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身成就之要诀--莲花生大士

即身成就之要诀 至尊莲花生大士   净心诚信谛听之:   身要虽有诸要门,然皆不脱于三者:无作松坦与适意。   语要虽有诸要门,如持气与持明咒,然皆总摄于斯旨:止语休息如哑者。   意要虽有诸要门,如紧松与内外观,然皆不脱置心于:自然无作无乱境。   此心宛然非寂灭!若寻思此心是无,然如阳焰若恒照。   若寻思此心是有,然无形色与表色。唯毕竟空与明觉,此即汝之心自性。   既能如是体认之,于此当生决定信。说此即是见之要。   住此寂境无散乱,复无造作与持守,说此即是修之要。   尔时于六尘境中,无攀缘染著取舍,亦无希冀怖畏心,说此即是行之要。   无论何种犹疑生,祈求亲传之上师!   勿住城邑聚落中,应住静处而修持;舍弃最深之执著,及与紧系难舍者。   若能如是而行持,此身虽为凡夫身,此心已同于诸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至尊莲花生大士!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太子慕魄经--安世高

太子慕魄经--安世高

太子慕魄经 后汉安息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语诸比丘。我身宿命为波罗奈国王。作太子名曰慕魄。始生有异。颜貌端正绝无双比。自识宿命无数劫事。所更善恶罪福受报寿夭好...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生活中,我们都是两头鸟,心底里也埋藏着善和恶。我们经常都会徘徊在善恶的边缘,是善还是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佛本行集经》记载这样一则故事,佛陀以此告诫弟子,瞋恚即是愚行,以自己的生死来逞一时...

瑜伽师地论  卷二十一至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 卷二十一至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姓地第一   如是已说修所成地。云何声闻地。一切声闻地总嗢拖南曰。   若...

十二门论--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 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十二门论序 释僧叡述 释僧叡述   十二门论者。盖是实相之折中。道场之要轨也。十二门者。总众枝之大数也。门者开通无滞之称也。论之者。欲以穷其源尽其理也。若一...

四阿含暮抄解--符鸠摩罗佛提

四阿含暮抄解--符鸠摩罗佛提

四阿含暮抄解 阿罗汉婆素跋陀撰沙门符鸠摩罗佛提等译 四阿鋡暮抄序   阿鋡暮者。秦言趣无也。阿难既出十二部经。又采撮其要迳至道法。为四阿鋡暮。与阿毗昙及律并为三藏焉。身独学士以为至德未坠于地也。有阿罗...

佛说阿耨颰经--竺昙无兰

佛说阿耨颰经--竺昙无兰

佛说阿耨颰经一卷 东晋三藏法师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跋耆城名阿褥风。彼时世尊从下晡起告尊者阿难曰。汝阿难来。当共至阿夷陀婆池水上。当共澡浴。唯然世尊。彼尊者阿难受世尊教。彼时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