾经集《净业礼忏仪》,并作了这篇序言。到了宋代政和六年的秋天,元照律师让弟子讽诵《观经》和《普贤行愿品》,结跏趺坐化去。西湖上打鱼的人们都听到空中有天乐鸣响。

深入净土解门的历程

  大智律师说,我元照自从下戒坛以来就知道学律,但是禀性庸愚薄劣,行为上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后来遇到天台神悟法师,他苦口婆心地提醒教诲我,这才知道改变做法。于是广学深究佛祖的甚深教法,对于佛祖的微妙言教才稍有领会。

  我私下自己想:初发心的后辈学人们哪里没有宿世善根呢?只是没遇到好的导师,结果无耻地造恶,徒然度过一生,以恶业力在长劫中受苦。于是发大誓愿:愿我常生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通达佛理,做大导师来提携引导众生,使他们入于佛道。

  后来我读《高僧传》,见到慧布法师说:西方刹土虽然清净,但不是我的所愿。假使十二劫中在莲花里受诸妙乐,哪里比得上在三途极苦处救众生呢?于是我坚持自己的见解,经历很多年岁,对于净土法门没有一点归向之心。见到别人修净业,还生轻视诽谤之心。

  后来我遭遇一场重病,色身虚弱,精神萎靡,神志不清,不知道前途方向,想到未来前程毫无着落,心里空空的。不久病好后,顿时觉悟以往的过错,悲泣感伤,深深地指责自己。虽然有宏大的志愿,但并没有堪当在浊世里度众生的能力,真是自不量力!

  我又观阅天台智者大师造的《净土十疑论》。里面讲到,初发心的菩萨没有得到无生法忍,须要常常不离开佛。此论又引《大智度论》说:一个具有烦恼、被业力缠缚的凡夫,说有大悲心,要生在浊恶之世救度苦难众生,无有是处。就像婴儿不能离开母亲,弱鸟只能在枝头附近活动一样。对照自己,感觉的确如此。

  我在遭遇这场重病并检点自己以后,就改变了道路、方向。把平生所学全部放下来,专门寻求净土教门,在二十多年里没有暂时舍开过。对于净土的妙理和经教作详细研究,纵览古今大德们的著作,深入教海,顿然解开了过去的种种疑惑。对于这个大道行门,更加深信不疑,觉得自己一定要走这条路。

深入净土行门的历程

  后来我又见到善导和尚在《往生礼赞》里特别开示专杂两修。如果专修,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往生;如果杂修,千万人里没有一两个往生,比例非常小。因为心识散乱,很难成就观行。我得到善导大师的指示后,就趣入一心专持弥陀名号的道路。这就是我深入行门的因缘。

  从此,我一向专志地执持阿弥陀佛四字名号,感叹多生以来就像《势至圆通章》里所说,如子逃逝不知归,现在才开始知道归宿了。并且以自己所修的法,辗转化导众生,对于弥陀愿海大法门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即使尽未来际作最广大的赞叹也说不完。(这表明他起了深信,知道从此要一心依仰弥陀慈母。)

  我知道证入本性有很多方便门,这都要有信心才入得了。而净土妙门当然要信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智悲愿力,一心靠倒,念念与佛相应。

  就像《势至圆通章》所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里大师讲到自己一心归入净土门,与弥陀相应的转变过程,确定了行门,从这上面一心深入。

发忏悔心、改往修来的想法

  大师又讲到自己发忏悔心、改往修来的想法。他自己思维,心想:我以前造了无量罪业,不信净土、谤法、轻毁别人修净业。罪业已经形成,苦果报应决定会来。所谓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业的体性虽是空,果报却丝毫不失。内心怀着惭耻,从早到晚战兢惕厉、惶恐怖畏。

  于是亲自在圣像前袒露心迹,说出实情,五体投地作礼,竭力地发露忏悔。并发起大愿:愿普摄一切众生同修念佛,同生净土。像这样,他幡然改过,从以往轻谤净土、略无归向,转为一心归向,并发大愿普摄一切有缘众生同生净土。

点我:

相关文章

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多生累劫修安忍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多生累劫修安忍

  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妄图加害他,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卧之时,不放弃...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得金色身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得金色身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

淫女惑人成骷髅

淫女惑人成骷髅

  淫女惑人成骷髅  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无有贪欲;见到美妙之色,亦无瞋爱取舍。智者善能观真实之相,不为假象蒙蔽。  过去,有一座寺院,有众多比丘,其中有一位具有三明六通、...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

  清余慎行  余慎行,法名净阿,是扬州甘泉人。一向精通骨董学,就靠此谋生。眷属的缘尽了,一人独处。同治乙丑年,听说藏经院,开念佛道场,善知识云集,就信慕皈依,吃素念佛,护持道场。放生礼念,没有懈...

宝光天子

宝光天子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