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一卷 刘宋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以十一想思念如来。已思念当发慈心于如来所。云何为十一。戒意清净(一也)。威仪具足(二也)。诸根不错(三也)。信意不乱(四也)。常有勇健意(五也)。若更苦乐不以为忧(六也)。意不忘失(七也)。止观现在前(八也)。三昧意无休息(九也)。智慧意无量(十也)。观佛无厌足(十一也)。如是比丘当以此十一想思念如来。已思念如来。当发慈心于如来所。是谓比丘于比丘中修行念佛。彼比丘已修行念佛。于二果当求一果。于现法中得自在。成无余阿那含。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慈心解脱。亲近广布。修行以办。获使起善具足。便当有十一报十一果。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非人所敬。不毒。不兵。水火不丧。亦不加刑。身坏命终生善处梵天上。于诸善法速得捷疾。智能尽有漏行。比丘。慈心解脱。亲近广布。修行以办。以获便起善具足。当有此十一法。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慈心解脱。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卷二--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卷二--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第二卷 如来五力说品第六 佛告梵天:“汝何能称说是人功德?如如来以无碍智慧之所知乎,是人所有功德复过于此!若人能于如来所说文字言说章句,通达随顺不违不逆,和合为一,随其义理,不随章...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二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二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二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尔时补多落迦大城有一淫女。色相端严形体殊妙。时有一人名弥里拿罗。于此女人而生躭染。即以金银珠宝上妙衣服而给与...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修正版--净慧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修正版--净慧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修正版 净慧法师 序 言   以前发表的净慧法师浅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根据录音整理。经净慧法师认证,重新核对校勘,不影响浅释内容原义。如果前后有文字不符时,以此为准。...

宝星陀罗尼经 卷三至卷四--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 卷三至卷四--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三   魔王归伏品第三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经时,放大光明,遍照此娑婆世界百俱胝四天下处,悉皆大明。应时此间百俱胝处欲界诸魔,以佛力故皆起惊动,共睹此光所现因缘,...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失译人名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失译人名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   夫乾坤覆载。以人为贵。立身处世。以礼仪之。本君臣父子非礼不立。防邪止奸非礼不禁。和国崇婚非礼不定。逊悌乡邑。非礼不通。师徒朋友...

通玄真经卷三--文子

通玄真经卷三--文子

第三卷 九守 老子曰: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陰陽,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