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对人的一种警示

印顺法师:生病是对人的一种警示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者说:佛啊,您是天尊之体,为什么皮肉也会松弛老化,不如从前?

  佛说:是的,阿难!因为凡是血肉之躯,都必定为病患所逼、为死亡所恼。我现在已是衰微之年,年近八十,这是自然现象,不足为奇啊。

  阿难尊者听到这样的话,一时悲从中来,泪流哽噎,难过地说:唉!衰老的来临,为何竟至于此!

  接下来,佛开示大众说:世间人所爱敬的,是少壮之年、无有病痛、寿命与恩爱集聚,世人所不喜的是老、病、死与恩爱别离。然而在世间,这四件事是诸天、世人乃至转轮圣王与诸佛都无法避免的。

  不觉悟圣贤的戒定慧与解脱之道,便会在生死中轮回。因此,大家应当追求涅槃这种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法,恩爱别离这些事情应当常念为无常。

《增一阿含经》

  省思:

  佛陀也会生病,更何况凡夫。生病是对人的一种警示,让我们知道人生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便会来临,提醒我们要珍惜光阴,把握自己。

  都说人生是场修行,修身修心。生活中需要修行的方方面面太多,有没有想过,我们最讨厌的生病,也是一种修行。借病修行,借痛觉心。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种恩赐,而不是惩罚。

  在生病时,欲望会降到最低,贪嗔痴会被最大程度降伏,过去的攀比心、嫉妒心、造作心、嗔恨心也都一定程度上减轻。而此时,生病所带来的痛楚是一种觉性的显现,修行人可以借着疼痛的感觉观察自心,洞悉自我的虚妄和佛性的真知。

  遇到一种障碍,能增加一种智慧;遇到一种违缘,能提升一个层次。如果没有过去种的因,今天不可能生这种病。这些病本来就在身上存在的,今天缘分成熟了,病显现了,也可以说是业力现前了,所以生病的过程也可视为去病。

  如果这样转换心境,生病即是消业还债,亦是去病去魔,是好事。病魔来了,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修自轻他重、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希望自己能承担众生的病痛。通过这样的修法,能消业积福,还能提高自己的修行层次,也是好事。

  另外,人在病中,最能体察到亲情的可贵。在你病得身不由己时,伴侣是不是在给你喂饭、擦身;儿女是不是在那段时间特别听话,推着轮椅陪你散步,为你端茶递水。感受了这些暖暖的细节,生活中那些对家人的小抱怨,是不是可以放下?

  病重难受时,多想想家人的不离不弃,除了缓解苦痛之外,是不是懂得了何为感恩?所以说生病啊,真是场修行,调身之前必先养心。心养得平静安详了,身才会有希望。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4、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4、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供花蒙佛授记

供花蒙佛授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这一天,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并以「腊八粥」供佛飨众。  佛陀成道日为何要供养腊八粥呢?其缘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三--宣化上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三--宣化上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下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五)   审除细惑.从根解结   F2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分三)   G1满慈蹑前以起二疑G2如来次第以除二惑G3大众领悟赞善谢益   G...

宝星陀罗尼经 卷三至卷四--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 卷三至卷四--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三   魔王归伏品第三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经时,放大光明,遍照此娑婆世界百俱胝四天下处,悉皆大明。应时此间百俱胝处欲界诸魔,以佛力故皆起惊动,共睹此光所现因缘,...

十句佛经经典名句--网络

十句佛经经典名句--网络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