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利帝母真言法--不空

诃利帝母真言法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尔时诃利帝药叉女。在佛众会从座而起。五体投地礼佛双足。而白佛言。我有心真言。由如真多摩尼宝能满一切意愿。为利益安乐阎浮提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唯愿世尊哀愍听许。我今说之。   真言曰。   唵弩弩么(引)里迦(引)呬帝娑嚩(二合引)诃(引)   若有女人不宜男女。或在胎中堕落断绪不收。皆由四大不不能调适。或被鬼神作诸障难。或是宿业因缘不宜男女。应取白氎或一肘或一搩手或长五寸随意大小。画诃利帝母。作天女形纯金色。身着天衣头冠璎珞。坐宣台上垂下两足。于垂足两边画二孩子。傍宣台立。于二膝上各坐一孩子。以左手怀中抱一孩子。于右手中持吉祥果。画师应受八戒。其彩色中不用皮胶。画像成已。净治一室严仪涂拭。以香涂作一方坛。置像坛中。以种种华散于坛上。复以甘脆饮食乳糜酪饭及诸果子阏伽香水。烧沉水香而用供养。像面向西持诵者面东。对像念诵每日三时。时别诵一千遍。取月生五日起首。先诵十万遍。然后对像前念诵。所求一切事皆悉圆满。   又法女人欲得男女者。月经后澡浴。取黄乳牛母子同色者。构乳一升置银器中。以右手无名指搅乳。诵真言加持一千八十遍。然后取服。至七日内则得有胎。   又法欲令他人欢喜敬爱者。或饮食果子或华或香。加持一百八遍。于真言句中加彼人名。将与彼人则得欢喜爱敬。   又法若有人作留难口舌者。画彼人形左脚踏之。诵真言一千八十遍则得无难。   又法欲令一切人欢喜者。取牛黄末置银器中。准前以无名指搅诵真言加持一百八遍。点于额上一切人见皆欢喜顺伏。   又法若得新衣服。对像前加持一百八遍。然后取着一切人见亦皆欢喜敬爱。   又法若有恶梦。诵真言一百八遍。则得恶梦消除。   又法若月蚀时。取酥五两置金器中。以金筯搅。无令间断念诵加持。乃至月却得圆满为限。然后取一分供养诃利帝母。余者渐吃。即有胎孕所生男女聪慧福德 又法取牛膝根作齿木。加持一百八遍嚼及揩齿。所出言词令人乐闻。意欲所求他人之事皆得随意成就 又法欲得寿命长远者。取骨屡草嫩苗。揾苏蜜酪护摩七夜。夜别诵真言一千八遍。一遍一掷火中则长寿。   又法欲得所为所作随意成就者。每月月生五日二十日。涂拭道场散华。种种饮食乳糜酪饭。及诸果子阏伽香水。烧沉香薰陆以用供养。先供养一切如来文殊师利菩萨普贤等一切菩萨。然后供养我诃利帝母。何以故。我本药叉女。如来授与我三归五戒菩提心律仪戒。对诸十地菩萨故。是先供养诸佛菩萨。供养已。对此像前诵一万遍。所求事业皆得满足。   诃利帝母念诵法。   爱子心真言曰。   唵知(上)尾知(上)[寧*頁]娑嚩(二合引)诃。   印合掌屈二大拇指入掌中。诵心真言供养讫。于顶上放二大拇指即散去。请召发遣皆放此印。以白檀香。横量六指作童子形。具足两手各把果子与人。头上作三髻角子。于闲净处安置。诵真言万遍。即现身问言。唤我何事。随心答之。取黄牛肉方寸。一加持一烧日三时。满四日得大自在随意。   又法牛肉安悉香为丸。月八日三时念诵。烧上香一八遍。至十日已。夜半现大光相得大神力。安悉香为丸一加持一烧日三时。时别一千八遍五日调伏一切人。   又法百草花一一加持散身上。得千人衣食。   又法日诵真言烧苏合香七日。见地下金藏。以种种花果饮食坛中供养。日日如是得一切财宝。   又法安悉和乳粥。一加持一烧七日。日三时时别一千八遍。现身共语供意问。   又法被禁闭。诵一万遍即解脱。治病加持庵罗果芽乳中渍烧加持。除一切病。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失译师名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失译师名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 失译师名开元拾遗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中。尔时王舍城内一比丘。为贼所劫。为蛇所螫。为鬼所娆。受大苦恼。尔时鬼神大将阿吒婆拘见是比丘受如是苦...

舍利弗世世心坚

舍利弗世世心坚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佛陀看到罗睺罗脸色不好,便问:“为何你看起来如此瘦弱呢?”罗睺罗回答:“世尊,您也知道吃了胡麻油和酥酪才能增长力气,身体健康,但我们现在每天只...

老德和尚念佛

老德和尚念佛

  贤公在日,经常会给大家讲起一位僧人的轶事,我们去孤峰寺和清泉寺的时候,演强法师和印生法师不约而同地也提起了这位僧人。看来我们是很有必要对此人有一番专门的介绍了。  老德和尚,和贤公(当代112...

菩提道次第论.道之三主要释义--祈竹仁宝哲

菩提道次第论.道之三主要释义--祈竹仁宝哲

甘露心华--菩提道次第论《道之三主要》释义 祈竹仁宝哲 述 编者的话   《道之三主要》是一部由至尊宗喀巴祖师亲著的菩提道次第论著,全文只有十四偈五百多字(注:汉译本为三百九十九字),但却己统摄...

佛教故事:话说南海普陀山

佛教故事:话说南海普陀山

  普陀,又写作“普陀洛迦”、“补陀洛迦”、“补怛洛迦”、“普陀罗伽”,其实都是梵语音译之异名,用汉语意译过来,即是“美丽的小白花(华)”。或“观世音净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有诗日:“……兰山摇动...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度于君民。与除馑众菩萨大士。天龙鬼神世间人民。无央数众会听经。是时摩诃迦叶。独行教化到王舍城。常行大哀福于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