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经原文及浅释--如瑞法师

吉祥经原文及浅释 《吉祥经》 李荣熙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吉祥经》浅释 如瑞法师主讲   《吉祥经》短小精悍,全经298个字,面向在家信众。不管出家在家,深者见深、浅者见浅,都可以依之来学修,是为人处事乃至解脱成佛的根本。此经盛行于东南亚国家,居士到寺院里祈福,出家人就为其诵《吉祥经》。版本约有三种以上,此本是李荣熙翻译的版本。这部经从文上来看仅有序分和正宗分,好像没有流通分,实际最后的那首偈“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可以划分为流通分。   释经题   通题与别题   通题:每部经的通名都叫做“经”,故“经”字是一切经的题目,所以说“经”是通题。   别题:用不同的经名来区分不同的经典,例如阿弥陀、吉祥等。吉祥是这部经的别题。   经题是非常重要的,全经的要义都会体现在经题里面。所以要想了解经中的全意,就要了解经题的意思。我们知道三藏十二部不出经藏、律藏、论藏,凡属于经藏所摄的,都叫做“经”。我们现在要学的这部经叫做《吉祥经》。   按讲经的格式来说,有七种立题,即单三复三具足一。此次讲《吉祥经》,主要是学习佛告诉我们得到吉祥的方法,借这《吉祥经》送给大家吉祥,所以不在学问上做过多的讨论。   经题译注:   吉:吉利、善利。就是众善所集到一处,可以获得善的利益。   祥:吉庆,多种福报聚集在这个人的身上。我们常常说感应感应,如果你有所做就有所感,众多的福报加在一起是很吉庆的。   经:梵语修多罗,华言(中文)经,又名契经,契理契机。上契诸佛所说的理,下契众生可度的机。每部经都有一个完整的体系,都有它所对的契机的众生,依之而行定能超凡入圣。具足“贯摄常法”四义,才能称为经。   贯是贯穿,以《吉祥经》为例,经中教给了我们很多修行方法,说了很多义理。就像用线穿珠一样,从头到尾把所说的义理贯穿起来,这就称为经。   摄是摄受义,每部经都有它所摄受、所应度的众生。我们知道佛设立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因为我们众生的根机不同,也就是说大家的喜好不同。有的喜欢念《阿弥陀经》,有的喜欢念《华严经》,有的喜欢念《法华经》。每部经都有它应机的众生,虽然佛说的法那么多,归回到一个宗旨,都是为了让众生得到好处,得到解脱,最终能够成佛。这是经的第二义。   第三是常义。常,常住不变。既然称为经,那么过去、未来、现在三世都不能改变它的理。不管是在过去还是未来,它的理都成立,不能改变。   第四是法义。法就是法则、规矩的意思。经中佛所说的法是遍十方都成立的,都可以同宗于某部经来学、来修。在中国可以这样讲,到世界各地也可以这样讲。经中所阐述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家都承认它,这才可以称为经。   吉祥是经的别题,意思是吉祥如意、吉祥幸福。那究竟什么是吉祥幸福呢?根据每个人根机的不同,人们对它的定义也不同。   有人想只要我现生能够平安,全家大小都好,万事通达,多财多福多子孙,这就是吉祥;也有人认为人命不久长,活八十年、一百年,人总是要死的。我不看重现世利乐,我重后世,我希望将来能够生天或者再做人,所以我现在就要积极准备这方面的资粮。于是,他便修持五戒十善,因为持五戒是得人身的保障,修十善可以生天。这就是佛教里常说的求后世的人天果报,认为来世生天是吉祥的。   再有一种人,他了解到了六道轮回,其中天、人、阿修罗属于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属于三恶道。他想虽然在六道当中,人天二道是比较殊胜的,但人的寿命太短,而且人有生老病死苦,常受逼迫。若求生天,天福享尽也有五衰相现,还是要堕落,所以生天也不是最吉祥的。于是他不再求人天福报,觉得六道里很可怕,就像着了火的房子一样,得赶快逃。为了出离三界,他根据佛所说的苦集灭道四谛来醒悟。知道了世间人之所以苦,苦的根本,苦报是由于烦恼的因而来的,所以他知道要求出离了。   “知苦思断集”,集就是惑、烦恼的意思,知道苦果是从集招感来的;“慕灭来修道”,羡慕佛的涅槃法,不生不灭法,所以修出离法,一定要出离六道轮回。这种人认为,不在六道轮回里受生死流转的苦。   又有人说:“虽然我不再受六道轮回的苦,但还有众生在受苦,我不甘心自己享乐。”所以他发起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为利有情愿成佛”,他认为成佛度众生是最吉祥的。   概括以上对吉祥的各种认识,有人认为享受人天福报是最吉祥的;有人认为出离六道轮回是最吉祥的;也有人认为成佛度众生是最吉祥的。   然而,吉祥幸福不是外来的,也不是自然而降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吉祥经》,大家若能依于佛在《吉祥经》里所教导的方法去做,便会获得各自所追求的最吉祥果报。   人身犹如摩尼宝。希望在学习这部经之后,人人能够持五戒、修十善,先远离三恶道,接着引发出离心,进而发起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获得最究竟永恒的吉祥幸福。   那我们为什么要成佛度众生呢?佛有一个梵语的名字,叫婆伽梵。婆伽梵有六义,其中一义是自在。为什么可以自在呢?因为成了佛以后,就不再被烦恼所系缚。所以现在学习《吉祥经》,发心要成佛度众生,这种吉祥才是最彻底的。   第二,炽盛义。现在为什么有种种苦恼呢?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成了佛以后,智慧就是猛焰智火,能够通达无际。佛是一切智,什么都了达。   第三,端严义。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相好都是从哪里来的呢?百劫修相好,都有种种别别的因,最根本的从持戒而来。   第四,名称义。佛圆满了一切殊胜功德,十方世界无不闻知。   还有一义,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吉祥义;最后一义是尊贵义。佛从示现王子到成佛,都显示了他的尊贵无比。   所以,学习《吉祥经》就是要让我们发成佛的决定心,求人天福报都不是最终的目的。但就听闻此经来说,发心不同,所得果报也不同。发求人天福报的心,得人天福报的果;发成佛的心,就得成佛的果。又像平常念佛一样,念佛也是要看发心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只求生人天,它只是人天的资粮。如果念佛求生西方,具足了信愿行这三种资粮,就是往生的因。   所以,学佛不能单从表面上看。有些事情是相同的,但因为发心的不同,获得的果报就有差别。   为了方便大家清楚了知吉祥的实义,在此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内容:   一是深信因果。透视或者如理思惟吉祥二字的内涵,实际是要让我们能够深信因果的道理,知道真正的吉祥幸福是按照佛教给的方法去做而得来的。所以,整个的一部《吉祥经》是修持终身的宝典。只要能够诚恳地去做,就一定会得到吉祥。   二是福报智慧。众多的善指的就是福报。行善时离不开智慧,所以就会聚集很多的福报和智慧于己身。   三是大吉祥。如果再进一步说,吉祥有功德的意思。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三宝加持大吉祥。三宝于一切世间是第一吉祥的,如果一个人能亲近到三宝,承事、供养、礼拜,他一定会获得利益,得到第一吉祥。近得人天福报,远获解脱自在。   四是消灭八苦。一个人能够严持清净的戒,如法修行,他一定会永远灭尽众苦。八苦:一为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为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为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为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为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为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为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为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五是饶益于乐。如果能照着《吉祥经》说的去做,就是说能够从内心去为他人着想,知道去饶益他人,相应的结果,凡所到之处大家都会爱戴你、喜欢你。   《吉祥经》的大意是说世尊应一位天神的请,为他解说持戒修善可以得到大吉祥的道理,是以天神的请问为缘起而进入正文的。本经共298个字,12个偈颂。其中第一首是请问的偈,中间十首是回答,最后一首偈实际带有流通分的意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陀园给孤独精舍。   此段是诸经之通序,包含六种成就:   1.如是:信成就,如是之法是佛所说,信受不疑,故名信成就。   2.我闻:闻成就,即阿难所闻。阿难亲闻佛陀之教法,故称闻成就。因为众生有“我”,为随顺世间故阿难说我,借助于“我”来引导众生逐步证得如来法身的真我。   凡夫妄执有个我,外道认为有个神我。佛随顺众生,因为众生通过看到相就能够学习,并找到它的本质。所以,说法要立信成就和闻成就。   3.一时:时成就,指说法时间。   4.佛:主成就,指说法之主,乃世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   5.住舍卫国祇陀园给孤独精舍:处成就,即说法处所。   6.本经看上去没有第六众成就,但经文中提到“有一天神”,即是众成就,指闻法之众。   以下分说六种成就:   1.信成就“如是”是一个指法的词,是指这部《吉祥经》。再者,“如是”又是一个信顺词。这部经是佛所说的,阿难相信顺从,便诵出这部经,这是从字面上说有两层意思。   阿难给佛当侍者时间最长,多闻第一,他的经是诵得无误的,背得都很正确。他相信佛所说的,顺从于佛所说的,把这部经说出来。对听经者来讲,也是要生信,顺于佛的教去行。所以“如是”是信成就,一定要具备这样的信心。   当然,“如是”从理性上来讲,是来显佛法的真理,那就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能说了。我们从经典中可以观察到,诸佛在因地当中的修行都是从信生解,依解起行,因行得证。要想了解佛法,在修学佛法当中学有所成,修有所证,那就必须从信开始。   《华严经》中有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修道的根本,功德的母亲,信心可以出生一切道宝,没有信就不能够开发智慧,没有智慧就不懂得学佛求道。为什么世间有很多的聪明人却不学佛呢?就是因为他没有信心。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我们来修学佛法,应从哪儿开始修呢?就是要把自己的信心树立起来。只要有了信心,就会有虔诚心,有虔诚心,就能得到利益。   在《佛教圣众因缘集》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舍卫城外有一座寺庙,寺庙附近住着一位非常虔诚的女居士。她经常以一颗虔诚的心来请问佛法,所以她懂的佛法特别多,而且每天还要设食供养一位师父,这位师父是由寺庙轮流派去的。每天供僧之后,她都会请求法义。一些学识浅薄的比丘对这应供之事,都有点胆怯,不敢去。   寺庙里有一位摩诃罗老比丘,因为老年出家,什么都不懂。轮到他去的那一天,他非常胆怯,不想去。但常住派了,又不得不去。于是他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地向居士家走去。   女居士正在门口等着,远远地看见来了一位老法师。因为他走得慢,看起来很安详,女居士很高兴,认为这一定是位得道的圣者,他讲的法一定是至诚宝贵的妙法。于是她供养完师父,就敷起高座,五体投地地跪在地上请师父说法,自己连头都不敢抬。   摩诃罗老比丘上座以后可为难了,想来想去也不知说什么,不禁自己感叹:“唉,人愚无智,实在苦恼。”女居士听到这两句话,视为无上至宝,就在那儿思惟:愚无所知,这不是说的十二因缘里的无明吗?一切不都是从无明来的吗?因为有了无明,无明缘行,再一直缘,最后一直到老死,才有了生死的流转。她就这样反复地思惟,心想这位师父讲得太好了。就是由于她的虔诚心,而且当下无疑,所以就证得了初果。   她赶紧起来打开库藏,拿出一件宝衣准备供养师父,可是回来一看,师父已经不在了。她很着急,猜想师父一定是利用神通飞回寺院了。于是她抱着宝衣就往寺院跑,那位老比丘一见这位居士来了,赶紧躲到寮房去,这位居士就在寺外找。   正好这位老比丘的师父出来了,他见到这位居士在找人,以为是自己的弟子犯了什么错误,马上入定观察,得知这位女居士证得初果。于是,他马上到摩诃罗老比丘的房间对他说:“你们宿世有这个法缘,所以她得度了,你应该出来接受她的供养。”接着又给他开示。老比丘听到师父的法语,立刻消除了内心的烦恼和忧惧,不但欢喜无量,而且也证得了初果。   偈曰:“真心竭意凡成贤,法药蠲除结使颠。悟道皆因疑念断,行持笃志信为先。”这说明只要有信敬心,就可以成就。   在佛教的其他经典里,也讲了很多这类故事。   几个年少的比丘,戏弄一个老和尚。这位老比丘出家多年了,听说人家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便感叹:“我好笨啊!我一个果也没证得。”于是,他就去求几位年少的比丘:“请你们慈悲了,能不能给我讲讲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几位年少的比丘就说:“好,我们可以,但是你得给我们备办好吃的,我们吃了以后可以给你讲。”老比丘想想,行,就把身上搭的袈裟卖了,换了好多吃的去供养年少的比丘。   于是,年少的比丘就把老比丘领到了一间房子里,然后对他说:“听着,现在你到房子东边去。”接下来又对老比丘说:“你注意啊,现在正是要得初果的时候了。”说着便拿起一个苹果“梆”在老比丘头上一敲。因为老比丘在那儿以虔诚心静静等待,就那“梆”一声,便证得了初果。   “好,现在你再注意,再到房子西角去,马上要证二果了。”年少比丘再拿苹果“梆”一敲,因为老比丘还是那样虔诚地在听着他们说法,正“梆”地一声,便证了二果。随后,在房子那两个角,三果四果也证了。   证了以后,老比丘好高兴啊,来感谢年少的比丘:“幸亏你们开示,让我能够证得四果。”接着就说出来好多佛法的境界。年少比丘一听惭愧地说:“我们不应该戏弄一位老者。”   年少比丘是出于戏弄的心,但是老比丘是出于虔诚求法的心,所以老比丘获得利益。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佛法首先要能够具足信心。有信心就能够开发智慧,有智慧就能够如法次第修学,得证佛道。   2.闻成就“我闻”是说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如是我闻”这句话包含了信成就和闻成就,意思是说此《吉祥经》,是我阿难亲自从佛那儿听来的。也就是说经佛传授,阿难得到的。   “如是”是信成就。一定要有信心,阿难有信心,所以他从佛那儿听经之后,才结集了经藏,诵出了这部经。我们有信心,就愿意来听这部经。但佛法如果没有人说,我们即使很有智慧也不能理解。若有知法的师父来教导,我们就能透过字面的意思理解到,从凡夫到成佛应该怎样次第来修学,所以需要闻。   学佛当中有三慧——闻慧、思慧、修慧。如果不听不看,就无法了解佛是怎样说的。如果了解了佛是怎样说的,还要经过思惟消化。修,就是要落实在我们的修行当中,那才能谈得上去证。   概括来说,信成就与闻成就具有以下三义:   (1)三疑顿断   在王舍城毕钵罗窟(七叶窟),五百罗汉共同结集经藏。大迦叶为上首,阿难结集经藏,优波离结集律藏。在结集经藏时,阿难升到法座。因为阿难非常庄严,他的相好和佛差不多,所以人们就说:佛怎么来了?是他方的佛来了,还是阿难成佛了?当阿难唱言“如是我闻”时,大众三疑顿断。   (2)证佛咐嘱   “如是我闻”比喻佛的嘱托。佛在临涅槃的时候,阿难请问佛四件事:一、以谁为师;二、依何而住;三、恶性比丘云何治之;四、经首应安何字。佛对此分别答言: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默摈、如是我闻。   (3)别于外道   将“如是我闻”作为佛经的开头,为别于外道故。   3.时成就   (1)说法时机成熟因闻法者得度的因缘成熟,故佛为其说法。   (2)听经时间成熟我们知道,中国与印度记算时间的方法有所不同,佛也有在忉利天讲经的时候,地球上存在着时差现象……基于这些原因,若要说出具体的讲经时间,就需要去考证。而“一时”,正是指机缘成熟的时候。   (3)因缘和合时有说的人,也有听的人,因缘和合时,佛便说这部经。   4.主成就   主成就是指这部经的主角——佛。佛,梵语佛陀耶,翻译成中国话是觉悟的意思。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简别于凡夫,觉他简别于二乘,觉行圆满简别于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能自觉而没有觉他的行为,菩萨自觉觉他,但觉行没有圆满。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能称为佛。   什么是觉行圆满呢?自己决定成佛,一定也要度众生成佛。我们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有情愿成佛。因为我自己现在没有能力来帮助众生,看到众生的种种苦难,一定要成佛来救度众生,这是佛的意思。我们现在学佛,一定是来学最后的这种觉悟,不仅要自觉觉他,还要觉行圆满,究竟成佛。所以,要成佛必须从发心开始。   大家来听课,如果你发一种成佛的心,这一切都是成佛的资粮。只要你肯发心,那就决定可以成佛。所以有讲“发心证果二无别”,这儿一发心,和证果没有差别。为什么?证果是由发心来的,如果没有发心成佛的这个时刻,那一定不会成佛。只要你发了这个心,那决定能成佛的!   5.处成就(舍卫国祇陀园给孤独精舍)   说法一定要有处所,应当说明在什么时间说的,谁说的,在什么地点说的。