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鹜文--未知

  《文昌帝君阴骘文》全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於是训於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薦贤,饶人责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雠,使人之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於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岐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见先哲於羹墙,慎独知於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文昌帝君阴骘文全文”结束,《文昌帝君阴骘文》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未知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未知

  白话佛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上)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这部经是我亲自听佛陀宣讲的。那时,世尊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与大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一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之三   “世尊,布施波罗蜜多无缚无解,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缚无解。何以故?世尊,布施波罗蜜多性无所有故无缚无解,净戒、安忍、精进、静...

五阴譬喻经--安世高

五阴譬喻经--安世高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靡胜国。度河津见中大沫聚随水流。即告比丘言。诸比丘。譬如此大沫聚随水流。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沫无强故。如...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法师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法师

赞阿弥陀佛偈 昙鸾法师作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现在西方去此界  十万亿刹安乐土   佛世尊号阿弥陀  我愿往生归命礼   愿共诸众生...

卷十二 二十二国--唐玄奘

卷十二 二十二国--唐玄奘

卷十二 二十二国   ○漕矩吒国   漕矩吒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号鹤悉那,周三十余里,或都鹤萨罗城,城周三十余里,并坚峻险固也。山川隐轸,畴垄爽垲。谷稼时播,宿麦滋丰。草木扶疏,花果茂盛,宜郁金...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八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八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八卷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观心品第十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告妙德等五百长者。我为汝等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