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31-40回)--未知

  第三十一回拜大天神   堕罗钵底城,在一个幽深的夹谷中,路道险峻。善财走路的时间不多,而城难进。因城四围夹谷绝壁,唯独一条出入之路。行人嚷嚷,拥挤非常。善财具有悲心,不想抢人之先,夺人之好。处处讲礼貌,行让路,可那么窄的路,那么多的人。你让别人,别人怎么会让你呢?要想前行一步,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因此他几乎成了夜行昼伏。白天走不动。就坐在路边练他的禅功,夜间能稍微顺利的走一段。望着城楼,竟走了三天三夜。到城门口,正是半夜,城门紧闭。善财站在城门边上,准备过夜等至天明开了城门才进去。   善财听见附近有哭声,顺哭声走去,声音出自一个破屋内。善财敲门入内,两夫妻争吵啼哭,为的是母病无钱医治。善财施给银两,以作医药之用。夫妻感激跪下说:“谢谢大天神!”   善财一听感到奇怪,忙问:“你们怎么呼我大天神?”   夫妇二人道:“你不是大天神怎么救济我们呢?”   善财这才清楚,他们把自己误认为大天神,趁机打听道:“我不是大天神,你们知道大天神住在哪里吗?”   那男人说:“大天神住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他就来了。困难解决了就不见了,有时是大人,有时是小孩,有时是男人,有时是女人,人们识不透他,所以都说他是大天神。”   善财道:“我正想找他,不知在哪里能找到?”   女人说:“不知到哪里找?当两人打架的时候,忽然一个夜叉出现,将两人抓着塞进口内吃了,其实是把两人各送回家了。”   当房屋着火时,他吐水灭火。   当涨大水时,他是巨人,站在水中抢物救人。   当疾病危难时,他送来药就不见了。你能在哪里去找他呢?   善财纳闷,如何见得大天神呢?于是天明往市中心走去,见十字街前堆满用具和财物,一老者在此施给所需求者。善财想这一定是大天神,上前顶礼。抬头一看,老者和财物都不见了。   善财又见两人争吵,一老者将两人劝解推开,一位是大天神,转眼老人又不见了。   善财找不到大天神,无目的的乱走,过大街穿小巷,走到城墙上,一失足掉到城下。正要着地,被一双手把他拖着。善财心灵手快,拉着手不放,乃是一个童子站在面前。善财想:“圣者,我已发菩提心,造福人间的事不知怎么做,祈圣者教导。”   童子答道:“善男子,我无量劫来,不恼怒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作方便法门。众生的事太多,所以我隐藏身形,才能善巧方便。我说不出该怎么办。你到摩羯提国的菩提场中,去找安住土地神,他才能告诉你。”说完就不见了。善财知道见到了大天神,领悟到了造福人间,普度众生的实际行动,不在显示自己,而在实际给人以好处,救人于危难之中,才是发菩提心的具体行动。善财欢喜,无法再去寻找大天神,只得往摩羯提国走去。   第三十二回拜安住主地神   摩竭提国,又名善胜国,昔日帝释天主释提垣因与阿修罗交战,阿修罗一枪刺在山峰上,山峰流出甘露,甘露就流到这个国内,所以这个国内的臣民都行善,没有刑法。最大的惩罚,就是把犯人送到寒林去受苦。这个国里臣贤将猛,帝王有德,没有哪个国家敢来侵犯。诸佛都到这个国土来说法,国王专门修一个庄严雄伟的说法场所,名菩提场。   这个菩提场,大能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小则仅够罗汉修行。这里经常有百万神兵守护,这些神,各具本领,无与能比,都是出类拔萃的能者,所以里面有很多是善知识者。   安住主地神,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能预知什么时候有什么人来,来的人过去有些什么道德感化,有些什么善恶因缘,来是什么目的。所以善财一到,安住主地神带领百万地神,摆开阵势迎接。   善财出来两年,拜了三十多个善知识,还没有遇到这样的热闹迎接场面。   善财来到菩提场,就看见前面旌旗招展,听得军号声声,有如大军出阵之势。   前面队伍金盔金甲,手执金枪,金色大旗迎风飘舞。金色军号,金色战鼓,其音铿锵。布列成阵,列于两旁。   随后银盔银甲,银色大旗迎风飘舞,手执银枪,银色军号战鼓,其音咚咚,布列成阵,列于两旁。   再后红盔红甲,黑盔黑甲,青盔青甲。各色大旗迎风飘舞,各色铠甲鲜明,各色军号,各色战鼓,其音整齐,嗡嗡然,哨哨然,如高山流水,如海浪吼啸。队列雄壮,如高山耸立,又如铜墙铁壁。安住主地神,由众神将陪同,站于阵前。