就像今天讲《吉祥经》,我们在普寿寺法堂,这就是处。佛讲《吉祥经》是在什么地方呢?是在舍卫国,这就是六种成就当中的处成就。   舍卫国:地处印度,华言丰德,有三义:一、好乐习文;二、地大物博;三、解脱多闻。因为有此三义,所以叫做丰德。如果一个国家只是非常富裕,不能名为德。既要好乐于学习,还要有解脱多闻之德,合起来才能叫做“丰德”。   给孤独精舍:又名祇树给孤独园,是指祇陀太子施树、给孤独长者用黄金布地,合建而成供养佛的精舍。如此命名精舍,是为了纪念修此精舍的人。   祇陀:华言战胜,波斯匿王(印度国王)的太子。他出生的时候正值波斯匿王战胜而归,于是便给他起名为战胜。   给孤独长者:波斯匿王的大臣,原名悉达多,华言善施,即善于布施。由于他善于布施鳏寡孤独者,所以大家就给这位长者一个美称,叫“给孤独长者”。   这个精舍的建成,是一个偶然的因缘。有一天,给孤独长者到亲戚家串门时见到了佛。佛以威摄力使他生起了很大的信心,长者内心无比喜悦,请佛到他的国家去。为了供养佛住处,长者发心建一座大寺院。他找了很多地方,却只看中了祇陀太子的花园,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祇陀太子。   可是祇陀太子根本不愿意把自己的花园献出来,但又不好推辞,便对他说:“好啊,如果你能用黄金铺满我的地,我就卖给你。”没想到给孤独长者信以为真,回去后打开仓库,用大象往外驮金砖铺地,只是树底下没有铺。   祇陀太子见此情形惊呆了,他想佛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否则给孤独长者不会拿出所有的金砖铺地。他对佛陀因此生起了信心,便对给孤独长者说:“铺了的地,算你的。树下没铺的,算我供养的。”这便是祇陀园给孤独精舍的由来。   精舍:寺院的别名。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称寺为精舍,如祇园精舍、竹林精舍等,到了中国以后才叫做寺。   东汉永平年间,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白马驮经到中国洛阳。当时招待他们的地方叫鸿卢寺,是国家接待宾客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国家级宾馆。因为住得久,便在城外给他们建了一座寺院,命名白马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寺院。从那以后,大家就都沿用“寺”指代出家人修道的地方。   那么,给孤独精舍为何又叫做祇树给孤独园或众园呢?众园,梵语僧伽蓝。僧伽是众的意思,蓝是指园。因为园是培植植物的地方,所以众园被喻为出家人培植道芽之处。   6.众成就   这部经里看似没有众成就,但佛说法契机契理,不会没有当机众。“众天神与人”,就是众成就。经中,天神便是佛说法所对的人。可想而知,当时现身的虽只有天神一位,但没现身的一定很多。   经文:   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译文:   此段经文的大意是:夜深人静,一位天神来到了佛的住处,他的殊胜光明照亮了整个僧伽蓝。天神恭敬虔诚地礼拜了佛陀,退立一旁后,以偈颂请问佛。   天神:天界的神。如梵天、帝释天等等,也是一切天众的总称。   偈:梵语偈陀,汉译颂。梵汉双举云偈颂。偈陀,类似于我国诗歌的形式,字数句数都有规定,如五言、七言等。偈颂三字、五字或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   礼拜是一种表达恭敬的形式。当我们心里对佛充满了恭敬,就会现身于礼,五体投地。   真正的学佛就是要从身恭敬,口恭敬,意恭敬开始。我们学佛首先要能够懂得,福报和智慧都是从恭敬中来的。不是佛需要我们恭敬,而是恭敬可以令自己培福开慧。就像我们用种种的供养来供佛,不是佛要让我们这样来供养,是佛有这个相,给众生一个培福的机会。所以八种福田,供佛也好,供养父母师长也好,这都是来长养我们的善根,培我们的福报的。   所以一切时处,我们都是要恭恭敬敬的,心要恭敬,身也要恭敬。比如说,拿着经本就像佛在手中一样,一定要恭敬,不可以随便抱在怀里。见到出家师父,顶一下经本或说一句阿弥陀佛,这就表示问候了。因为手中拿着经书,没办法来顶礼问讯。   既然大家来学习,我想就像印光大师说的那样,要想找到学佛的秘诀,就要竭尽恭敬,这是最妙的。因此,一切福慧须从恭敬开始修。   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这是说礼拜完以后,就站到一旁。   以偈白佛言:用偈颂来白佛。白就是下位对上位来禀白。偈子,一般四句是一偈。经中偈颂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孤起颂,就是前面没有长行,直接来说偈子;一种是重颂,就像《行愿品》,前面都是长行,后面再用偈颂把它总结出来。   第一偈   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   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译文:   此偈大意:不论是天神还是人类,都非常渴望获得种种的利益,思索着求得吉祥幸福,故恳请佛陀开示怎样才能求得吉祥与幸福。   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众天神与人是众成就。天神作为代表来祈请,众天神不是一位。常常佛讲法的时候,八万诸天都会来,天人都拥挤而来。   与人:人也是当机众,来听佛讲《吉祥经》。虽然没有直接来到佛前,实际天神的祈请也包括了人。   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天神也好,人也好,都在思虑怎样能够得到幸福,恳请佛陀教授得到吉祥幸福的方法。   经文:(第二偈)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译文:   这首偈告诉我们不要亲近愚痴的人,应该和有智慧的人打交道;要尊敬有道德的人,这是最吉祥的。   世尊是佛的十种德号之一,它的字面义是“世出世间唯佛尊重。”佛是众生的导师,九界众生都尊重佛。   那什么是愚痴的人呢?愚痴人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无知的人,不信因果的人。贪也好,嗔也好,都是从愚痴来的。愚痴就是无知,就是无所明了,不明白事理,处事没有智慧,不信因果,不信佛法。像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跟他交朋友,所以不能去亲近他。应该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呢?应该与有智慧的人来交朋友。   净饭王是佛的父亲,他曾经教育太子交朋友有三个要法:第一、见到朋友有过失,能够晓之以理来谏劝;第二、见到朋友有好事,要能够深深地随喜;第三、朋友在苦厄当中,有了困难不相舍弃。如果具备了这三点,可以和他交朋友。   在经论里也经常提到,善友能成为众行之本。如果能有善友,这是万福之基,也就是生万福的根本。所以,亲近善友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好处,能够使自己的身心内外都得清净。我们学佛的人,更是要根据佛的教来选择道友。   在《佛本行集经》里面,记载着这样一件事:佛和难陀,他的弟弟,路过一个鱼市。走进去后,佛让难陀拿一把鱼草。待难陀拿了一会儿,佛说:“好,你放下吧,你看看你的手。”难陀一闻,一股鱼腥气。佛又领难陀走到一家卖香的铺,这次佛让难陀拿包过香的纸。拿了一会儿,又让他放下。难陀对佛说:“哎呀,我现在手里都是香气!”   佛说:“交朋友也是如此。你和不好的朋友在一起,久久就会沾染恶习;你和善友在一起,久久就会熏习到很多好的东西。”   众生的性是不定的,遇到好的人,可能会学好人;遇到坏的人,虽然开始时你不想跟他学,但是久久地在一起,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华严忏中说:“自从无始起无明”,无明是无所明了的烦恼。为什么会造很多的过失呢?这中间有一个不好的助缘,就是不好的朋友。“亦值恶友增我情”,当你起贪心想偷的时候,朋友马上就来:“好,我给你放哨!”这样,东西就偷成了。不好的朋友,常常能够成为自己做恶事的助缘。   佛陀在世时,曾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法。一天,佛陀领着弟子们进入罗阅城中托钵乞食,正巧恶比丘提婆达多也到罗阅城中乞食。阿难跟在佛陀身后走在一街道上,师徒二人正要进入一条巷子的时候,从远远的地方看到提婆达多也将进入同一个巷子。   佛陀自然地转身,准备绕道而去。   这时,随侍在一旁的阿难非常不解:“世尊啊!我们为什么要避开这个巷子呢?”   佛陀边走边说:“阿难啊!你没看到提婆达多从对面走来吗?所以我才要避开。”   阿难更疑惑了:“世尊啊!您难道害怕提婆达多吗?”   佛陀微笑:“我不是害怕提婆达多,而是不应与作恶之人相见。”   阿难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阿难想了想,继续问:“世尊!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提婆达多驱逐到其他地方呢?这样就可以避免与他相见了!”   佛陀摇头,说道:“阿难啊!我从来没有想过,也不需要特别将提婆达多驱逐至他处。他所做的一切恶行,因果都要由他自己来承担。我们的因地不同,所以果报自然不同。既然果报不同,就等于他已经在其他地方了。”   阿难又说:“但是提婆达多在世尊的僧团当中造诸恶业,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呢?”   佛陀说:“他是愚痴之人啊!愚痴的人,我们不应该和他见面,不要和他共事,也不需要和他谈论。和愚痴的人往来,只能造恶业、生是非而已。”   阿难讶异地问:“世尊,愚痴之人为何有如此大的能耐和过失,使得和他往来的人也有这么大的过失呢?”   佛陀告诉阿难:“愚痴人的行为都是不如法的,他们总是违背正见、常规,让邪见日益增长。所以,阿难,你要记得不要和恶知识共事。如果和愚痴人共事,不仅没有信用、没有戒行、无法听闻正法,而且又没有智慧。而与善知识共事,则能增益诸功德,成就戒行。阿难,当如是学!”   阿难:“世尊,我明白了!”   也许有人会问:远离愚痴人与佛法里讲的平等慈悲,是不是相违呢?其实并不相违。我们应当随顺众生平等之性,而非随顺众生差别报相,是为正理。   一开始修行的时候,要有一个对“是非标准”的锻炼。不平等,不是说我们要去挑剔别人。我们对待众生,要从内心里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们是未来佛,不能轻视他们。又应当知道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父母,所以我们要发心度他们,这是从性体上讲。   而人有真心、有妄心。妄心是我们平常的体验、经验等积累起来的相续不断的妄念,这不是真心。那真心在哪里呢?它是有个“体”的。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是要知道,原来我们生生世世生死流转,我们的真心没有泯灭,不管当人也好,堕落到恶道也罢,真心从来没有离开。为什么会发现不了呢?因为妄心把真心蒙蔽了,就像镜子上面有了污点。   修行就是擦真心上面的污垢。虽然有生死流转的现象,但是真正的生命体是清净无染的。而我们所造的善和恶,却会在清净的本性上不断地显现。为什么通过修行可以驱除烦恼呢?因为它不是真心本来具有的。   所以,恒顺众生是恒顺众生清净的本性,不是随顺他现在的烦恼相。从内心里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们不敢轻视每一个众生。但是从相上来说,众生是不同的。众生有烦恼,就会通过身口去造种种的恶业,那我们就不能跟这些在相上显恶的众生打交道了。因为我们自己还是一个凡夫,需要用佛法来改造我们的身口意,多多亲近贤德之人,贤德之人能从缘上给我们帮助。   应与智者交:有智慧的人能够鉴别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知道可以与何种人交往,不能与何种人交往。因此,结交智者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   尊敬有德者: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就是因为我执太重了,有着种种的我慢。当自己比别人强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了不起;当自己不如别人时,还有个卑劣慢——我就是不服气,不知道去尊敬别人。   有德行的人是指明白事理,断恶修善,能够指导我们改正错误知见和行为的人。他知道我们犯错误是由于不明事理,依我见来办事,对于人和事产生了错误的看法和执着等等。   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我们能够谦卑下来,注意向同行善知识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   愿老法师活着的时候经常跟我们说:“一个修行人,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要博采众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一个修行人,当你认识到自己不对的时候,当你能够谦卑来向别人学习的时候,正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因此,学佛法首先要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之后,才能够改造自己,到最后才能超越自己。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要学会尊重恭敬有德行的人。有德行人的范围是很广的。不管是老幼、男女,还是家亲眷属、左邻右舍,只要是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我们都应该学会去尊重他们。   我们知道佛有一个大弟子叫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一次他搭袈裟时,袈裟角拖在了地上。这个时候,有个小沙弥走过去恭敬地告诉他:“尊者,您的袈裟拖在了地上。”舍利弗听到这话,赶忙把袈裟整理好,合掌说:“老师,我现在的衣已经搭好了。”舍利弗感慨说:“七岁小沙弥,今日才出家,若他欲教我,我低头接受。只要看见他,我都要热情恭敬他,一次又一次,敬奉为老师。”   一位大尊者能够低下心来把小沙弥当老师,而我们凡夫,又有什么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的呢?   总之,这首偈告诉了我们得到吉祥幸福的三种方法:不要和愚痴人打交道,要同有智慧的人打交道,应当尊敬有德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便是最吉祥的。   经文:(第三偈)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   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译文:   这首偈告诉我们要选择适宜居住的地方。适宜的地方是怎样的呢?就是对培养我们道德品行有帮助的地方。住到这个地方,无论是左邻右舍还是环境,都非常好,贤善的人共住在一起。   不要住到能引发人作恶的地方,比如说屠宰场附近等等。大家也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我们要接近好的人事物,这样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在《付法藏经》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公案:华氏国王有一头白象,专为踏杀死囚而畜养。后来象棚被火烧毁,于是国王将其转移到寺庙附近。在听闻比丘念诵《法句经》偈“为善生天,为恶入渊”之后,白象的心渐趋柔和。当罪人被送到面前时,白象不肯再去踏杀。国王得知此事后,召集群臣分析其中的原因。一位智臣说:“这一定是因为大象听闻了佛法的缘故,把它转移到屠宰场附近就好了。”   国王采纳此法,果然奏效。白象终日目睹宰杀,恶心猛起,比以前更为残暴。   这则公案可以进一步说明:凡夫修道心会随境转,好的住处环境有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陶冶我们的情操。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修行。   由于断绝了所有的染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用功之后,这位比丘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   可见,“居住适宜处”对于出家人道业的成就,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世俗常讲:“远亲赶不上近邻。”如果亲戚住得很远,临时有困难也难以得到帮助。不过,我们却很容易得到对门邻居的帮助。所以,左邻右舍要和睦相处,这样大家便可以互相帮助。好的邻居知书达理,有道德,有涵养,又愿意帮助别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耳闻目睹便会常常自警,反省自己。   说到住处,人们现在多谈论风水。我的师父,上通下愿老法师在世的时候曾说:“风水,就是你住的地方让人觉得舒服。房子不论大小,它的整体环境让人看起来觉得很舒服。为什么香港的房价特别高?因为香港临海,从室内透过玻璃窗便可以看到海水,这样眼界一下子就可以打开。我们常说心胸要像大海一样,如果从窗户望出去见到的是垃圾场等地方,人的心里一定会不舒服,这就不是好风水。”   往昔有德行:这是说在过去生中培植了善根福报,所以现前外缘才会好。可见,我们应当注重因地的修行。