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分别布施经--施护

  佛说分别布施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苾刍众俱。尔时有一苾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氎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此新[疊*毛]衣我自手作奉上世尊。惟愿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   尔时佛告摩诃波阇波提。汝可持此氎衣施诸大众。所获胜利同供养我等无有异。是时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重白佛言。我本发心。唯为世尊故造此衣。愿佛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如是三复殷勤劝请。佛亦如是三复答言。但当平等施诸大众。所获胜利与我无异。是时尊者阿难。侍于佛侧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世尊。此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是佛之亲有大恩德。唯佛自知。此所奉衣佛为纳受。今正是时。令摩诃波阇波提于长夜中得大利乐。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此摩诃波阇波提是吾之亲有大恩德。我亦自知。今自手造衣来施于我。甚为难事。何以故。阿难当知。所有补特伽罗能起净信心。归依佛法僧者甚为难事。又复能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戒法。如是补特伽罗转复难作。何况于佛世尊。合掌恭敬而行布施。施已净信于佛无疑。及法僧伽亦无疑惑。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永断疑见。阿难。今此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能起净信心归依佛法僧。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戒法。而能于佛及法僧伽。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已断疑惑。此苾刍尼难作能作。佛亦自知。   阿难有十四种较量布施。何等十四。一者于病苦人而行布施。二者于破戒人而行布施。三者于持戒人而行布施。四者于离染人而行布施。五者于须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于须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于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于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于阿罗汉向而行布施。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阿难。汝今当知施病苦人获二倍福。施破戒人获百倍福。施持戒人获千倍福。施离染人获百千倍福。施须陀洹向获无量福。何况须陀洹果。施斯陀含向获无量福。何况斯陀含果。施阿那含向获无量福。何况阿那含果。施阿罗汉向获无量福。何况阿罗汉果。施诸缘觉获无量福。何况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名为较量十四种布施功德。复次阿难。当知布施大众有其七种。一者施佛现前诸苾刍众。二者施佛灭后诸苾刍众。三者施佛灭后苾刍尼众。四者施佛灭后苾刍苾刍尼二众。五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诸苾刍众。六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苾刍尼众。七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苾刍苾刍尼二众。如是名为七种大众。当行布施。   复次阿难。当知有四种布施清净。何等为四。一者能施清净即无受者。二者所施清净即无受者。三者能受清净即无施者。四者所受清净即无施者。阿难。何名能施清净即无受者。谓由施者不取其相。即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见亦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施相。以无施故即无受者。若施者有所见相。即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亦不清净见亦不清净。若离是相即施者受者二皆清净。   又复何名所施清净即无受者。若受者身业不清净口业不清净意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所施相。若受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所施相。由离相故即所施清净。   又复何名能受清净即无施者。若受者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能受相。若离是相即无施者。   又复何名所受清净即无施者。谓由施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即无所施。由离施故即无所受。是故所受清净阿难若能如是了知。即得四种布施清净。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闻佛宣说种种布施法已。即持是衣施诸大众是时诸苾刍众即为纳受。   佛告阿难。于当来世若有信心善男子等。能于大众起净信心。而行布施者。当知是人获福无量。何况于今现在行施。   尔时尊者阿难及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闻佛说已。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法贤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法贤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 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大毗卢遮...

佛说末罗王经--京声

佛说末罗王经--京声

  佛说末罗王经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曰末罗。土地丰沃。士民壮勇。其国中有方石。周旋数十里。当于王道。群臣共议。启王徙石。...

辩中边论颂--玄奘

辩中边论颂--玄奘

辩中边论颂一卷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相品第一   唯相障真实  及修诸对治   即此修分位  得果无上乘   虚妄分别有  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  于彼亦有此   故说一切...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妙高法师曾精进修行,长久以往他发现自己有点懈怠,于是为了鞭策自己,选择了在悬崖边打坐悟道。若是一时陷入昏沉,很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以治自己的堕心。一日妙高法师正打着坐,一不留神睡意来了,一不...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知讷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知讷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

放光般若经第十五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五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五卷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亲近品第六十五   尔时释提桓因意念言。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尚出众生之上。何况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若有发意念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