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道源

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市易斗秤卖物]:   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经营商业,以斗、秤作为卖物与他人的工具。如经营米粮业者必须用斗,经营菜贩业者必须用秤。但现在已进入工业时代,许多商品都成为工业产品,出厂之时即以分类、分级、分量包装。除小贩卖物外,已很少用斗、秤当面卖物。   [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   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经营商业时,与买主说定价钱成交以后,应遵守信用,履行卖、买行为。即使遇及后来的买主愿以较贵的价格相买,也不得见利背信,推勫与前买主的约定。若心存贪得,推勫与前买主的约定,舍贱卖贵,高价出售给新买主,这在一般有信誉之商人,亦不愿为,受戒了的佛弟子自更不宜为。   [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   这是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向他人买物的行为。如在买物时,见卖主以不实的行为量物,斗不平,秤杆低垂,显见其居心欺诈受戒了的优婆塞、优婆夷。此时,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见状,应当立即指明,告知卖主将斗面敷平,称杆拉平,使所量、所称之物达到一定的分量。若眼见卖主以欺诈的行为量物而不予指明,默然吃亏,即等于教唆他人作恶、造作恶业,这对卖主来说,既不能慈悲方便救度,反令作罪,自身亦已造业了。所以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遇到这种场合时,应方便救度业重众生为是。   【旨意】   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无论卖物与人,或向人买物,以斗、秤称量或讲定价钱时,都应直心卖买,方不造业。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者,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分别功德论--失译人名

分别功德论--失译人名

分别功德论三卷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分别功德论卷上   建初偈所说曰。迦葉思惟正法本者。谓思惟经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葉即以比较明其多少。较法从十驴始。云十驴力不如一凡骆驼力。十凡骆驼力不如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一至六十--玄奘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一至六十--玄奘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第四十一卷~第六十卷)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一 杂蕴第一中无义纳息第七之三   如契经说。佛转法轮憍陈那等苾刍见法。地神药叉...

心经--玄奘

心经--玄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 玄奘 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

戒因缘经第二卷--竺佛念

戒因缘经第二卷--竺佛念

  第二卷戒因缘经   鼻奈耶卷第二   波罗夷法第一之二   佛世尊在跋署村(金刚)跋渠沫江(秦言槃曲)与大比丘僧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观诸恶露极观莫疲坐。观食不净想不忘。何以故。观恶露者得大...

法句经--沙门维祇难

法句经--沙门维祇难

  第一卷第二卷   法句经卷上   尊者法救撰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   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   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   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

真心直说--未知

真心直说--未知

真心直说 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 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   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诸祖出世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