真正的学佛人不去求财,不去求利,只是求德。于道有得,谓之于德。得道于心,心里生起来对法的好乐、欢喜,行为上依于佛的教去做,就建立起来行,这才称得上有德行的人。   世间人说:“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有道德,不要害怕孤单,有很多人会靠拢你。我们学佛者要想度化周围的人,必须要培养我们的德行才可以。   那么,如何在生活当中来修行,培养自身的德行呢?这就要从当下来反观自身:现在我的心念如何?现在我的行为如何?学佛之后,就要用佛的教来改变我们不如法的行为,不如法的思想。当我们的起心动念背离了佛的教的时候,就要马上提醒自己:“尊敬的阿弥陀佛,请住在我的心中,让我善念生起,恶念不生!”然后忏悔,放下,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行为上有了过错,也要及时纠正,乃至于一句话说错了,都是要及时纠正的。如果我们有了如法的因,一定会得到如法的果,也就是说有善的因,才会有善的果。   学佛法就是要学佛之言,行佛之行,以佛的言作为我说话的根据,以佛的行作为我行动的准则。这样就能够在每一个当下来修我们的德行,善果自然不求自得。   假如我们今生遇到了不好的缘,就要有所反省。要知道不好的因缘,源于我们过去世没有培植善根福报,没有和人结善缘。   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佛带着大弟子阿难、迦叶去游行。走到一口水井附近,佛告诉阿难:“你去井边那个女子那儿讨点水喝。”阿难说好,便向那位女子走去。他拿着钵还没有走到女子身边,女人见到阿难,马上就说:“你别到我跟前,我讨厌死你了!我就是不供养你,你去吧,我是不会给你的!”阿难内心觉得奇怪,心想这个女子怎么这样对我。   佛陀见此情景微微一笑,对迦叶说:“你去吧!”于是迦叶尊者又拿上钵去乞水,还没走到跟前,这位女子就喊:“这位尊者,我供养您水!供您,供佛,就是不供养那个阿难!”迦叶尊者把水打回来,便请问佛:“佛陀,为什么我们两个人都不认识打水的这个女人,但她对我们的态度却有这么大的差别?”于是,佛陀便为他们讲述了这其中的因缘。   过去生时,迦叶和阿难也都是修行者。有一天,阿难在行路中遇到了一只死老鼠,便说道:“这老鼠死也不好死,死在这当路。”之后,捂着鼻子绕道走了过去。过了一会儿,迦叶走了过来,见了那只老鼠感叹道:“唉,这老鼠好可怜呀,死在这当路,可别再让来往的人和车踩了、压了……”于是,他怀着悲悯心把老鼠拿到路边埋掉了,还念诵经咒超拔它往生善处。老鼠善业成熟,便投生为女人。   就是因为过去世的这个因缘,她见了迦叶自然喜欢,见了阿难就不喜欢。由此可知,我们一定要注意与众生结善缘。   总之,居住在适宜处是最吉祥的,这与过去生中自己培植的福报、德行是分不开的。   置身于正道:既然我们知道了因果的道理,懂得了一个人应该怎样来珍惜自己的人生、度过自己的人生,便应当建立起来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我们学佛人来讲,走正道就是要走佛指引的道,走觉悟的道——受持三归五戒。归依佛,不再归依邪魔外道;归依法,即归依三藏十二部,不再归依外道典籍;归依僧,不再归依外道邪众。此外,深信持五戒能够使我们走上人道,要想解脱乃至成佛,就要走成佛的道。   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开了他。美丽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是威仪堂堂的相貌,现在变得毫无气色;身体既衰弱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着臭汗。他因为看到自己将生到猪胎中去,便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   此事给帝释天知道了,于是就指示他诚心归依三宝,教他称念“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于是,他便照着帝释天的指示归依了三宝。   七天的本限一到,他便死了。帝释天想知道那位天子死后究竟生到了何处,但却无法了解到他的下落,于是只好去请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于归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生到兜率陀天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   可见,归依三宝的确可以离苦得乐。近则增长人天福报,免堕恶道;远则可以作为成佛的正因,终证佛果菩提。   “置身于正道”对于出家人来说,同时兼有利他之义。学不在多,贵在力行。有的出家人住在僧团中,认为只有学才能得到,做事是为别人做,学是为我学。这种人,我们说他还不够聪明。聪明的人知道为了自己,要去为他人服务,这是个秘诀。如果单单就是为“我”,实际在怀有这个心的时候,虽然学了很多,但却丧失了菩提心的利益。因此要学会发心,这样一来,不管做什么,都是成佛的资粮。   在僧团当中,做事本身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磨练。如果一个出家人很会学,但他没有经历过和人打交道的磨练,就不大会做事。作为一名佛子,如果要想真正利益众生,就要学习菩萨的精神:难学能学,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当菩萨也得有本事,而这种本事多半是从实践当中锻炼来的。   那么,归依三宝以后应怎样来端正自己的言行呢?这就要从持五戒开始,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继而去了解佛的八正道。如果能这样做,才是最为吉祥的。   经文:(第四偈)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   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译文:   一个人应当广学多闻,掌握精湛的才艺和高超的技术,并且严格持守佛制定的三归五戒等;言谈之时亦要柔软,说爱语令对方欢悦,这是最吉祥的。   多闻工艺精:多闻是指广学多闻。工艺精,通俗来说就是要有本事。这句话要往深里讲,是说我们要想出生正知正见和正信,就要多多地听闻佛法,因为“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涅槃是说灭除生死,得到究竟的快乐,所以说多闻的功德是很大的。涅槃依于空慧,慧又是依于定得到的。而定要依于戒,戒告诉我们怎样来取舍。   多闻主要表现在闻法上面,闻法时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心理。   经里面说听闻正法应常作珍宝想,要能够想到佛出世是很难遇的。我们现在出世了,但佛灭度了,而佛出世的时候,我们在沉沦。可见,遇到佛是很难的事情。同样,如果能够得到人身,又能够闻到佛法,这也是稀有难得的。   所以,当我们听到佛法的时候,应作珍宝想。就像世间的宝贝一样,人人都喜欢,但却难得到。   其次,听闻佛法的时候应作眼目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走路就很容易摔跤。我们能够听闻到佛法,就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所以,坐在这里听闻佛法,应生此想。听闻佛法能够使我们产生智慧,智慧天天增长,愚痴就渐渐地没去。听闻到正法,我们才有正确的教所依,才能建立起来正确的行。   再者,也应该作光明想。我们有了眼睛,如果是漆黑一片,即使外在有东西,还是什么都看不见。只有有了光明,才能看到东西。佛法正像光明一样,能驱逐黑暗,所以应该作光明想。   又应该作胜利想。多闻使我们能够证得佛果,也就是说,我们要求解脱,要证佛果,一定是通过听闻佛法、如法修行来实现的。   也要作无罪想。听闻佛法能够使我们身心清净,得止观的快乐,灭除一切罪业。   所以,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要专心一意,听了以后要能够如理地思惟,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此外,听法时我们要注意远离三种过失。   第一种,覆器过。打比喻来说,就像一个器皿扣着放,口朝下,即使在雨天,雨水也是装不进去的。闻法也一样,虽然人坐在闻法处,但却没有听闻到,因为心里不接受佛法。   第二种,垢器过。虽然器皿口朝上放着,但里面却有很多脏东西。这样即使装进来其他东西,也不免会弄脏。同理,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放下个人的成见来听闻佛意。   第三种,漏器过。如果器皿有了裂缝,装进去水也必将漏掉。闻法时如果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不能够如理思惟,这种听法对我们也是没有利益的。   如果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一定要从恭敬中来求。听法时,我们应该把自己作病人想。当一个人身体生病的时候需要找医生,而心理的病就要用佛法来疗治。   我们每一个人,谁都不能否认有贪嗔痴的病,就像世界上有灾难发生。为什么会发大水呢?因为众生的共业所感,贪心太大;为什么会遇到风灾呢?众生的共业,愚痴心太大了;那起大火呢?嗔恨心太大了。这就是说,众生的烦恼病与所处的依报环境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当成病人想。   那么对于说法人,要能作医生想,知道他们是来为自己治病的;而对于说法者所讲的法,应作药物想,相信他所说的法能治自己的病。   再者,对于修行要生起疗病想。依照佛的法认真去做,我们的病一定能好。如果学了很多的法,却一句也不用,那是起不到听闻佛法的作用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呢?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正确的教。当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正法,依于正法来行,到最后就能够得证真理。所以,有正法的地方就要具备教理行果。我们要想住持正法,就要学习教理。通过学习如法的教,正确的教,可以使正法久住;依于佛法去行,也可以使正法久住。故学能令正法久住,行能令正法久住,证也能够令正法久住。要想住持正法,就要从这些方面开始做起。   因此,把修行作疗病想,坚信我们依于佛的教法,一定可以成佛。如果讲法和听法的人相应,那么正法一定可以久住。   以上解释了为什么要多多听闻佛法,原因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了知于法,离于恶法;能够知道取舍,到最后能够究竟成佛。   工艺精,这是指精湛的才艺和高超的技术。在这里,一方面说我们应该学本事,同时也在强调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做老师的应该想到如何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好,做医生的就要想着怎样发挥医术和医德来拯救生病的人。也就是说,从事任何职业,我们都应该有敬业的精神,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如果从菩萨的精神来讲,我们通过广学多闻来增长智慧,目的是为了利用种种的智慧、善巧方便来度众生,更好地完成自利利他的事业。   “多闻工艺精”,这是从利他方面来说;以下“严持诸禁戒”是从自利方面来讲。   严持诸禁戒:诸,多的意思;严,严格;持,把持不丢。不管我们受了五戒也好,或者在家菩萨戒也好,都要一丝不苟来持守,不能随便毁犯。佛教里讲,能够受三归,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得人身的根本保障。佛制种种戒,五戒是根本。由于持戒故,能令三业不造重罪,远离恶道。戒律落实在生活中,一切行皆是戒行。   “诸”包括五戒、八戒、十戒,还有比丘、比丘尼戒,十戒是指出家沙弥戒。禁戒是佛所制的,禁是禁止的意思。单解释戒字有二义:一是禁,禁恶生善;二是警惕的警,能够让我们警策身口意三业,使我们远离缘非,就是要离开犯戒的那些因缘。   戒,首先告诉我们怎样在事相上下手修行,所以它有境。当心对境的时候,能不能不被境所转?持戒就是要能够警觉我们的身口意,只要是犯戒的因缘,一定要赶快远离,防止犯戒。   在佛教的三藏教典当中,多有赞叹戒律功德的明文。如《华严经》中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此外,《杂宝藏经》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世尊涅槃七百年后,北印度罽宾国有一条名叫阿利那的恶龙大兴灾害,二千阿罗汉各尽神力,却无法将它赶走。尊者祇夜多来到恶龙所,三弹指说:“汝今速去,不得住此!”龙听到尊者的话,立刻离开了,不敢稍作停留。诸罗汉问祇夜多尊者:“我们都已证得漏尽平等法身,为何只有你能降服此恶龙?”祇夜多尊者回答:“我从凡夫以来,严格持守禁戒,护持微细轻戒如同四重戒,我想是这个原因吧!”   言谈悦人心:世人常说“一句好话三冬暖,一句恶言六月寒。”爱语是说出自于慈悲心去善言安慰众生,让别人听后生起来欢喜心。   《四分律》中有一则颇有意味的公案:往古时期,得刹尸罗国有位婆罗门,对所养的牛非常爱护,刮刷摩擦,精心护养。当时国中有一长者驱牛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一路自唱自言:“谁有力牛愿与我牛共驾百车比试高低,我与他赌金千两。”婆罗门家的牛听到吆喝声,心想:主人昼夜精心喂养我,为我刮刷摩擦,我应竭尽己力,赢取这千两金来报答主人的恩德。   于是牛对婆罗门说:“国中有位长者,今天唱言谁有牛愿与其牛驾百车而赛,可赌金千两。您可前往他家,说有牛可以比试。”婆罗门听后即去长者家如是说。   于是两人驱牛正式驾车比赛,当时有多人在场观看。婆罗门在众人面前对牛说:“一角!可牵!”牛听到侮辱它的话,当即感到羞耻,不愿出力竞争,于是长者牛获胜,婆罗门输金千两。   赛后婆罗门对牛说:“我这样昼夜精心饲养你,以为你会为我尽力,胜过彼牛,没想到你对我的报答是让我输金千两。”   牛很委屈,解释说:“你在人前羞辱我,说‘一角可牵’,使我脸面丢尽,所以我不愿奋力竞赛。你若能改变态度,不以恶名形容我的丑相,就可以去对长者说:‘能否再与我牛比试一场?这次可出二千两金。’”   婆罗门对牛说:“这回不要再让我输金。”牛说:“你不可再羞辱我,应在人前赞叹我,说我好牵,端严,好角。”   于是婆罗门又与长者再次比试。此次赛前,婆罗门在人前赞叹牛说:“我牛好牵,端严,好角。”牛一听此语,精神振奋,结果竞赛得胜,婆罗门赢二千两金。   有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直接用财物去帮助他人,可能没有权利给人大的帮助,但我们通过说话也可以帮助别人。说话需要学习,说话也实在是一门艺术。到后面我们也会讲怎么样用言语布施,菩萨的四摄法里面就有爱语。要想学说爱语,必须离开口四过,即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口业的过失是很重的,学佛人一定要慎护口业。舍利弗有一个弟子名叫均提,已证阿罗汉果。在迦叶佛的时候,均提也是一位出家人。当时年轻,声音好,大家都喜欢听他诵经。有一次,他见到一个老和尚在念经,声音浊钝,不善梵呗,便嘲笑道:“看你念经,像狗叫一样。”老和尚听到这话,告诉他说自己是已经证了果的圣人,让他赶快忏悔。均提比丘意识到自身所犯的过失,立即向老比丘忏悔。但还是因为这一句口业的过,遭受了五百世狗身的报。   到最后一世狗身,它寄生在一个商人的队伍里。因为比较贪吃,一次偷吃了商人们带的干粮和肉,商人们恼怒之下,把它打了个半死。腿也打坏了,最后将它扔到了野地里。它遍体鳞伤,又冷又饥,痛苦不堪。   舍利弗观察到自己和这只狗有一定的因缘,便路过狗所在之处,把乞来的饮食拿给它吃。狗吃饱之后心生欢喜,对舍利弗生起了感恩心。舍利弗便为它说法,归依三宝。   这只狗在命终之后投生到舍卫国的一户婆罗门家,名叫均提。均提七岁时,父母送其跟随舍利弗出家,成为尊者的侍者。因其精进修道的缘故,最终证得了阿罗汉果。当他以神通力观察到过去世与舍利弗的这段因缘时,为了报答舍利弗的拔济之恩,均提沙弥发愿终身随侍尊者。   想成佛,必须要修正我们不清净的身口意。当三业清净了,佛道不去求,自然也成的,所以说口业要护。佛经里好多故事都是讲怎样守护口业,以及口业的过失又是怎样地大。   在修行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护好口业,远离口四过,同时还应当学会“贤圣语,贤圣默。”不听不说没有意义的话,与修道无关的话。不说是非,不传是非,所谓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华严经感应传》里面讲,一个国家的人如果都能够持不妄语戒,若有敌人来侵犯,只要大家说一句话,那句话就会变成咒语。说趴下,敌人马上就会趴下。出口就是咒语,这就是从持不妄语戒得来的功德。因此,口业是我们应该好好来修的。正所谓:“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总结一下,这首偈告诉我们要想得到幸福,就要广学多闻、认真敬业、严持禁戒并学会爱语,这样就能够得到吉祥。   经文:(第五偈)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译文:   奉侍孝养自己的父母亲,爱护妻子和儿女,不要从事伤人害生的行业,这是最吉祥的。   《杂宝藏经》中记载:过去,佛在王舍城说法时曾告诸比丘:“有两种恶行,其果报之快如拍球反弹,能令人速堕地狱。是哪两种呢?   一、不知道奉养孝敬父母;   二、于父母边造种种不善。   佛说世间也有两种正行,能速令人生天享福:   一、能奉养孝敬父母;   二、于父母边广修善法。”   接着,世尊又告诸比丘:在久远劫前,雪山有一只鹦鹉,它的父母眼睛失明,不能外出觅食,所以它每天都会采集好的果实回来供养双亲。当时有一个农夫,他发愿将来自己的稻谷成熟后,要与一切众生共享。