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蚁喻经--施护

佛说蚁喻经一卷 宋西天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尔时世尊。放大光明普照耀已。告苾刍众言。汝等当知。于一时中有诸蚁聚。夜中出烟。昼日火然。有一婆罗门。见是事已。乃作是言。若有执持快利刀者。必能破散其聚。如是言已。次复见一大龟。其婆罗门亦作是言。若有执持快利刀者。必能破坏。次见诸水母虫。次见一水蛭虫。次见诸阿西苏那虫。次见一大蛇。次见一挼陀钵他虫。次见一昝哥嚩吒虫。其婆罗门见彼诸虫已。皆如前言。最后见一大龙。婆罗门言。如我所见其事云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即时往诣一苾刍所。具陈上事。复言。苾刍。汝以此事为我问佛。使我疑心而得开晓。如佛所说我当忆持。何以故。苾刍。我不见彼天人世间沙门婆罗门众中有以此义能问佛者。是故不能使诸疑心而得开晓。时彼苾刍即如其言。来诣我所。到已礼足退住一面。具陈上事已复发问言。如婆罗门所见蚁聚。其事云何。夜中出烟昼日火然。此复云何。又见大龟水母虫水蛭虫阿西苏那虫大蛇挼陀钵他虫昝哥嚩吒虫大龙。此等所见皆是何相。即彼婆罗门复是何人。何故名为利刀破散。愿佛为说。诸苾刍我时谓彼苾刍言。其蚁聚者。即是一切众生五蕴聚身。夜中出烟者。即是众生起诸寻伺。昼日火然者。即是众生随所寻伺起身语业。大龟者。即是五障染法。水母虫者。即是忿恚。水蛭虫者即是悭嫉。阿西苏那虫者。即是五欲之法。蛇者即是无明。挼陀钵他虫者。是疑惑。昝哥嚩吒虫者。是我慢。龙者即是诸阿罗汉。婆罗门者。即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快利者。即是有智之人。刀者即是智慧。破散者。即是发起精进胜行。诸苾刍。于汝意云何。彼所见相以要言之。即是一切众生五蕴聚身羯逻蓝等。父母不净之所出生。四大合成。虚假色相。粗恶劣弱。积集苦恼毕竟破坏。而诸众生不能觉知。于昼夜中起诸寻伺。而身语业不善施作。五障烦恼之所覆蔽。耽著五欲。增长无明。生我慢心。于诸圣法疑惑不决。忿恚悭嫉。念念发起。不求解脱。是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欲令诸有智者发精进行。修习智慧。断诸烦恼。趣证圣果。汝诸苾刍。已尽诸漏证阿罗汉果。故说如龙。   复次诸苾刍。过去未来诸佛世尊。悲愍利乐一切众生。欲令断诸烦恼趣证圣果。为诸声闻广说是义。我于今日亦如诸佛。乃以此缘为汝宣说。汝诸苾刍。忆念是事。当于旷野空舍山间树下岩穴庵室诸寂静处。谛心思惟观察是义。无令放逸生退转心。亦复转为他人开示教导。普令修习得大利乐。   尔时世尊为诸苾刍如是说已。而诸苾刍。皆悉信受。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听经一席免堕犬胎

听经一席免堕犬胎

  宋朝时候,苏州有个朱进士,从来没有听到过佛法。一天,在游虎丘山时,听佛印法师讲金刚经,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时,心里甚为高兴,因此就想研究金刚经的要义。  有...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东西一直妨碍他的修炼和求道,那就是一只虱子。  虱子在这位菩萨的衣服上居住,每当菩萨禅坐时...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4、月兔由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4、月兔由来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经典名句--功德人生

经典名句--功德人生

十句佛经经典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普陀山飞沙岙西北首,有一个供奉“肉佛”的岩洞,叫古佛洞。说起这个梵刹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很早以前,洞里住着一位高僧,人称仁光师。仁光师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叫慧性,小徒弟叫慧明。慧...

佛说华手经--鸠摩罗什

佛说华手经--鸠摩罗什

佛说华手经十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佛说华手经卷第一 亦名摄诸善根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其中闲静宜修远离。行空无相无愿定者所应住处。尔时慧命舍利弗。于日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