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应法经--竺法护

佛说应法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拘类法治处。彼时佛告诸比丘。谓今此世间。如是淫。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但不爱不念法败坏。爱法念增。彼如是淫。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而令不善法转增。爱善法转减。我法甚深。难见难觉难了难知。如是我法甚深。难见难觉难了难知。而令今不爱善法减。爱善法增。与此四法相应。世间有此。云何为四。有与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有法与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有法与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有法与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云何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或有一自乐欢喜行于杀。因杀以为乐以为喜。彼喜彼欢喜。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邪见以为喜以为乐。此如是身乐意乐。不善为不善。亦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云何法与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或有一自苦行不乐行。弃于杀因弃杀。以为苦以为不喜。彼自行苦不喜行。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弃舍邪见。为等见以为苦。以为不喜。如是身行苦意行苦善为善。成神通至等道。与涅槃相应。与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云何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或有一自行苦自不喜行于杀。因杀故以为苦以为不喜。彼自苦自行不喜。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邪见有不乐有不喜。如是身行苦意行苦。不善受不善。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云何法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或有一自行乐自行喜弃于杀。因弃杀以为乐以为喜。彼喜彼乐。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弃舍离因弃舍离邪。以为乐以为喜。如是身乐行意乐行。行善为善。成神通至等道。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谓彼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非是慧慧者说。不知如真。与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彼如是不知如真。彼行不弃。彼行不弃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法转减。犹若阿摩尼药。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彼杂于毒。有人有患便饮之。彼饮可口。饮时不住咽。饮已变。为非药。如是与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非智慧无慧故。不知如真。与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彼不知如真。彼行不弃。彼行不弃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法乐法转减。此法非智慧。谓应此法。现在苦后受乐报。非智慧非智慧。不知如真。与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彼不知如真。亦不行彼弃舍彼。不行弃舍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喜法转减。此法非智慧。彼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非智慧非智慧。与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不知如真。彼行不弃。彼行不弃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法乐法转减。犹若大小便杂毒已。有人有病而取饮之。彼饮时咽苦不下及臭无味。饮时坏咽。饮已变为非药。如是应此法。现在苦后受苦报。不知如真。谓应此法。现在苦后受苦报。彼不知如真。彼行不弃舍。彼行不弃舍已。不爱不喜法转增。爱喜法转减。此法非智慧。谓应此法。现在乐后受乐报。非智慧慧者所说。不知如真。应此法现在乐后受乐报。彼不知如真彼不行弃舍离。彼不弃不舍离。不爱不喜法转增。爱喜法转减。此法非智慧。彼行法知如真。彼不行法知如真。彼行法知如真。彼不行法知如真者。未行法当行。应行法当不行。彼未行经当行。应行法当不行者。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此法非智慧。谓彼应此法。现在乐后受苦报。智慧慧者所说知如真。彼应此法。现在乐后受苦报。彼如是知如真。彼不行彼弃舍离。不行弃舍离已。彼便不行弃舍离。不善法减善法转增。此法智慧。谓彼应此法。现在苦后受乐报。是智慧慧者所说。知此真。彼应此法。现在苦后受乐报。彼如是知如真。彼行彼不弃不行不弃舍已。不爱不喜法转减。爱喜法转增。此法是智慧。犹若大小便种种药草杂。有人有患取饮之。彼饮时不住咽。饮时坏咽。饮已应如药法。如是应此法。现在苦后受乐报。是智慧慧者所说知如真。谓应此法。现在苦后受乐报。彼如是知如真。彼行不弃舍。彼已不弃舍已。不爱不喜法转减。爱喜法转增。此法是智慧。谓彼应此法。现在苦后受苦报。是智慧慧者所说。知如真。谓应此法。现在苦后受苦报。彼如是知如真。彼不行弃舍离。不行弃舍离已。不爱不喜法转减。爱喜法转增。此法是智慧。谓应此法。现在乐后受乐报。是智慧慧者所说。谓应此法。现在乐后受乐报。彼如是知如真。彼行不舍离。不行不舍离已。不爱不喜法转减。爱喜法转增。此法是智慧。犹若酥蜜种种药杂。有人有病取便饮之。彼饮利咽。饮时不住咽。饮已应如药法。如是应此法。现在乐后受乐报。是智慧慧者所说知如真。谓应此法。现在乐后受乐报。彼如是知如真。彼行不舍离。彼行不舍离已。不爱不念法转减。爱念法转增。此法是智慧慧者所说。彼行法已知如真。不行法已知如真。彼行法知如真。不行法知如真。不行法便不行。应行法当行。彼不行法便不行。应行法当行者。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此法是智慧慧者应此四法。世间有此说。此者是所因说。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

佛说大三摩惹经--法天

佛说大三摩惹经--法天

佛说大三摩惹经一卷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法天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林。与大苾刍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如是五千五百人俱。   尔时十方。...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译文】  从前有个穷人,稍微有点财物,见了大富翁,便想与他们的财产一样多。由于做不到这点的缘故,虽是有那么一点财产,也想丢弃到水中去。傍人说道:「这些财物虽少,也可养活你数日,为何无端端要舍...

成唯识论  卷一至四--玄奘

成唯识论 卷一至四--玄奘

《成唯识论》卷一 玄奘(译)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续生烦恼障...

日光菩萨法门捷法仪轨--功德人生

日光菩萨法门捷法仪轨--功德人生

  修证日光菩萨法门捷法(网络佛堂适用版) (整装、静心,开始仪轨)   一、称佛号:   南无常住十方佛(双手合十,虔诚恭敬。观想自己虔诚跪拜在日光菩萨的座下)   南无常住十方法(双手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