鹦鹉听了农夫的誓愿,便经常至此采集谷子,供养父母。   一日,农夫到田里巡视作物时,发现很多稻穗被啄断了,于是起了懊恼之心,在田里设下网子。鹦鹉再度来采食的时候,正好被网子给缠住了,动弹不得。它见农夫从田埂走来,便说:“地主啊!你先前发愿要将稻谷布施给大众,所以我才敢到这里觅食,现在你怎么反悔了呢?而且,田地就像母亲般蕴育着万物,稻种就如父亲一样养育着他的孩子,实语就像孩子般天真无邪,农夫就像国王那样爱护子民。作为子民的我,心存感恩地拥护着你。”   农夫听了这一番话,心生欢喜地问鹦鹉:“你采这些稻谷要给谁用?”   鹦鹉回答:“要奉养我的父母。”   于是,农夫告诉鹦鹉:“尔后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到我的田里采谷,我愿意布施给你。”   当时的鹦鹉就是佛陀的过去生,农夫是舍利弗,盲父、盲母即是净饭王与摩耶夫人。   “父母生养教,悲流恒无尽,随子生忧喜,慈爱过己身。观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齐,纵使两肩负,何能报万一”,这些话都是来告诉我们要念父母恩的。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父母对孩子的慈悲,就像河水一样流也流不完。父母爱儿女胜过爱自己,只要儿女好就好了,因此说“慈爱过己身”。今生的父母这样地爱我们,可想而知,过去生中的父母何尝不是这样来爱我们呢?   作为佛弟子,首先要相信因果。在六道里轮回,今生的父母只是说在今生的这段缘上形成了家庭,于是便有了父母子女。实际,过去生中也是一样的。有近的因缘,有远的因缘,都在不停地流转,所以说“观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齐”。   为什么把父亲比作天,把母亲比作地呢?因为天地有覆盖、承载之意。这说明父母对我们的恩是无法报答的,一定要好好地奉养才可以。   子游曾请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孝,孔子说:“讲到孝,不要单单理解成只是养父母就行了。若只是养,那与养动物,如猫狗等,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犬马,只要给它们吃饱就好了。孝养父母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孝里面要有孝敬、恭敬之义。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母是人类高尚的品德。佛戒虽有万行,亦是以孝为宗。在佛教里,子女对父母之孝,可以归纳为三种:赡养父母是小孝;为父母扬名是中孝;劝导父母信佛,知因识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孝。我们现在只要能劝父母归依三宝,对父母的恩就能报得了,这一点可以引佛语为证。   我们知道,佛陀出生后的第七天,他的生母就往生了。佛陀是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也就是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来抚养长大的。可见,他的姨母对他的恩非常大。   一次,阿难对佛说:“姨母对您的恩那么大,您应该要报答这个恩呀!”佛说:“若闻三宝名字,已是报恩。”这是说佛度大爱道,让她听闻到三宝的名字,这就是酬了她的重德。由此可知,真正地孝顺父母,不仅要从身体上关照他们,同时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佛也讲过一个因地里的故事,告诉世人若不孝顺父母,不用说打骂,就是无意当中有损伤父母的地方,也会有过失的。   在久远世以前,有一个长者家的孩子,名叫慈童女。虽然叫慈童女,但是他是个男孩。长者去世早,这个男孩就以卖柴为生,来养活他的母亲。他一开始得到两钱,便拿来奉养他的母亲;后来又得到四钱,以此来奉养他的母亲;后来又得到八钱、十六钱,都用来供给他的母亲。   再后来,他想入海去采宝,于是就告别他的母亲。母亲舍不得儿子,因为入海采宝危险性是很大的,所以就拉着他。于是他把母亲的手撇开,意思是你不要拉我了。就在他撇开母亲手的时候,不小心拉掉了母亲的几根头发,但他不知道,就随人入海去采宝了。采完了以后,便准备回来。   当时有海路也有陆地,于是他就顺着陆地往回走。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四个女孩托着如意宝在那里作乐迎接他。迎进去之后,他就在这个琉璃城中享用四万岁,就是四万年当中受快乐。之后,他便离开了那里。在行路中,又看到了玻璃城,这时有八个玉女擎着如意珠来迎接他。于是,他在这个城中又享受了八万年的快乐。   受用完这种快乐以后,他又走到了银城,又有十六个玉女擎珠来迎接他,于是他在此十六万年受快乐。之后,他离开了这个银城,中又见到了金城,有三十二个玉女手擎着珠来迎接他,他便三十二万年在此受快乐。   先后走完了琉璃城、玻璃城、银城、金城,他又往前走,看到了一个铁城。他心里感到奇怪:刚才是银城、金城,怎么现在是铁城呢?虽然他心里生疑怪,但他还是想进去看看,好奇嘛!   进去以后,他看到一个人,头戴着火轮,受着极大的苦。他一进去,那个人就把头上的火轮摘下来,戴到了慈童女的头上(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到地狱里了)。此时,慈童女便问地狱里的狱卒:“我怎么戴此轮呢?我什么时候可以脱掉呢?”   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一开始他会遇到琉璃城、玻璃城、银城和金城,而现在来到铁城里受苦呢?   实际一开始他在琉璃城里享受四万岁的快乐,是因为他用两个钱来奉养过他的母亲;后来到了玻璃城享受八万岁的快乐,是因为他用四钱来供养他的母亲,正好翻一倍;再后来到了白银城,十六万岁受那种快乐,是因为他曾经用八钱来奉养他的母亲;到了金城,是来酬十六钱奉养母亲之报,所以在那儿受了三十二万年的快乐。现在来到铁城,人家把火轮戴到他头上,是来酬他曾经损害母亲头发的罪过。   所以他当时就问戴上这个热铁轮,什么时候能脱下来。狱卒回答他说:“如果世间有人所得罪报和福报与你相同,这时候那个人才能代替你。”慈童女就问了:“有没有像我这样受罪的人?”狱卒回答他:“在地狱里头,这样的人是不可称计的。”那就是说,因为在父母身上犯过失下地狱的人,是好多好多的。   慈童女听了以后,一下子就生出来悲悯心,于是发愿:他们的一切苦难都聚集到我的身上,我愿意代他们受苦。他刚作此念,那个热铁轮就落地了。狱卒赶快拿铁铲打他的头,这个时候慈童女命终,生到兜率天去了。佛说:“这个慈童女,就是我。”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一点点奉养父母,就会加倍加倍受福报;若有小小的过失,以后也会受果报的。但如果真能发起菩提心修行,就在我们一念真心之间,一切罪业都可以消灭。所以,佛法学到最后,全部在于我们的一个心。不能看一个人的表面,要追究到究竟发的什么样的心。如果只是表面上的孝养父母,那还不够,一定要用上那种真心才可以。   《净行品》第二首偈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佛在很多地方都讲过,想让善神降临到家中,那就孝养父母吧!如果能够孝养父母,善神自然会到家中;如果想让佛菩萨降临家中,那么就从孝顺父母开始吧!能够孝养父母,佛菩萨就会降临到家中。所以,佛教是最提倡孝道的。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信佛,对佛也得孝。如果不孝,能听佛的话吗?我们佛弟子每天喊学戒持戒,也必须要从孝养父母开始。不要说做过其他对父母不好的事情,问问自己:有没有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有没有顶撞过父母?如果认识到自己有过失,就应该好好来忏悔。   爱护妻与子:这是说要尽到做丈夫与父亲的责任。有了家庭,就要爱护妻与子。丈夫要爱护妻子和儿女,作为女性来讲,同样要爱护丈夫和儿女。   《净行品》里说:“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作为一个佛教徒,即使现在夫妻不和,也要想到既然有因缘成为夫妇,就要用佛法来改变它。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后,要把家庭搞好,令大家和睦,也要培养自己怨亲平等的心。假如真的爱护妻与子,也要去爱护其他的人。因为我们与其他的人,生生世世也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所以要怨亲平等,不要贪着。如果一有贪着,就有了苦恼。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学佛是让人看破。看破是不贪着,看破是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于人,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我们现在的家庭也是因缘和合而来的,有过去的因,现在缘成熟了,聚集成这样一个家庭。那么也要知道,缘尽的时候,它也会散的。为什么夫妻有半路离婚的,也有半路往生的?那就是因缘尽了,尽了自然就散了。   所以要懂得,虽然有个家,家是它的相,但性是空的。也就是说,有家要好好维持,这个家里有父母、有妻、有子,但是实质上它的性是不实的,因为缘尽的时候要散的。如果家是真正的家,那它就不应该散。散,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有的。佛在世的时候,有人发心来出家,   佛说:“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众生在三界里流转来流转去,到底是什么在导致流转呢?恩恩爱爱。过去的缘了了,今生又结上新的缘。   因此,有了家庭,要能够正确对待。丈夫与妻子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忠诚、信任、包容……栽培教育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责任,对孩子应折伏摄受并用。教育孩子实在是一门大学问,为人父母要好好学习教育子女之道。   从业要无害:这是说不要从事杀生害命的行业,比如做屠夫或捕鱼等;也不要做对自己身心不利的事情,做正当的事业,一定要对国家有益、对人民有益,对我们学修有利益,这样才是最为吉祥的。   为了帮助众生了知因果、舍恶从善,诸佛菩萨常常慈悲应化世间。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准备把它给杀了。那头猪四处狂奔,不容易被捆绑。见此,文殊菩萨对屠夫们说:“何必用那么多人?我杀猪,一个人就足够了。”屠夫听后,为了节省工钱,立即雇用了他。   第二天,文殊菩萨又化现为昨天那个人,来到了屠夫家。在杀猪前,菩萨以人名来喊那头待杀的猪。那头猪立即答应,并且驯服地跑过来傍在文殊菩萨身旁。屠夫很惊骇,说:“不杀这头猪。”于是又让文殊菩萨杀另一头猪。文殊菩萨便以另一个人名喊第二头猪,谁知那头猪也驯服地跑了过来,傍在文殊菩萨身旁。屠夫又惊骇地说:“不杀这猪。”   原来,文殊菩萨先后所喊的名字,就是屠夫父母亲的名字,所以屠夫都不让杀。屠夫的父母生前也以杀猪为业,死后都变成了猪。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屠夫便对因果生起了畏惧心,于是毅然改行,再也不敢以杀生为业了。   要知道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要通过工作懂得真正的生活。从事正当有意义的职业,在工作中学会感恩和奉献,从而实现心灵的净化,得到心灵的安乐。   佛在世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睡觉的时候听见两个大臣在争执。一个大臣说:“我是依于国王活着。”另一个说:“我是依于业力活着。”业力就是说依于自身所造的善与恶,自己来承受相应的果报。   波斯匿王就想:说依王活着的那个人,我一定要奖励他。于是就把他喊进来说:“某某,我现在有喝剩的残酒,你送给夫人去。”说完,他又赶快派人对夫人说:“当这个人把酒送上去的时候,你一定要给他很多很多好的东西,财宝衣服种种。”   于是,说依于王活着的这个人,拿着酒就出了门。结果,没走几步鼻子就流血了,流得走不了路。但他又怕耽误事情,于是便赶快喊那个依业力活着的人说:“求求你,你把残酒送到夫人那里去吧,这是国王的令。”这样,那个人就把酒给夫人送去了。   到了夫人那里,夫人就想国王告诉了要多多地奖赏,所以就拿了很多的宝贝衣服给了他。结果,他就抱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了。   国王一看,怎么换了人了?于是就把那个说依于国王活着的人喊来问:“让你去送,怎么是那个人得到了东西?”他这个时候就说:“我刚拿出去的时候,鼻子就流血了,不能继续走,便让那个人代替我送了。”从那以后,波斯匿王就开悟了,他感叹说:“谁也不能依于谁呀!”   国王想奖励某人东西,却无法如愿,能依王活着吗?是个人依着自己所做的善恶业来受报。所以,如果有福报,已经培植了福报,便可以得到。   业力:业是造作的意思。造善能产生一种力量,造恶也会产生一种力量。为什么人们会说临命终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呢?因为幸福和吉祥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经文:(第六偈)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   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译文:   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身的行为,令其没有过恶瑕疵,这是最吉祥的。   《大智度论》中说:“好施之人,为人所敬,如月初出,无不爱者。”六度以布施为首,菩萨四摄法中也有布施。布施,梵语檀波罗蜜,我们常把施主称为檀越,为什么这样叫呢?檀字保留了梵语,翻译成华言是施,布施的施;越是越渡,超越的意思。这是说布施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   我们可能听到过迦旃延尊者度贫女的故事。有一个婢女经常遭受主人的打骂,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她到河边去打水,因为心里越想越苦恼,便决心投河自尽。这时,迦旃延尊者正好路过此处,便问她在做什么。于是,她向尊者诉说了内心的苦恼。听后,迦旃延尊者对她说:“你既然感觉到苦,那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呢?”她不解地请问尊者:“贫穷在我自己身上,我怎么能卖得掉呢?卖不掉的!”   迦旃延尊者告诉她:“可以的。虽然一个人没有一寸布,没有一文钱,但是如果你懂得布施,就可以把贫穷卖掉!”接着,尊者出于慈悲拿着自己乞食的钵,对贫女说:“你来供养我吧!”贫女因为一无所有,只盛了一钵清水来供养尊者。以此供水之功德,贫女在命终之后便生到了天上享受福乐。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布施是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的。   概括来说,布施不外乎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财布施就是用钱财来布施,属于有为的布施,修的是福报。钱财是身外之物,经典里常常说聪明人会用自己的不坚固财来换取坚固财。不坚固财是指世间的钱财、房子、土地等等,它们属于五家所共有。因为时常会遭遇贼盗,水冲,火烧,王夺以及败家子败坏等情况,所以它并不坚属于某人所有,而是五家共有。   如果要能懂得用不坚固的财来换取坚固的财,就是把这些有形的钱财来供养三宝,或者供养八福田中的佛、僧、穷人等等,那么就相当于存到了三宝的坚固不坏的银行里,功德利用永远不会散失。多会儿去取,它都有用的。   有些人只会一味地抱怨自身贫穷,却不知道贫穷的因在哪里。从因果上讲,贫穷是从悭贪而来,富贵是从布施而来的。因此,我们要懂得财布施。   然而,财布施修的是福报,只是有为的善,一旦福报享尽了,难免还会堕落受苦。所以,就要接着来修法布施。法布施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布施,具体来说就是能够如说修行。在我们听闻佛法之后,如果能按照佛的教法去行,就可以称为法布施。   此外,弘扬佛法,读诵大乘,劝人念佛、劝人修行等等,这些都属于法布施。   佛说在各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是最大的供养,因为有形的财布施是有为的,要坏的。如果能加上法布施,你希求解脱,它便成为解脱的因;你志求成佛,它就是成佛的资粮。所以在《普贤行愿品》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   那么什么是无畏布施呢?通俗讲,它是指平常我们所说的帮助别人。大至救护性命,小到仗义执言,都是无畏布施。众生由于得到帮助而远离恐惧,所以叫做无畏布施。如果我们能够受持五戒,以上所说的三种布施都能做到。在求受五戒时,发愿尽形寿不偷盗,便是施行财布施;向别人介绍五戒的功德,即是法布施;发愿尽形寿不杀生,所有众生因此而得到保护,正是无畏施。   为什么受戒和不受戒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举例来说,一个未受五戒的人布施一百元,这一百元所产生的福报是有限的。但如果求受五戒发愿尽形寿不偷盗,由此善愿便能感发戒体,随后落实到行为当中,这样所有的众生都会得到利益。所以说持戒的功德是无形无尽,不可说不可说的。   补充一下,佛还告诉了我们七种布施。这七种布施,不损财物,可以获得大果报。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善用其心,随时随地都可以来施行这七种布施。   第一,眼布施。