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临涅槃母子相见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现出五种衰变之相:一者,头上所戴花冠枯萎。二者,腋下出汗。三者,头顶上的光明熄灭。四者,目光不定,两眼数数眨动。五者,不乐本座,开始坐立难安。无独有偶的,当晚摩耶夫人又一连作了五个恶梦:一梦须弥山崩塌、四大海水枯竭。二梦诸多罗刹,手执利刀,四处奔走,挑起众生眼珠。三梦见诸天失去宝冠,身形黯淡无有光明。四梦如意珠之宝幢倾倒,如意珠掉落深渊。五梦见狮子啮咬摩耶夫人,举身疼痛犹如刀割。

  于恶梦中惊醒的摩耶夫人,知道此梦令人身心忧恼,绝非吉祥之兆。因为往昔于白净王王宫,昼寝之时,曾作希罕之梦,梦中有位天子,身为金色,乘坐白象,并有天音妙乐声响,金色天子入我右肋,身心安乐,无有苦痛,随即怀妊悉达多太子;悉达多太子其后成佛,以佛智慧光明,普利人天众生。现今,得此五恶梦境,令人心生怖畏,想必是我子释迦如来般涅槃之兆。

  此时,阿那律尊者见释迦如来棺殡之事已办妥当,即以神足上升忉利天,以偈子告知摩耶夫人:

  “大师最胜天中天,善导一切世间者,

  今已为彼无常海,摩竭大鱼之所吞,

  在于鸠尸那竭国,娑罗林中双树间。

  不久当出城东门,种种供养而阇维,

  天人八部众盈溢,号哭震动彻三千。”

  摩耶夫人听闻此偈,立刻闷绝倒地,良久后苏醒。醒后自拔头发,悲泣地说:“昨夜得五大恶梦,深觉怪异,果然我儿释迦如来入灭,即将荼毗。佛陀在世,犹如世间智慧之眼,引导众生步向光明,而今世间智慧之眼灭去,这是何等痛苦之事啊!世尊,为什么要这么快入灭?”

  摩耶夫人随即与天众从忉利天,下降人间,于前往娑罗双树间的途中,远远望见如来棺椁,摩耶夫人再度悲伤昏厥倒地,以水洒面后方得苏醒,摩耶夫人走至棺椁前,顶礼如来,悲泣说道:“往昔无量劫以来,世尊与我常为母子未曾舍离,如今世尊灭度,将永无相见之期。呜呼!苦哉!众生福德已尽,日后谁能为作开导呢?”语毕,伤心地以种种天花布散于金棺之上。

  当摩耶夫人见到置于棺椁旁的如来僧伽梨衣、钵与锡杖,睹物思情,不禁悲恸地以右手执持佛陀曾使用过的法器,举身扑地,号啕哭泣地说:“我子昔日执此法器福益人天众生,而今法器虽存,却空无主人,真是令人悲不可抑!”在旁的四众弟子同感悲凄,泪如雨下。

  此时,世尊以神力令层层棺盖自动开启,从金棺中合掌而起,其势如同狮王初出洞窟,奋迅有神,举身毛孔一一放出千束光芒,一一光明,皆有一千化佛,各个合掌朝向摩耶夫人。释迦如来以柔软梵音向佛母合掌问讯,说道:“委屈慈母远从忉利天,下降阎浮提世间。诸行无常,有聚必有离,诸法如此,但愿母亲莫再悲泣。”

  如来即时为摩耶夫人而说偈语:“一切福田中,佛福田为最;一切诸女中,玉女宝为最。今我所生母,超胜无伦比,能生于三世,佛法僧之宝。故我从棺起,合掌欢喜叹,用报所生恩,示我孝恋情。诸佛虽灭度,法僧宝常住,愿母莫忧愁,谛观无上行。”

  阿难尊者见佛陀从棺中而起,又听闻世尊为摩耶夫人说偈开导,不禁泪流呜咽,仍强自抑忍悲伤向佛陀请示:“世尊!后世众生必当问我,如来即将灭度时,最后有何言说?我当如何回答呢?”佛告阿难:“你应当回答:‘世尊已经般涅槃,因为摩耶夫人下降阎浮提,来到佛陀涅槃处,如来为了教化后世不孝众生,而出金棺,向慈母摩耶夫人合掌问讯并为说法,因此,此经名为《佛临涅槃母子相见经》,大众当如是受持。’”

  如来最后更为母亲说偈辞别:“我生分已尽,梵行久已立,所作皆已办,不受于后有。愿母自安慰,不须苦忧恼。一切行无常,住是生灭法,生灭既灭已,寂灭为最乐。”语毕,棺木随即阖起,此时三千世界大地悉皆震动。

  典故摘自:《摩诃摩耶经·卷第二》及《释迦谱·卷第四·释迦双树般涅槃记第二十七之四》

  省思:

  因不舍一众生之大慈,如来入灭前仍不辞辛劳化导众生,度一百二十岁之须跋陀罗为最后弟子。入灭后,由于慈母摩耶夫人悲痛欲绝,如来又从金棺合掌而出,为尽最后的孝道而为母亲说法,更为后世不孝众生做孝亲尊亲之典范。

  《大智度论》云:“诸有无智人,身心计是我,渐近坚着故,不知无常法。”众生将身心视为实有,在起惑、造业、受苦的轮回中循环不已,为报累世父母深恩,自己更要努力用功、精进行道,以救脱现世及累世父母,流转三界之苦,令其听闻正法,趣向佛道,方为真正之尽孝。

 

点我:

相关文章

空杯与禅

空杯与禅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  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却视若无睹,继续往下倒茶,以至于茶水溢出了...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一至一百二十--玄奘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一至一百二十--玄奘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第一百一卷~第一百二十卷)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三   傍生趣亦有生处得智能知他心等。云何知然。...

春秋繁露  卷下--董仲舒

春秋繁露 卷下--董仲舒

  春秋繁露卷下   为人者天第四十一   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

放下

放下

  有一位黑齿梵志,双手拿着二株合欢梧桐花前来供养佛陀。  佛陀对梵志说:「放下!」梵志把他左手的一株花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梵志又把他右手的花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吴氏,都官(掌理军事刑狱)员外郎吕宏的妻子。吕宏早就明瞭佛教义理,与吴氏同一志向清净修行。吴氏有二位侍女,也断绝荤腥肉食,其中一位喜好修禅,不久之后生病,在谈笑中坐化往生,如蝉脱壳般地自在解脱...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法天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法天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毗沙门天王。与百千无数药叉眷属。于初夜分俱来佛所。放大光明照只陀园一切境界。五体投地礼世尊足。住立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