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分别布施经--施护

  佛说分别布施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苾刍众俱。尔时有一苾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氎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此新[疊*毛]衣我自手作奉上世尊。惟愿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   尔时佛告摩诃波阇波提。汝可持此氎衣施诸大众。所获胜利同供养我等无有异。是时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重白佛言。我本发心。唯为世尊故造此衣。愿佛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如是三复殷勤劝请。佛亦如是三复答言。但当平等施诸大众。所获胜利与我无异。是时尊者阿难。侍于佛侧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世尊。此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是佛之亲有大恩德。唯佛自知。此所奉衣佛为纳受。今正是时。令摩诃波阇波提于长夜中得大利乐。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此摩诃波阇波提是吾之亲有大恩德。我亦自知。今自手造衣来施于我。甚为难事。何以故。阿难当知。所有补特伽罗能起净信心。归依佛法僧者甚为难事。又复能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戒法。如是补特伽罗转复难作。何况于佛世尊。合掌恭敬而行布施。施已净信于佛无疑。及法僧伽亦无疑惑。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永断疑见。阿难。今此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能起净信心归依佛法僧。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戒法。而能于佛及法僧伽。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已断疑惑。此苾刍尼难作能作。佛亦自知。   阿难有十四种较量布施。何等十四。一者于病苦人而行布施。二者于破戒人而行布施。三者于持戒人而行布施。四者于离染人而行布施。五者于须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于须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于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于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于阿罗汉向而行布施。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阿难。汝今当知施病苦人获二倍福。施破戒人获百倍福。施持戒人获千倍福。施离染人获百千倍福。施须陀洹向获无量福。何况须陀洹果。施斯陀含向获无量福。何况斯陀含果。施阿那含向获无量福。何况阿那含果。施阿罗汉向获无量福。何况阿罗汉果。施诸缘觉获无量福。何况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名为较量十四种布施功德。复次阿难。当知布施大众有其七种。一者施佛现前诸苾刍众。二者施佛灭后诸苾刍众。三者施佛灭后苾刍尼众。四者施佛灭后苾刍苾刍尼二众。五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诸苾刍众。六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苾刍尼众。七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苾刍苾刍尼二众。如是名为七种大众。当行布施。   复次阿难。当知有四种布施清净。何等为四。一者能施清净即无受者。二者所施清净即无受者。三者能受清净即无施者。四者所受清净即无施者。阿难。何名能施清净即无受者。谓由施者不取其相。即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见亦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施相。以无施故即无受者。若施者有所见相。即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亦不清净见亦不清净。若离是相即施者受者二皆清净。   又复何名所施清净即无受者。若受者身业不清净口业不清净意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所施相。若受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所施相。由离相故即所施清净。   又复何名能受清净即无施者。若受者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能受相。若离是相即无施者。   又复何名所受清净即无施者。谓由施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即无所施。由离施故即无所受。是故所受清净阿难若能如是了知。即得四种布施清净。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闻佛宣说种种布施法已。即持是衣施诸大众是时诸苾刍众即为纳受。   佛告阿难。于当来世若有信心善男子等。能于大众起净信心。而行布施者。当知是人获福无量。何况于今现在行施。   尔时尊者阿难及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闻佛说已。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故事:观音提篮会蓝理

观世音菩萨故事:观音提篮会蓝理

  清康熙年间,海宇澄清,海天佛国普陀山历经变乱,百废待兴。一天,定海总兵蓝理带兵在普陀洋面巡缉,悠忽间发现有一妇人乘着小舟,小舟后艄有一童子划船,飞快地从蓝理的巡辑大船旁擦边驶过。只见那妇人手中...

佛陀以慈悲心降毒龙入钵

佛陀以慈悲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   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楼阁城参施罗船师  众商论宝望月观星  入菩萨大悲幢法门  金刚如意不坏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走向楼阁城。他先观察道路的高低,夷平或危险、洁凈或污秽、弯曲或平直。善财童子边观察,边渐次南行。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2--宣化上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2--宣化上人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

海涛法师:讲故事 我要当国王

海涛法师:讲故事 我要当国王

  有一年夏天,一个修行僧和一位婆罗门在同一座山里隐居修道。  一天,修行僧问婆罗门:「你这样辛苦修业,为的是什么呢?」  婆罗门得意洋洋地回答:「告诉你吧!我苦修的目的是想来世投身当国王。」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顗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顗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隋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述 翰林学士守右补阙安定梁肃述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序 宋余杭郡沙门元照述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