这是说要用好眼色来看人,见到人时给人家一个好眼色。用好眼来看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一般的人,我们就能获得大果报,将来可以获得天眼,成佛得佛眼。   第二,用颜色来布施。这是讲和颜悦色,面部表情看上去非常地温和、慈祥种种。和颜悦色,用高兴的表情来供养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于一切人,将来就能获得端正之身,成佛可以获得佛的丈六金身,这是讲和颜悦色布施。   第三,用语言来布施。这是用言辞来布施,说善言软语。爱语可以安抚人心,在别人伤心的时候能够帮人打开心结,烦恼的时候能帮忙解决。说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安慰,将来的果报就是言辞了了。   我们也常见到,有的人说话别人就爱听,言辞了了、分分明明。有的人说话就不了了,含糊其词,这就是过去在语言上修的不同。如果现在能和言善语地去布施,将来的果报,成佛要得四无碍辩才。我们经常说无碍辩才,这是指说话句句在理,人听了还想听,这就是用言语布施获得的果报。   第四,用身布施。身布施做起来很简单,比如说看见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于其他众生走过来,便上前迎接,问讯礼拜出家人,这就是用身布施。身布施所得的果报是堂堂相貌,身尊贵且常受人尊重。这种布施虽然简单易行,但如果我们不善用其心,不懂得它的功德,那就做不来。如果懂了,时时处处都可以培福,都可以修慧,这就看我们能不能善用其心。文殊菩萨说:“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第五,心布施。这是说常常存于好的心念。无论是眼布施,言辞布施还是身布施,都离不开心。用善心,存好心,这样便会得心明了的果报,绝对不会癫狂心乱。   如果我们第一念起恶,第二念就要赶快纠正:“阿弥陀佛!我错了,应存利他的心。”有位善知识教大家说:“无始劫来,我们老起不好的心念。真正发起成佛的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说不妨学着发一点假的菩提心,从假入手,再入真。   什么叫做假呢?他说比如走路时碰上个香蕉皮或砖头瓦块儿,明知道会影响行人,但以前自私不管。可是,当我们学佛以后,真正要发起菩提心,就要想着利益众生了:把这个香蕉皮捡起来,把这个砖头块拿掉,别人走的时候就不会绊倒了!   第一念不想拿,这是自私的心。但第二念——我是佛弟子,当发菩提心。来,拿!用第二念来纠正第一念。那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的不自觉,通过用佛的教法鼓励自己来做,久久就习惯成自然了,自然就发真心了。所以这也是一个锻炼,要学会起好的心念。佛的法报化三身,都是从这里修起的。   第六,要用床座来布施。用板凳、床等来布施,不是送人,只是暂时外借。自己有床凳,见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于其他人过来,便会说:“来,请坐,坐这儿歇歇!”这就是说随手之劳,让一下座位。   我们到公共汽车上或者到其他地方,见到老年人或生病人,不妨自己站起来让一个座位,这种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将来成佛要获得佛的狮子座。这就是说,佛之所以能得那种果报,都是他因地里修来的。   第七,用房舍来布施。用房舍布施也是暂时的,房子是属于自己的,如果现在空了,临时让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其他人住上三天五天,这就是施行布施了,将来会获得自然宫殿的果报。成佛以后,禅定智慧都是从这儿引发的。   除了懂得以上所说的布施之外,我们还要懂得不损财物也是在行布施。   “好品德”是说我们从布施学起,也是在破除我所。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间,又赤裸祼地离去,什么都带不走。众生之所以在三界里面流转受苦,都是被“我”和“我的”所拖累。如我的钱,我的房子,我的地,我的儿子,我的这个,我的那个……我们学习布施,可以先从布施身外之物做起,如布施钱财等。经典里说,佛在因地里头目脑髓都去布施众生,只要众生需要,这种布施便属于内布施。   此外,布施因发心等不同,又有以下区别:   1.菩提心布施   布施的目的是令对方得到现前安乐,乃至于尽未来际得到究竟安乐,就是能够成佛。   2.期待心布施   布施时如果要求回报,就会成为一种期待偿还的行为。   3.尊重心布施   尊重布施的对象。如果我有能力,我有好的东西,那我一定把最好的给对方。   4.法布施   出家人偏重于法布施。因为佛制出家人要持戒,其中的一条戒就是不捉持金银钱宝。这是说出家人是不拿钱的,如果有人布施钱,就要找一位在家的居士作净施主,由净施主来保管。当需要衣钵等修道济身用的东西时,就让净施主去备办,在戒律里是这样的。   5.僧伽布施   对于出家人来说,真正的布施是以持戒修行的功德来布施。虽然不是布施钱财,但这种布施的功德远远超过了财布施,因为出家人是以持戒的功德来利益众生的。   6.无畏布施   指帮助众生解救苦难,比如说对方遭到了袭击等等,我们有力量就要帮助他。如果遇到了水、火、风灾,那我们也要解救,令其远离怖畏。救众生性命,解除众生怖畏,均属于无畏布施。   7.原谅布施   有一些众生曾经损害过我们,就像冤家对头。这些人有了困难,我们要不要帮助他们?如果真正发了菩提心来布施,我们就要用原谅的心来布施他们,不可以再记前仇。   8.随喜心布施   见到有人布施,我们应生一种随喜心。就像某人在弘法事业上比我做得好,就要以随喜为众生所做事业的心来布施,而不能用嫉妒障碍的心。   9.平等心布施   有些亲近的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和我们关系好,就去布施他们;和我们关系不好的人,就不去布施。要去除这样的分别心,我们要用平等心去布施。   10.三轮体空心布施   行布施的时候,要没有能布施的我,我所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物。要知道布施也是生灭法,也是虚幻的。   那么,具体应当怎样做呢?首先,应从内心里尊重对方,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软语安慰;其次,要根据对方的需求及时行布施,如果有可能应当亲手布施,且不要执着于你我,也不要在乎所布施的物。训练用一颗平等心,去布施急于需要我们布施的人。   帮助众亲眷:布施从哪儿开始呢?先从亲眷开始,先从我们身边的人,最亲近的人开始。有了钱财应该照顾到众亲眷,如果自己有快乐,也希望能布施给别人快乐,如父母、兄弟姐妹、六亲眷属等。这是说培养布施的好品德,先从帮助自己的亲眷开始。慢慢地,随着力量的扩大,再逐渐普及到其他人,乃至小猫小狗等动物。   行为无瑕疵: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必须要对自己负责。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呢?因为因果告诉我们自作自受。行为的表现是离不开思想的,我们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什么样的语言,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如果一个人不对自己负责,不好好地检点自己,身口意就容易产生过失。   行为是指我们身所做,同时也含摄口业。“瑕”是白玉上的斑点,“疵”是毛病。白玉上有了斑点,就会影响整个玉。瑕疵是指过失、缺点、毛病。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行为一定要纯正,就是要正确,不能够有缺点毛病,不要受到染污。如果能这样做,便是最吉祥的事情。   总之,这首偈是要让我们学会布施助人,行为离过。同时也要知道在行财布施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了法布施。因为财布施修的是福报,法布施修的是智慧。如果只重视财布施,将来的果报虽然有大财,但却愚暗无智慧。   我们也常见到有些人很富有,但却没有智慧。没有智慧表现在很多情况下,有的人发财之后就堕落了,有的甚至会犯罪。这都是由于愚痴无智慧,不会安排钱财,不相信因果,才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此外,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应去想那些意外之财。从因果上来说,世间上没有白来的东西。若不从因地上修,只从果上来求,是不可以的。正所谓“不如退步修布施,八福田中福报多。”   我们知道佛是两足尊,意思是说福报和智慧都圆满了,那才能够成佛。佛在因地当中,上求佛道就是在求智慧,下化众生就是在培福报。所以布施和智慧一定要一起修,这样就会感得既有智慧又有福报。   经文:(第七偈)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   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译文:   杀盗淫妄等一切邪行都必须禁止;不放纵性情,克制自己不饮酒,培养美德坚定不移,这是最吉祥的。   邪行须禁止:邪行,狭义指邪淫。广义来说,一切杀、盗、淫、妄、邪语、邪业、邪命等都叫做邪行。如果有这些邪行,就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为了得到真正的安乐,就要受持五戒,这是断除邪行的方法。   克己不饮酒:克己,克制住自己。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很容易被诱惑。我们常常说:“境不迷人,人自迷。”如果说境迷人,是因为我们的心被境所转了。   我们在初修行的时候,就要离开那些不好的缘,持戒就是让我们远离非缘。有句话说:“宁在山里来睡觉,不到闹市去办道。”这是说我们在没有一定道力的时候,如果到闹市去,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都会影响我们的心,甚至在心里种上不好的种子。因为一念就是一颗种子,所以我们在没有定力的时候,一定得远离非缘以防止邪行。   不饮酒:酒的过失很多,酒为毒水,乱人心智。有偈曰:“酒失觉知相,身色浊而恶,智心动而乱,惭愧已被劫。失念增嗔心,失欢毁宗族,如是虽名饮,实为饮死毒。不应嗔而嗔,不应笑而笑,不应哭而哭,不应打而打。不应语而语,与狂人无异,夺诸善功德,知愧者不饮。”   在五戒里面佛为什么不允许饮酒?就是因为酒能醉人,喝醉酒以后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乱性,并容易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如杀盗淫妄等。   经典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一位受了五戒的居士,本来持戒持得很好,但有一次出门办事,因回来口渴,正好家里没人,就把一碗酒当成水喝掉了。当他醉酒之后,见到邻家的鸡跑来,就把鸡杀了。过了一会儿,邻家的女主人来找鸡,他又把那个女子强暴了。后来人家把他告到法庭,他却拒不承认。这便是由醉酒而导致犯戒的实例。   可见,虽然喝酒本身不属于坏事,不是一种恶的事情,但是喝酒却能够醉人,让人丧失理智。   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失道破家的结局都是因为酒的过失引发的。贪乐饮酒的人,未来果报会堕落粪屎地狱。地狱出来转做猩猩,再为人时,也是愚痴的人。   为什么有些人聪明,有些人愚痴?这都是由过去的因带来的。我们为什么要来熏习佛法呢?熏习佛法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天天接触,久了就熟悉了,还可以带到下一生。如果是善法,生生增上。如果是恶法,若不知悔改,也是生生增上,越来越严重。   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一定有它的前因,我们现在的修行也一定会有它的果报。   美德坚不移:这是说美好的德行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常。五常与五戒的相通之处在于:仁即仁慈,仁慈就不会杀生;义,讲义气就不盗;礼,如果讲礼制就不会邪淫;智,有智慧就不去饮酒。信,讲诚信就不会欺骗人、打妄语。   然而,儒家只讲现生遵于五常,便可以培养出我们美好的品德,而佛教的五戒不仅能够让人现生止恶,还通于未来世,二者有这点不同。   北宋契嵩禅师说:“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这是说世上最美的没有超过道德的了。一个离开邪行、有智慧的人,他具备了美德。但如果要坚持下去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世间导致邪行的诱惑、外缘太多,所以一定要警惕。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如果真正想令自己远离杀盗淫妄,就要克制自己,不要养成饮酒的习惯。因为喝习惯后,见了就想喝。我们做惯了的事情,只要是不如法的,能够导致犯过的,就要理智地来克服。从改变不良的习惯当中,培养起来对佛法的信心。这样一天天反省,慢慢地从佛法的表面深入到理性当中,就会感到世界上最好的就是佛法,从而建立起信念,坚定不移地做一个具有美好道德的人,如此就能够得到幸福。   经文:(第八偈)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   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译文:   接人待物应该学会恭敬长辈,和同辈相处要谦让;于所得到的一切懂得知足与感恩;及时听闻正法的教授,这是最吉祥的。   恭敬与谦让: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当我们来到佛前,要想生起来一种恭敬心,这是很容易的;当我们来到一位领导的面前,好像就会有一种畏惧感,自然不敢乱动乱说;当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个乞丐的时候,作为佛教徒,我们看到他很可怜,就会对他行布施。但此时能不能恭恭敬敬地去布施他?我们只能生起来一种怜悯心,把钱随便给了他,而不能恭恭敬敬地来布施他。   文殊菩萨讲:“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这是说恭敬是让我们培养一种平等心。不管对尊贵的人也好,不管对一个普通人也好,都能生起来一种恭敬心。   不仅对人要恭敬,我们做事情也是要恭恭敬敬的,乃至于对一个无情的东西,也是要恭恭敬敬的。弘一律师告诉我们:对佛像要作真佛想。到了佛像面前,要谨守威仪。凡是供佛之处,不可以嘻笑、躺卧、乃至伸脚向佛坐等等。大师打譬喻说,在世间领导面前一般都不敢放逸,更何况在佛前呢?   我们一开始学习律仪,搭衣要恭恭敬敬的,就是说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出自于一个恭敬心。正物就是要正心。当我们喝完水放茶杯的时候,也要恭恭敬敬地把它放好;叠被子,也要叠得整整齐齐。那怎么样能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呢?用恭敬心来叠。总之,恭敬心要从处理一切事当中来培养,要从对待一切人当中来培养。   在《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他对任何人都是用一颗恭敬心。他不敢轻视任何人,常常去给人顶礼。别人有时候投石子打他或者骂他,他却说:“汝是未来之佛,我不敢轻视汝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约佛法来讲,虽然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你是你,我是我,但追究到理体上面,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佛性。约佛性来讲,我们是人人平等。不仅人人平等,狗也好,猫也好,乃至于一切有情识的都有佛性。猫的佛性,狗的佛性和我们人的佛性,都是一模一样的。   在古老的轮回里,我们虽然流转了不知几生几世,甚至几百生几百世,但不管是下地狱还是当畜生,我们的佛性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所以说众生都有一个平等的佛性,透过众生的相来观其本质,众生都是平等的。   众生为什么形成了不同的相?是因为起惑造业不同,所以即使人和人也是有差别的。在讲五戒的时候,我们也曾说过,得一个人身,如果能够持圆满的五戒,那这个人身是很尊贵的,又有财富又有地位。受五戒可以受满分的五戒,也可以只受其中的一条戒。一条戒也是做人的因,但相对持满分五戒的人来讲,这个人身是很劣等的。所以人也有差别,这种差别相是每个人在过去的因地当中,自己人为造成的。“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   此外,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还要看到它的本质。既然都是未来佛,我们为什么不能恭敬那些动物呢?也就是说,不要看它现在是个小猫、小狗,可能它这一生业报尽再转生为人时,修行比我们还要快,可能会在我们之前成佛。   所以见了任何人,乃至于见了一切小动物都要能够用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去对待,但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谦让:指谦虚、谦卑、退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儒家讲:“谦谦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人能从谦下做起,很容易进步。