见善财行来,率众将迎接,手行军礼。乐音齐奏,炮声齐鸣,将善财迎入中军帐中,分宾主坐下。   安住主地神道:“文殊师利早有吩咐,恭候圣者已久,今日礼节不周,请多谅解。”   善财答道:“文殊师利教我南行,参拜大善知识者,接受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的教导,时经两年,路行万里,参拜三十多个善知识,都谆谆教诲,受益非浅。承蒙大天神指点,前来参拜圣者,望圣者慈悲教诲。”   主地神道:“菩提场是诸佛菩萨说法之处,无量劫来我守护此场,集诸佛菩萨的福德,为诸佛菩萨说法创造环境。说着地神将右臂一伸,大地轰然震动。再将左臂一伸,场内诸树发芽、开花、结果、香风飘盈菩提场中。主地神又将左腿一伸,大地为之荡然。再将右腿一伸,地下涌出七宝、金、银、琉璃等。   善财问道:“圣者以何因缘,享受如此善果。“   主地神道:“我从燃灯古佛,直到现在,都为诸佛守护宝藏。这些宝藏,都是诸佛菩萨无量劫精勤修习而来。若不精进修习,宝藏就会失散。我若不精进修习,也不能守护,也无法守护。   善财问:“造福人间的事也要精进修习?”   主地神道:“是的,一切善法都要精进修习,才不会失散。”   善财问:“造福人间的事该怎么修?请圣者开示指导。”   主地神道:“我只知道这不散失法门,就是精进修习。还有其他的方法我就不懂了。你想知道,就到本国的迦毗罗城去,那里有个名婆珊婆演底的主夜神,他可以告诉你。”   善财求善知识心切,本想拜辞离去。但想到来时迎接的场面,不好意思的问道:“我已知道不散失法门来之不易。还想知道你是怎么精进的?精进些什么善法?”   主地神道:“你去参拜主夜神自然会知道的。”   主地神送善财出门,善财知道了不散失的精进修习,以此用在参善知识上,谢了主地神的教诲,往迦毗罗城走去。   第三十三回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迦毗罗城,是佛的诞生地,很多佛都在那里诞生。所以那里日夜有善神守护。虽然人们行善,但是人总是苦,有忧悲苦恼,还是需要善神的守护。   婆珊婆演底是过去无量劫前,一切法雷音王佛成佛的时候,他是国王的夫人,名法慧月夜,在佛前发了菩提心,要为黑暗中的众生施与光明。又经无量劫,在寂静妙眼如来成佛的时候,他是一个长者的女儿,名妙慧光,又在佛前发菩提心,要为黑暗中的众生布施光明,又经若干劫修行,才成为这个城的主夜神。   善财来到这个城的东门,已日落西山。进城一看,好不热闹。灯光灿若群星,银烛照得通明。行人嚷嚷,夜市辉煌,一遍升平景象,真个是圣城瑞气,万千吉祥。   善财在城内东走西串,欣赏人间美景,夜色苍穹。忽然一声响亮,天空瑞气辉煌,一朵祥云降落在街上。云中现出楼阁,阁内坐有一人,头戴梵冠,身放光明。善财欢喜,知此人不凡,即上前顶礼,恭敬赞叹:“圣者慈悲救世,度人为怀。我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不知如何造福人间,愿圣者慈悲教诲。”   那人正是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扶起善财。叫善财一同在街上行走。正走之间,主夜神突然停步,问善财道:“是谁教你来找我的?”   善财道:“我已拜访三十多个善知识,他们都教给了我利乐有情的善行。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安住主夜神指引我前来拜访圣者,望慈悲教诲。”   主夜神道:“我夜间守护此城,有什么告诉你呢?随我去走走看吧。”   善财随同夜神走在一家门前,听见房内嗡嗡缀泣,走进门去,一老者卧床,血染枕头,气急咽咽。问其原因,老者从楼上跌下,流血过多,命在旦夕。主夜神以金疮药敷之,顿时血止伤愈。   又走到一条小巷,幽阴森森,黑洞洞有些吓人,正是作恶众生出没之处。夜神恐生异端,便在转弯处置以明灯,黑巷变得光明。   善财随同夜神来到广场之上,看见群魔竞舞,人不敢通行。夜神挥杖上前,与群魔抵斗,战数十回合,群魔败阵,纷纷逃走,广场畅道无阻。   善财随同夜神,来到御河桥边,因水淹涨桥,人不能通行。夜神将芦苇化作桥梁,众人顺利通过。   善财随同夜神,在街旁林荫之处,看见一人,鬼头鬼脑窥探围墙内动静。刹时翻越围墙,进入院内,夜神尾随追行。那人窥探室内人静熟睡,欲潜进偷窃,夜神口吹一气,那人即昏昏倒下,知有夜神守护,慌忙逃遁。   如此走遍街头巷尾,看看天色将明,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对善财说:“我在黑暗中与人光明,使众生不受痴暗之苦,年年月月日日如是,守护圣城的繁荣昌盛。