佛陀在因地里行菩萨道时,也多为众生示现谦下礼让行。   久远以前,在一茂密森林中栖息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动物和睦相处,远离诤论,欢乐祥和,安稳度日。   一天,大家商量说:“我们应恭敬最年长者。”经讨论,四动物一致认为应以烈卓达树作为参照,确定彼此间长幼顺序。羊角鸟建议说:“大家都来谈谈各自小时候所见到的树的身量。”   大象首先发言:“我们年幼时见到此树,它有与我现在身体同等的高度。”   猴子紧接着发言:“当我小时候与猴群看见这棵树时,它有我现在身体同等高度。”   听完这二位所说,大家一致公认道:“象与猴子比较,当属猴子年岁较长。”   山兔则接过话说:“我小时候,这棵树只有两片嫩叶。我还舔过这两片叶子上的露水。”   于是大家又评议说:“与前二位比较,山兔应算年龄较老。”   羊角鸟最后说:“这棵树,你们幼时都见过。而我以前只吃过这棵树的种子,在此地撒下不净粪后,种子才能破土而出,日益长大。”   其余三位伙伴一致说道:“我们当中属你年岁最长,大家理应对你恭敬承侍。”   说完,猴子首先对山兔、羊角鸟礼敬一番,山兔则对羊角鸟恭敬顶礼,而大象则对其余同伴皆恭敬承侍。自此之后,四动物间无论日常起居或行走外出,均按长幼顺序次第相偕。   故事中的羊角鸟便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而山兔则为后来的舍利子比丘;猴子为后来的目犍连比丘;大象则为后来的阿难比丘。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也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这同样在强调为人处事当中,首先要学会恭敬和谦让。然而,真正去做却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久久地练习。因为无始劫来,我们习惯了我慢贡高,所以想一下子“低下来”很不容易。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和别人相处时,凡事是不是退让了一步?就是说涉及到利益的事情,能不能让给别人?遇到吃苦的事情,自己能不能勇敢地承当?做事当中,是不是真正生起了平等心?我们要能够懂得,真正的学佛不是说学上几部经、几套理论就能够成佛的。真正的学佛,就是要一点一滴地改造自己的身口意。   当我们一起念想去争利益的时候,马上就要呵止自己:“阿弥陀佛,恭敬与谦让,退一步!”实际上学习经典就是为了要用的。经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当我们和同修发生争执的时候,赶快念上一句经,或是念上一句阿弥陀佛,转恶念成善念,进而转善念成净念。要懂得,听经的意义在于修行。   知足并感恩: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知足,也不是那么容易。少欲是说不作那些非分之想,常常很多的苦恼都是从不能少欲知足当中来。一个人如果少欲就少恼,如果知足,就能够常乐。常常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有一种说法:“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   小时候看神话故事,里面讲到一位神仙来视察人间。他走到一户卖酒的人家,这家人对他挺好,给他酒喝并作种种的供养。为了感念这家人的恩德,这位神仙在临走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东西,扔到了这家人的井里。这家人见此,心生不悦:我们如此招待你,你却往我家井里扔东西,所以就去追那位神仙。但神仙跑得快,他们没有追上。   结果这家发现,井里头有酒香飘出来。从那以后,他家的井水就可以当酒卖了,慢慢有了钱,房屋也修得富丽堂皇的。   过了十多年,神仙再次路过这个卖酒的人家,问道:“买卖怎么样?”酒家一看是令家里发财的大恩人回来了,便赶快请神仙入座。又说生意好得很,但就有一点点遗憾,就是卖了酒以后没酒糟了。以前还有酒糟,现在没酒糟了。   神仙听后叹了一口气,往墙壁上写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   人都是这样子的!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怎样才能快乐呢?知足才会快乐的。   有人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骑小毛驴的人,美滋滋地骑上小毛驴,不错,嘎噔嘎噔走。结果从路对面走过一个骑高头大马的人,他一看,觉得自己很寒碜:你看人家骑的高头大马,咱这骑的小毛驴!于是他心里就不快活了,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多么羡慕人家骑高头大马的人!   他不经意一回头,一个担柴的人在后面走着。他一下子知足心生起来了,便说:“不能比!比比前面骑大马的不如,但比比行脚的人却好多了。”   人比比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知足感就来了。如果往前面比,永远比不上,就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求。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和别人去攀比。别人有小轿车,你也要有小轿车;别人有二层楼,你也要有二层楼,一辈子就在那当中急急忙忙苦追求了。从早晨到晚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在不停地忙。   实际人要是想得开的时候,就像世间人所说,再好的房子都像那量米的斗一样。我们知道量米的斗,把米倒进去,一斗一斗量出来。人住进去以后,死了之后再换新的主人。   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个郭子仪,有一次他去工地,对受雇为他盖房子的人说:你要盖得怎样怎样结实。盖房子的人就说了:“只见到人死,没见这房子倒塌的!”意思是说人才能住多长时间!   有一个大富翁,自己拥有许多财产,每天却在担心:我死以后,这房子咋办呀?我死以后,这些存款咋办呀?每天焦虑得不得了,实在苦恼。有一次,他无意之中在窗前站着,看到街上有一个乞丐从路上捡起个什么东西,好像人家扔的糯米糕,吃得那么香。大富翁此时心里想:还不如当个乞丐好!   实际当我们拥有的时候,也不见得会幸福。真正的幸福,人生最大的快乐,大的来说就是学佛。因为通过学佛,我们才能够看破,才能够放下,才能够自在。学佛就要学得自自在在,快快乐乐。   香港有位圣一老和尚,老人家很慈悲。也是有种因缘,他见了我,就为我开示《金刚经》。他说:“发菩提心,度自己!”可见,学佛一定要从放下我执开始。“我”是主宰的意思,有谁敢说我能主宰了我,恐怕谁也不敢。没有主宰就要有死,有死就有苦。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因为无常,无常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除了我们清净的佛性。佛性是随缘而成的这样子,但是它的实际理体没有变。所以我们要从无常当中求得真常,这是寂静的、快乐的。   对于一个学佛者来说,懂得知足就是要从内心里真正了知苦空无常,同时也要学会感恩,感恩一切。在生活当中,我们没有离开众生,直接间接都在相互关联。   “信六道九有,恒河沙众生,尽法界有情,皆过现父母。”这就是说要决定知道尽法界的有情,没有一个不是我们三世的父母。这个心生起来的前方便就是不能有所爱的,也不能有所恨的。尽法界的有情都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都有关系。这首先就是要知恩,知道谁对我们有恩,尽法界的有情对我们都有恩的。   我们为什么要尽量去转化一个恶人,让他变成一个善人呢?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地球,从科学上来讲有青年时代、壮年时代、老年时代。地球也会坏的,因为它也是无常的,这是科学所承认的。地球坏得快和慢,是由地球人的共业所决定的。   共业是什么?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生存,每个人都有念头,有善念有恶念。存善念的人多,做善事的人多,这个地球就可以维持得时间长。我们的正报是自己,我们所依于的环境就是地球,如果我们现在一味地破坏地球,那我们每个人都必将受到牵连和影响。   我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乃至于六十年代的谷子、稻子、苹果等吃起来比现在的香。经里有明文:如果打妄语的人多了,做杀盗淫的人多了,粮食水果蔬菜都会减味道。现在的苹果看起来又红又大,实际吃起来不大好吃,这也是众生的业力所感,大家的共业,共业所感。   每个人的善业、恶业,无形当中的善念、恶念,聚集到一起之后都有种力量,无形的力量。如果善的力量大,大家都发善念,可以把恶念拉住。如果我们大家都起恶念,恶念的力量大,这个地球就会受到损害。   所以我们要懂得,不学佛没有办法挽救人类。只有学佛以后,我们才知道怎样来挽救人类。劝大家受三归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样社会才能够祥和,大家的道德才能够提升。   我们每位佛教徒身上的责任,都是很重很重的。我们在听闻并探讨了佛法之后,一定要把佛法贯彻到现实生活当中,用美好的品德去影响周围的人。劝一个人信佛,社会上就会少一个坏人,也是在为这个地球献上一份力量。   既然知道“我”的存在和所有的人都有关联,那么自然我所受用的一切离不开众生。所以佛教里讲报四重恩,要报众生恩的。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在因地亦多为众生示现报恩行。   很久以前,有五百只野狗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野狗经常群聚一起,偷偷地跟在狮王后面,等狮王猎杀牛马鹿等野兽饱餐离开后,一拥而上,抢食残食。   一天夜晚,狮王觉得肚子饿了,便出来觅食。狗群亦步亦趋地跟在狮王之后,等着分食。可是天色太暗了,狮王一不小心掉落到一个深坑里,爬不出来。野狗们看了,觉得不可能再吃到食物,便一溜烟跑走了。   此时,只有一只野狗留在深坑旁,心想:“我每天吃着狮子所留下来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如今狮子遇到危难,我不能舍弃它,应该想办法救它出来才对。”   于是,野狗思索着各种营救方法。它环顾四周,突然发现了一堆黄土,便满怀信心地对洞里的狮子说:“我现在要将黄土慢慢地推下去,你先到一旁去,等黄土越堆越高时,你就跃上黄土跳出洞外。”野狗开始用力地将黄土扒入洞里,等黄土渐渐堆高了,狮子便依照指示,从洞里跳了出来。   狮子非常感激它的救命之恩,可野狗却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为了报答狮子平日的关照。狮子闻此,感动不已。   当时的狮王即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救狮子的野狗是阿难尊者。其余舍弃狮王而去的四百九十九只野狗,即是后来跟随提婆达多的四百九十九位比丘。   我们现在能够学佛修行,首先应该报父母的恩,因为父母给了我们色身。其次,如果没有师长对我们的开示教诲,没有人来引导我们学佛,我们也不会走上正路。佛法虽然好,但若没有人说,我们也不能了知,所以也要报师长恩。   此外,每个人都有赖以生存的国土,就是自己的祖国。如果祖国不富强、不安定,我们还能不能学佛?也是不能的。所以,真正的学佛者是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他的祖国遭到琉璃王侵犯的时候,三次坐在路口阻挡,由此可知,佛弟子同样要报国家恩。   在生活当中,我们从来没有离开众生的支持,无论是穿衣吃饭或是住房,都受着众生的恩惠。因此,一切时我们要存一颗感恩的心。要想回报众生的成就之恩,给他们一点点快乐,帮助他们出离三恶道,都是不够的。真正的报恩,就是要帮助他们决定成佛。   及时闻教法:这是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千万不要错过闻法修行的机缘。因为只有听闻教法,我们才能了解到真正的教理,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行,这才是最为吉祥的事情。   如果能把学到的佛法讲给别人,便会感得种种功德。   举例来说,别人从我们这里听闻到五戒,进而不再杀生,那么我们自然会感得长寿的果报;如果闻法者不再去偷盗,我们自会感得大富贵的果报;一个嗔恨心很重的人,因为闻法而变得和气慈悲,那么我们就会感得端正的果报;如果闻者归依了三宝,我们自会感得聪明智慧、好声誉之果。   因此,对于佛法,只要我们能懂得一点,就应当去告诉别人一点,这都是得智慧的因,这是最最吉祥的事情。   闻法为什么要及时呢?因为人命无常,所以得及时闻教法。当今天遇到了佛法,我们就要赶快学。因为有了佛法,我们才能认识生命的真相;有了佛法,我们才能改变今生的命运,乃至解脱成佛。所以经里面说,一切众生因为听法的因缘,可以得证大涅槃。好,让我们以下面的一首偈来共勉:   人生犹如鸡蛋壳,活缘少来死缘多。   今日得闻正法教,珍惜光阴莫空过!   经文:(第九偈)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   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译文:   当我们遭遇违逆的境缘时,要学会忍耐;生活中,要懂得顺从别人正确的劝告;在寺庙或路上见到出家人是好事情,应当生起欢喜心;于适当的时处谈论佛法,培养纯正的信仰。能做到这些,是最为吉祥的。   忍耐与顺从: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起的就是嗔心,而对治嗔心的方法就是安忍。   在众修法当中,持戒的功德虽然大,但如果不忍辱,持戒也持不来,所以持戒也要从忍辱当中来。我们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忍辱是说一个人有力量,但却能够忍让那些没有力量的人,这才算是忍辱。愚痴的人认为自己很有力量,财力也好,势力也好,那些都不是力的。佛在《遗教经》里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能够如法忍辱,就会表现为:不管别人骂我们也好,打我们也好,我们能够忍;天冷天热,我们也能够忍。总之,不论是恶劣的生活环境,或是别人给自己制造的逆境,一切都能忍,这种力才是最大的。“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要想证得佛的最高的法,那就从忍辱开始吧!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的罗睺罗身体力行佛陀所说的忍辱之道,为后人做楷模。   一次,罗睺罗跟随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时,遇到了一个恶汉。那个恶汉用沙投进舍利弗的钵里,又用棍棒打破罗睺罗的头。罗睺罗的头上鲜血一滴滴流下来,但恶汉见了却不知错,还谩骂道:“你们这些沙门,总以托钵为生,满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把我怎样?”   此时,年轻的罗睺罗气得咬牙切齿。舍利弗见状忙安慰他说:“罗睺罗!如果你是佛陀的弟子,就应当有忍辱的精神。佛陀常教诫我们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罗睺罗,世间没有比忍辱更有勇气的人。不管多大的力量,都不能胜过忍辱。”   罗睺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默默地走到水边。他用水洗去血迹,然后用布巾把伤口扎了起来。舍利弗见此情形,心中既欣慰又难过。   实际我们在平常生活当中也是这样的,如果不从小事上来学忍辱,那是没办法来成就大事的。对于平常的口角之争,应当退一步。动气发粗是因为不能忍辱,根都在嗔心上。别人动一下自己就发脾气,嗔恨心就生起来了,这是不可以的。要懂得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让别人一步,所谓:“事事美从让出好,忍辱常在忍中全。”   娑婆是梵语,翻译成华言是堪忍的意思,就是能忍。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为什么叫做堪忍呢?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对于十恶法——贪、嗔、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不肯出离,在贪嗔痴里打滚,由贪嗔痴起惑造业流转生死,受不好的报。现在我们学了佛法以后,就不要去忍那些恶法不肯出离,而是要修忍辱波罗蜜。通过忍辱可以从生死的此岸达到了脱生死的彼岸,所以佛说忍辱第一道。   以上是对忍辱作了浅显的解释。接下来我们看“耐”字。耐指耐力,是说要能够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做任何事都需要忍耐。如果不能忍耐,拜佛拜了几拜,腿疼了就会停止。坐着听法也要有一种忍耐。人的心就好比烈马一样,也像猿猴,不停地在奔跑,要想锻炼把心安定下来,也需要忍耐。所以,忍耐一下就是要学会再坚持一下。   学佛也一定要学会坚持,不要只顾现前的利益,也不要只顾求感应。真正的佛法有没有感应?有感应。但感应不是我们的目的,真正地改造自己,把不如法的行为改变成如法的行为,那个是目的。   顺从:顺从于师长的教,在这里指的是接受教导和谏劝。   佛陀在舍卫城祇园精舍时,有一个比丘很喜欢讽刺别人,喜欢说粗恶语。一次,有位长老比丘和颜悦色地劝告他,但这位比丘不但不听,反而恶语讽刺。   佛陀问他:“你恶语讽刺,不听他人劝告,是事实吗?”他老老实实回答:“世尊!这是事实。”佛为其开示:“你过去生中曾为一小鹿,就因为不喜欢听人谏劝,不认真学习脱困术,最终遭受到被猎人捕捉、杀死的果报。”   人非生而知之,成长的过程需要师长的教诲和同辈的帮助,这样才能离过向善,提高进步。同参道友之间,只要人家对,能不能顺从人家一下?这也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心平气和。慢慢从忍耐当中学会“推直于人,引曲向己”,就是把功德推给别人,过失由自己来承担。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谦下受教学顺从,检点三业日日新。   放下我执得自在,千学万学学个真。   得见众沙门:沙门是梵语,华言勤劳、勤息。勤劳是说要勤劳地修道,或是指修道得多功劳;勤息,精勤地熄灭贪嗔痴等烦恼,证得清净涅槃。   沙门在印度是出家人的总称。不管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也好,还是做外道也好,都叫做沙门。这里专指沙门释子,随释迦牟尼佛出家的人。戒律里所说的众僧,是指四人以上受了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供养出家沙门的果报非常殊胜,本师曾为诸比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无量劫以前,有三小儿见一佛陀及众比丘庄严的相貌威仪后,心生欢喜,想要发心供养。   于是,站在两侧的孩子问中间的孩童说:“我们手边没有香花,要用什么供养呢?”这位孩童说:“我们可以取下帽子上装饰的白珠,用来供养佛陀。”说完,孩童们分别取下帽上的白珠。   中间这位孩童问两旁的同伴说:“你们心中有什么愿望?”其中一位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右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智慧。”另一位孩童则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左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神足通。”站在中间的小孩则说:“我希望未来能够像佛陀一样,成就佛果。”当时,天上有八千位天子共同赞叹三位孩童的发心,祝福他们随心满愿。   于是,三位孩童来到佛陀面前,恭敬虔诚地以白珠供养,并将白珠洒落在佛陀身上。前二位孩童因发愿未来成就声闻果,所以供养的白珠落在佛陀的肩上;中间这位孩童则因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所以白珠落在佛陀顶上,并且变化成由珠宝编织而成的宝盖,宝盖上还有一尊小佛像。   本师在说完这个故事后,告诉舍利弗:“站在中间的那个孩子是我的前世,右边那位是你,左边那位则是目犍连。”   经中说众生在成佛的当生,都要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现僧相来度化众生。由此可知,见到出家人便可以种解脱的因,即使得不到教诲,也可以种解脱的因。有谓:   高洁尊严人天师,是故恭敬常顶礼,   灭罪增福善根长,得见僧人生欢喜。   适时论信仰: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谈论信仰。说法要看时间地点,说法的目的是为了令众生获益,如果众生闻法出生诽谤,就会种下无量的苦因。这样一来,说法者就成了众生的恶知识。所以,一定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来宣扬佛法。   经文:(第十偈)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   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译文:   自己的生活起居应清净、节制、有序;要常常如理地思惟领悟八正道,证得真实不生不灭的涅槃法,这是最吉祥的。   自制净生活:这是指偏重于个人的修持。佛教徒的生活一定是顺于佛教的清净生活,对于在家人来讲,因为有家庭,能依于五戒去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就是净生活。而对于出家人来说,净生活是指能够恪守出家人的戒律。无论出家在家,离开过失的生活,就是清净的生活。   学佛一定要知道积极主动地发心,同时还要学会自律自制。清净的生活不仅要离开染污,离开邪恶,还应当从内心里来领悟八正道。根据众生的根机不同,佛教里能发大心的、修大法的、愿意普度众生的,称为大乘;现在速求脱离六道轮回,不想再受生死流转之苦的,称为小乘。不管大乘也好,小乘也好,都应当共同来学习八正道。   领悟八正道:在整个的佛法修学当中,一定要能够领悟八正道。道指的是道路、途径、方法。八正道是证得真理,通向涅槃的途径。涅槃有两种:大乘的涅槃指成就佛果,小乘的涅槃是指证得阿罗汉果。无论大乘小乘,八正道是共同道。   八正道是从苦集灭道的道谛里面开出来的。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道后,到鹿野苑去度那些声闻弟子,为其说苦集灭道。苦就是世间的果,集是世间的因。为什么会有苦报呢?实实在在是因为众生有惑,有烦恼,所以整个的生死流转便是众生心里起惑,接着造业,通过身口来造杀盗淫,最后受报。那就是说,佛讲苦集,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世间的因果。   我们不要埋怨现在苦得了不得,我怎么是这样的人生呢?我的家庭怎么是这样子?佛告诉我们苦果一定有它的苦因,所以才引导我们来学佛,让我们知苦思断集。就是说知道了苦果,一定要找出苦的原因,并且消灭苦的原因才可以。不再造业自然不会受苦果,所以要知苦思断集。   怎样来出世灭苦呢?这就要慕灭来修道。因为羡慕佛的寂静法、涅槃法,所以要按照佛的教导来修行。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修道,才能够证得涅槃。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的因果。先说果后说因,这是因为我们众生身受其苦,太苦了,所以要赶快找出其中的原因。佛这样倒一下说,是为了给我们讲得更清楚,让我们认识得更快。   四谛中有道谛,谛是真实义,真理的意思。我们为什么要来学佛呢?因为我们实实在在知道了苦,实实在在希望找到解脱的方法,所以我们要来学佛。   八正道是从道谛里开出来的,道谛共有三十七种法,又称三十七道品。八正道是三十七种法里的八种法,所以称为八正道。之所以称为正,就是来区别邪的。我们真正要想了脱生死,必须循于正道而行。   三十七道品也称为三十七菩提分,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三十七道品如法次第地修学,一定可以趣得菩提。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三四二五理圆明,七八能开四谛门”,《无常经》里面讲的三个四,两个五,一个七,一个八,合起来就是三十七道品。   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里的一部分,它通用于世间和出世间。如果世间人依于八正道去生活,就可以成为世间的贤善、正人君子;如果依于八正道来修出世法,一定可以证得道果;如果懂得发菩提心来修习八正道,就决定能够成佛。   八正道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以下逐一解释八点内容:   正见: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正见常被比喻为人的头,故八正道以正见为首。   正见包括世间的正见和出世的正见。世间的正见:我们知道,深信因果才能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世间人常说命里注定等等,固然,我们过去世造了如是的因,必然要受如是的果,但佛法告诉我们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出世的正见:智者通过如法次第地修学戒定慧,听闻苦集灭道的谛理来认识宇宙和人生。认识到世间因缘所生法,没有一法可以独立存在,也没有一法是永恒不灭的。   约佛性来讲,众生是平等的,佛性本来清净。那就是说,清净的本性上本来是没有染污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起惑造业受报不同,现的这个相也就不一样。所以,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为什么会是我呢?所谓的这个我,是我有我的因,然后通过起惑、造业、受报,现在感得了这样子。   我们常常说身体是四大假合之身,地水火风组成的这个色身像泡幻一样。《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是我们要承认,一切有为法,一切有造作的法,只要有造作,造作什么,在我们清净的本性上就会显现什么。虽然身体是假合的,但我们也要善待它,因为爱护生命才能有机会学佛。   佛法就是要老老实实依戒定慧次第来修,佛法没有投机取巧的。我们懂得了这些,就要建立起来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就能分辨邪正,对因果建立起来信心。   正思惟:凡在做事之前,要正确地了知、思考、计划。有了正知正见,必须还要正确地思惟,这就是依于正见如理地观察思惟,这才可以。我们听闻佛法也是这样,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惟。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语言,语言说多了以后就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如果常常这样去做,就能形成习惯,习惯就会变成自然,自然就会决定我们的命运。   正语:具体落实到行为当中,就是正确的言语。离开口四过,不妄语欺骗,不搬弄是非,不恶口骂人,不讽刺挖苦,不做无意义的空谈或者花言巧语等等。   正业:正当的行业。正业就是正当的行业,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在世间要选择一种正当的职业。什么是正当的职业呢?一定是离开杀盗淫的职业,才算是正业的。   依靠做屠户、妓女等职业或赌博等手段来赚钱,都是不应该的。正当的职业一定要遵纪守法,符合佛的教导。国家不允许从事的职业,不能去做。既能利益自己身心,又能利益他人的职业,才是正当的职业。   正命:离开邪命。命是指谋生手段,要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像贩卖众生、制造杀生器具等都是不可以的。   于出家人来说,要正当地接受供养,不可以去做裁缝或为人算卦等。   正精进:依于正见正当地努力,就是在断恶修善的过程中勇猛精进。落实到行为当中,未生的善令生起,已生的善令增长;未生的恶不令生,已生的恶要忏悔。正精进也是八正道之一,它贯穿整个八正道,策励我们完成戒定慧三学。   六度里有精进度,精是精专,进即不断。我们了解了佛法以后,选择了努力的方向,必须要精进。正思惟就是要确定我们的志向,正精进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理想。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有大的目标——成佛,三年五年内还有小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积极努力去做才可以。这就是说前面确定了目标,才可以正精进。   八正道就是来区别和外道不同的。佛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外道,他们没有正见,也在修苦行。当时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中,有无因外道,也有以梵天作为人类起源的外道,还有事火外道等等。各种各样的外道,有的专拜太阳,有的专拜月亮,有的专门吃草……这些外道因为选错了目标,所以导致越精进越得不到正解脱。   正精进是说排除了邪法,有了正确的方向,并向正确的方向努力。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如果走错了方向,马越快越糟糕,只能是背道而驰、离道愈远。同理,对于修行人来说,无益的苦行是不能够得道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佛法讲悟道在心,我们也举过例子,牛车的比喻。牛拉的车,车不走了,你打牛还是打车呢?我们都知道,一定要打牛的,因为是牛在拉车。同样,我们要悟道,心是根本。八正道告诉了我们八种正确的方法,我们照着去做就能走到正道上来,之后才谈得上精进,精专努力不断地向前走。   学佛说起来也简单,一开始我们要发大愿,但在具体的修行当中,一定要懂得惭愧忏悔。一个人不可能不犯过,但犯过以后能生起来惭愧心,能够努力地断恶修善,这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离开了惭愧、忏悔、努力、发愿,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总之,精进是说目标已经确定了,我们很好地朝解脱的方向、朝成佛的方向努力。   正念:以世间法来说,就是不生邪恶的念。出家修行就要把念头安住在佛法上。   念是念头,正是对邪来说,正念就是不生邪念。一些大德也讲过,念字上面是个今,底下是个心,所以我们修行要能够把握住现前的这一念,使我们这个念头住在当下,清清楚楚、分分明明地了知现在起的是善念还是恶念。我们懂得了八正道,就要住于正念当中,不生邪念。如果有了这种正念力,虽处世俗也能够念欲归真。虽在世间的五欲境界当中,我们也不被境界所转,这就是正念的力量。   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大多都有家庭。在家庭里面,五十多岁的居士通常有儿女,孙子或外孙子等等。人家要来,你能不让人来?不让来,大家都不高兴了,就会说:“我妈学佛学得都不管我了!”儿女们来了谈天说地,是否还能从心底里生起来一种正念呢?还能够住于念佛当中吗?那就要看我们有没有这种本事。   真正的本事就是“来者应,去者尽”。正念提起,来了以后好好地对待;走了之后一关门,自己该念佛念佛,该拜佛拜佛。不要像世间的那些老人一样,儿女一走了就想:哎呀,都走了,剩下我孤苦伶仃好可怜呀!星期日刚把大家送走,星期一又数着指头算起来了:“什么时候外孙子能来啊?孙子能来啊?儿子能来啊?女儿能来啊?”实际上孩子们忙得根本顾不上自己,每天苦苦地趴在门槛上看,你说这样的世间人多苦!   但如果有正念力,儿女走了正好。来者应,我不坏相,儿子就是儿子,女儿就是女儿,我就跟你们来热闹。走了呢?去者尽,啥都没有了,只念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的!所以这就是说要培养我们的正念力。   悟道一定要从心里来修起,否则虽然把念佛机放在家里,插上电念个不停,但自己却边看电视边说笑,这又有什么意义?念佛机是为提起正念的,听到了佛号就要赶快提起我们的正念。念珠为啥叫念珠呢?手拨念珠就要提起自己的正念,所以才叫做念珠。   正定:正定是指无漏定,无漏是说烦恼尽。小乘证阿罗汉果一定是断了见思烦恼的,不断烦恼只能得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这些。佛为什么不提倡追求神通呢?如果能够得到正定,能够断尽烦恼,那么神通自然显现。   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愚痴呢?说老实话,烦恼少一分,智慧就开一分。我们的神通智慧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从我们的修行当中来,从断烦恼当中来的。所以说戒定慧三学,从清净的戒进入到清净的定当中。   念佛人每天在念阿弥陀佛,却说:“阿弥陀佛,快给我现个佛身看看!阿弥陀佛,我要求个定……”修学佛法不可以求神通和感应。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得了什么呢?“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那为什么我们没有证得呢?后面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原因:“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   众生的烦恼从哪里来的?都是从分别执着当中来的。人家赞叹自己就高兴;若觉得别人说了自己一句不好的话,就对它执着起来。今天记得某某人骂了我,明天还想着某某人说了我一句什么,后天还在执着于那句话不放开。我们想想,不丢下执着能解脱吗?所以说我们种种的苦恼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真正的修行必须从这里开始,要下真功夫才可以。   要想进入正定,首先要能够一心专注,心不要向外驰散,经过这样久久地锻炼。但是前面的基础一定要有的,那么到最后功夫够了,得到这种无漏的禅定,产生清净的明慧,才能达到我们说的那种涅槃境地。   正定需要训练心念安住,也就是训练正念的相续,让正念的相续来引发正定。“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心如果能够缘在所修的境上,不管是念佛持咒还是参禅等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功用力量。如果常常能去练习,禅定不是很难,但一定要加上观慧。   总结:八正道能够引领我们解脱生死,出离三界直至成就佛道。八正道里面的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的范畴;正念、正定属于定的范畴;正见、正思惟属于慧的范畴;正精进则可以策励三学的完成。   佛法好就好在这里,一句佛法,听的人浅者见浅,深者见深。根器不同,体会也就不一样。即使天天在学,八正道也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以前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的“妙”字,就讲了三个月。一个字讲了三个月,那也就是说佛法太好了!但如果众生的知见不正,走入邪道里面那是很难往外拔的。   所以,大家每天都要发好愿——遇到正法,亲近善知识,不离好道友。天天要发好愿,从现在尽未来际都要遇到正法。还要发好愿,我们在没有证道的时候,身不生病,命不早夭。这样来发好愿,慢慢自然佛菩萨都会加被的。实证涅槃法:实实在在依照八正道去修行,就能证得涅槃法。   涅槃是梵语,翻译成华言是灭度的意思。那灭什么呢?灭生死因果,灭生死因果就不流转生死了,就可以达到涅槃。   所以涅槃也可以称为寂静,就是没有了烦恼,不再受生死流转之苦。也可以翻译成圆寂,什么叫圆寂呢?就是圆满一切智慧,寂灭一切惑业烦恼。一切惑障都消了,一切德都具备了,这才能称之为圆寂。   涅槃的层次也是不同的。如果按二乘来讲,出三界断见思惑,即可证得小乘的涅槃。大乘的涅槃是说要成就佛果。实证涅槃,约小乘来讲一定要灭流转生死的苦。一出三界,我们就不再受分段生死了,但离成佛还很远。那也就是说,必须要发菩提心才能成佛,证得究竟的涅槃。   我们要想得到吉祥幸福,就要“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实在在去修行。证得寂静法,不受生死流转之苦,发大心,乃至于证得究竟的佛果,这是最为吉祥的事情。   经文:(第十一偈)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译文:   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境缘或喜或忧,内心充满自在宁静,没有贪嗔痴的烦恼,这是最吉祥的。   八风不动心:“八风”也称为八法,这是世间人所爱和所憎的。为什么称为风呢?因为这八法能够煽动人的心,所以称为“风”。这八法的内容是什么呢?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风:比喻世间有八种法,就像风一样能煽动人的心,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利:利益,或凡是对我有益的都名为利。如世俗的人,得到钱财或其他好处等等。   衰:损减,失掉了可意的事。这是说凡有减损于我的,都称为衰。衰与利是相对的,一得一失。一般人在利来了的时候,常被利所转。那么又在失掉的时候,被失掉所转,处在极其苦恼的状态之中。   毁:诽谤。无中生有,虚构不实。谤毁一般是不现前的。   誉:赞誉。誉一般也是不现前的,在背后用善言来赞誉。   称:称是称赞。称和誉稍有不同,称是称赞,是当面来赞叹。我们对于当面的赞叹捧场,能不能经受得起?也就是说在掌声中,我们的心会不会为其所动呢?   讥:讥讽。因为讨厌某个人,当面去讥讽他,讽刺挖苦。   苦:逼迫的意思,逼恼身心就叫做苦。因遭遇恶劣的缘境,身心受到逼迫,就不自由了。   乐:欢悦的意思。悦于身心的就称为快乐,遇到了好的境缘,身心就会欢喜。   总结:八风分为四个正面,四个反面。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事,就像风一样能煽动人的心。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八法都是考验,应时常检点自己是否被这八法所煽动。   我们听过佛印禅师和苏东坡的故事。佛印禅师很了不起,苏东坡亲近佛印禅师。有一天,苏东坡写了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以后,就让他的书童划船过江,送给佛印禅师。佛印禅师接过偈子,在上边批了两个字,就让书童带回去了。当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批的那两个字,怒发冲冠,马上划船去找佛印禅师。佛印禅师见苏东坡来了,说道:“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放屁”二字就把你打过江来了!”   这就是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在这八法跟前能够不动,不被境所转,这个不容易!   我们念佛人也是如此,不管遇到什么境界,这句阿弥陀佛都要坚持到底。风来是阿弥陀佛,雨来也是阿弥陀佛;利来是阿弥陀佛,衰来也是阿弥陀佛;毁是阿弥陀佛,誉也是阿弥陀佛。如果不被这八法所动,我们的心当下又是怎样呢?   无忧无污染:如果不被这八法所动,我们的心便会没有忧也没有恐怖的。有恐怖,就是有怕的事情。没有忧,没有恐怖,此时此刻的心是自在的。心在当下没有恐怖,自然离开颠倒。如果心颠倒,自然就有恐怖的。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倒过来。本来我们这个心从本体上讲是非常清净的,它没有什么染污。但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把它给染污了。   众生迷了,就生了颠倒。如何颠倒?本来无我去执着我,无我我倒;本来这个世间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却认为是常,无常常倒。   修学佛法的人一定要知道人一定会死的,而死无定期,死了以后还要随着所做的善恶业去受报。如果作恶,一定要受生死流转之苦。如果不能出三界,哪怕是修十善生天当人,也还是要轮回的。所以,我们不要去颠倒。   再者,本来世间有种种不可爱、不净,因为众生颠倒了,就将不净执为净。所以说众生就是在这种颠倒当中生活,不净净倒。   本来世间有种种的苦,像结婚、生儿育女种种,但众生颠倒,便认为那是最快乐的,就是说苦为乐倒了。   因为众生有以上所说的四种颠倒,于是便产生了恐怖的心,害怕得害怕失。如果离开了得失的心,这颗心又是怎样呢?没有得的心,那自然就不会有失的心。如果有求,急急忙忙苦追求了半天,得到了,但有一天还是会失去的。当你失去的时候,就会难以承受。   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他没有得失的心,只想着我应该去做什么,我去奉献。有人问我:“寺院里的学生来去不定,对此你有何感想?”我回答说:“飘去的是云,留下的是天,天还是那么湛蓝;流来的是水,流去的还是水,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得就没有失去的痛苦,要求自己的只是奉献!”   这是说我的人生价值只在于奉献,做我最应该做的事情。我知道人命是无常的,所以我要利用有限的生命来做成佛的事业。如果能够这样想,我们就会做得无怨无悔。   我们要知道,种种的苦恼都是因为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法面前,被它所煽动了,心里因而就有了恐怖。恐怖的根是颠倒,颠倒又是因为迷了。那是什么时候开始颠倒的呢?从于无始起无明,就像一个圆一样,没有个开头。一念迷了,就开始颠倒。由于颠倒,便产生了种种的恐怖、苦果。   我们现在懂得了,就要让这个心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不被八风所吹动,让心恢复自在,让心离开忧愁恐怖。如果能做到“八风不动心”,心就会无忧无污染的。没有忧,没有恐怖,此时此刻的心便是自在的。   宁静无烦恼:宁静实际还是说的心。我们常常说宁静的夜晚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说当心达到宁静的时候,它没有彼此,没有爱和憎。这个时候的心,就是说没有被八风所吹动的这颗心,当下是无忧自在,无染污清净的;没有彼此,离开爱憎的,宁静快乐的。   这首偈特别告诉我们应该修这颗心。佛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位比丘非常用功,他在河边打坐修行了整整十二年。修了十二年还没有悟道,所以他非常着急。   有一天,佛到了他那里,也是为了劝化他。正好这个时候,河里爬上来一只乌龟。乌龟刚爬上来,结果有一只水狗又过来了。这只水狗看到乌龟就去咬,乌龟一看水狗咬它,就一下子把头和脚缩进了壳里。我们知道乌龟的壳非常地结实,水狗咬来咬去咬不动,只好放下乌龟离开了。当水狗离开之后,乌龟就把头伸出来看一看。水狗过来了,它又赶快把头缩了进去。   佛陀见此情形,便问比丘是否见到乌龟抵御水狗的那一幕,比丘说看到了。佛告诉比丘:修行人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应当像乌龟守护它的头和脚,要保护自己,守六如龟。   我们身处世俗当中,主要是在家人,不可能不遇到境界,但要锻炼这颗心。锻炼这颗心,就是要学会有眼睛,非法之色不去看;有耳朵,人家说是非,非法之声不去听;心,非法之事不去想;身,非法之事不去做。总而言之,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可以行非法,就是要守六如龟。   “防意如城”,这是说要警惕自己的思想,好好地来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战国时期,各个小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都会筑起城墙。城墙前边有护城河,城墙外边有的还会再修一道墙,这就称为廓。敌人打来的时候,要过外面的廓,还有护城河。   我们防护心念,就像保护城一样。如果城被冲破,敌人就会冲进来,老百姓就要遭殃了。这是说老百姓比喻我们的一切善法,那善法就没有收拢之处了,所以要“防意如城”。   修行人天天也是在打仗,跟谁打仗呢?“慧与魔战”,就是说智慧要和烦恼作斗争。起一个恶念,就要学会用第二念的善念依照佛的教,这么多的法,来对治第一念的不好念,一直对它纠正。纠正我们的心念,纠正我们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自然会有那种防范意识了。就像为什么要持戒呢?就是拿上戒的武器来防止烦恼贼入侵的。   最后一句“胜则无患”,这是说如果智慧战胜了烦恼,那我们就不要有什么忧患了。如果战胜不了,被烦恼贼所侵,就会遭殃了。所以,佛就对这个比丘说了这么一首偈:“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比丘听后,一下子就悟了。他说:“我十二年在这修行,虽然样子是在打坐参禅修行,但心没有守护好。”这些话也是给我们一个提示了。   真正用功夫是要通过持戒使我们远离非缘(不好的事),能够禁恶生善,从心里头产生智慧。所以持戒离不开智慧,如果你要真持戒就会有智慧,这也是佛说的,有戒则有慧。有智慧自然能持好戒,有慧则有戒,戒能净慧,慧能够净戒的。如人洗手,左右相洗。洗手是两只手互相洗,彼此离不开的。   从一些来信当中得知,个别居士持八关斋戒,六斋日过中不食。大家开饭了,他拿上个冷馒头到旁边去,于是遭到了一致反对。持戒当中也是要有智慧的,要有智慧就是要看时宜,要用智慧做出善巧方便,不要去触恼大家。比如说找个理由,把大家欢欢喜喜地服务好,持戒也是要能够吃苦的。   如果受了八关斋戒,到了集体中就说我要先吃饭,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就会被人家讨厌。所以,千万不能以持戒去触恼众生,持戒是要避讥嫌的。持戒的人是要吃苦来生增人信的,让大家知道持戒好,持戒是为了解脱。   像大家受五戒也好,受八关斋戒也好,叫做别解脱戒,持一条解脱一条。要让别人对持戒生起来欢喜心,不要因为我们做得不好令别人动念,这个不可以的。   希望大家在持戒当中,一定要用智慧来指导。佛告诉我们有戒就有慧,有慧就有戒,二者不要偏了。再说得高一点,持戒要真正发起来成佛的心,用通达无我的慧来观照。持戒的人一定要培养菩提心去观照别人,不要为自己。就是说持戒不要为自己持,而是发“为利有情愿成佛”之心来持。   以上一共讲了十首偈,这是佛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来做的。最后一首偈是流通分。《华严经》里也常常以十为单位,十表示无尽义。佛通过十首偈告诉了我们这么多的法,那我们要通过闻思修三慧很好地来思惟,真正地落实在生活当中,并学会触类旁通。   当我们能够把佛的教真正落实到生活当中的时候,得到好处的时候,就会头头是道。就会发现任何一法当中,都有佛法在里面。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标准规范,知道如何来行。那么按讲经的格式来说,这十首偈讲的是这部经的正宗分,后面一首是流通分。   经文:(第十二偈)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   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译文:   最后一首偈,它是总结回答,相当于流通分。流通分让我们读诵受持,还要去讲给别人。大意是说不管做任何事,只要能够按照《吉祥经》上所说的方法去做,就一定会成功,没有不胜利的。就像在战场上,只要打仗就一定能胜利。   我们想要修福,如何来修呢?按照《吉祥经》去做吧!只要能够依经去行持,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获得福报,这是最吉祥的了!   我们听闻到佛所说的《吉祥经》,应该心生欢喜并且信受奉行。也就是说,一心来听,一心来奉行,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和我们共成佛道。   我们可能大多数都是修念佛法门的。在《阿弥陀经》里面有一句话: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可以少善根”是说让我们多多地种善根,那怎样来多多地种善根呢?就是要很好地来念佛,多多地念佛。多念一句佛,多种一分的善根。那也就是说,修净土法门,念佛是正行,这也是多善根的因。   接下来说到福德,如何获得福德呢?持戒修善,依《吉祥经》来修,便是多福德之缘。前面念佛是多善根之因,现在依《吉祥经》来行是多福德之缘。念佛是正行,依《吉祥经》来修福德是助缘、助行。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讲,要能够发愿往生,植众德本。“众德本”就是要修多福德的缘,以此作为我们的助缘。只要肯发愿,只要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决定可以去的。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和大家共同学习了一遍《吉祥经》,希望我们一日学之,千日行之,一生用之。好好珍惜当下,精进耕耘播种吉祥幸福之种,常常收获吉祥幸福之真乐妙果。愿以学习的功德,也愿以我们平常所行持的多善根的因和多福德的缘,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让我们一起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三宝加持大吉祥!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十之六品--未知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十之六品--未知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十   舍身品第二十六   尔时世尊已为大众。说此十千天子往昔因缘。复告菩提树神及诸大众。我于过去行菩萨道。非但施水及食济彼鱼命乃至亦舍所爱之身。如是因缘。可共观察。尔时如来应正...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不空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不空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上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大城。于初会时降伏俱知魔军。及调伏一...

佛说长阿含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佛说长阿含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佛说长阿含经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经...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竺法护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竺法护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一名维摩诘子问)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百菩萨一万。一切大圣神通以达。悉得总持辩才无碍。摄三世慧至三达智。空无相愿不中取证。行于大...

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戒第六--道源

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戒第六--道源

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戒第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未知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未知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娑罗林间。北首而卧。初入涅槃时。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悲哀懊恼。作如是言。世尊成就最胜无上十力。云何于今乃为羸弊无常气势微劣之所摧败。如来舍我入于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