你要深知究竟,到菩提场去,有个普德净光主夜神,我是从他那里学来的,他可以告诉你造福人间的美行。”夜神说完就不见了。   善财想,一切众生因痴暗而造种种恶孽,最需要给以智慧明灯。如何能使众生光明智慧?可是夜神已不见了。善财只得往菩提场行去。   第三十四回拜普德净光主夜神   善财童子转到菩提场,天色将晚,进入场内,四处寻找普德净光主夜神,不见踪影。渐渐黑幕降临,善财在树下石凳上坐着少憩。忽见东方金光闪灿,善财急往东方走去。   善财凭着金光闪照,在园林小径上走着,看见前面一个黑影向他走来,即将接近,又不见了。善财也不惊奇,再往前走。   善财看见很多黑影,各往南西北方奔驰。仔细一看,都是些奇形怪像的。他明白,这都是鬼魅魍魉之物,受不了金光的照射,纷纷逃遁。   善财走到金光之处,普德净光主夜神跏趺坐于狮子座上,善财上前顶礼。   普德净光主夜神正在运用禅功,已于定境中知善财底细,看见到来,不等善财开口,便微开双眼抢先说道:“善男子,你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可是我只知道坐禅,运用禅功,给众生以利益。”   善财道:“坐禅能于人什么利益?不过只有自己清净快乐而已。”   普德净光道:“最初调心调息,只能得到心的安稳。待你达到心境一性,心与境无一五二,就能发出无边的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智慧,能发出无量无边的能力。所谓五眼六通,都由此而生,能给与众生无边利益。”   善财道:“你能否可将禅定中利益众生的智慧教诲于我?”   普德净光道:“你不妨来试一试。”   善财在普德净光主夜神旁边,跏趺坐下,眼观鼻,鼻观心,经过调心调息,善财感到身心轻快。飘飘然同普德净光主夜神离开了座位。离开了菩提场。到了一个去处。看见一个老者躺在床上,四肢无力,忧急成病。普德净光对他说:“你的病是胡思乱想引起的。你要静下心来,不要妄想各种事物,更不要想自己的病,病自然会好的。你先做到这一点,明天我再来看你。”   善财又走到一个庭院,一个人在那里徘徊思考。普德净光主夜神走到身边他还不知道。主夜神道:“考虑问题不能钻牛角尖,眼界放宽,考虑全面,有关问题都考虑了,才是深思熟虑。”那人猛然抬起头道:“谢谢指教。”原来那人是个学者,为一个问题想不通而发愁。   善财又走到一个树林里,见一修行者跏趺坐石上,骨瘦如柴。主夜神说:“一潭死水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活水而澄清。”   走到一条河边,河水上涨,桥被淹没,众多人欲过河不得。主夜神手拾芦苇一片,甩在河里,变成一座木桥,众人依次过河。   又走到海边,狂风巨浪卷着一只小船浮沉,驾舟者惊慌失措。夜神说:“镇静,顺水推舟。”船师闻言,拔转船头,随浪浮沉,船安然泊岸。   二人又走到一个岩边,往下一看,万丈深渊。夜神问善财道:“你敢跳下去吗?”善财仗夜神神力,毫不畏怯,纵身欲跳。夜神一手将他拉着说:“你虽有勇气,但这样会摔死的!没有过硬的本领不能冒险,你看我罢。”夜神用上轻功,双手平伸,一跃而下。善财也同样调下,睁眼一看,两人还坐在菩提场宝座之上。   普德净光神说:“心一境性,就是事物与心的专一,得此寂静禅定,能发无边的智慧,为众生做无量福田。我依此能上承佛道,下化众生。其他法门我不得知。就在这菩提场右边,有以夜神,名喜目,你可以去问他。”   这时天色黎明,旭日将升,普德净光主夜神已隐去。善财经过此番参禅考验,于禅定中,增长无边智慧,显示定境威力。这一启发,比原来“心一境性”功高十倍,能于定境中作利乐有情之事,满心欢喜,直往菩提场右边去找喜目夜神。   第三十五回拜喜目夜神   善财来到菩提场右边,已是红日高照,天朗气清,一遍朝气蓬勃景象。场中侍者各司其职,扫地的扫地,浇花的浇花,忙忙碌碌。善财想道,夜神只有晚上才能找到,白天就在菩提场玩一玩罢了。   善财走到普喜殿堂门前,里面出来一人,向善财施礼道:“兄长,请进!”   善财愣住了。这人似乎在哪里见过,怎么回忆不起。为什么称我兄长呢?那人又道:“请进吧!”善财跟着进去,两人都坐在莲花狮子座上。那人道:“早知你要来,我每天都在等候。昨晚你在普德净光那里辛苦一夜,今天就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善财更是迷糊,为什么他那么清楚,知道昨晚之事呢?但还是强装镇静地说:“为了求善知识,说不上什么辛苦。”   那人道:“对的。亲近善知识者,能增长善根,能帮助修正道,能起勇猛心,能作善业,能降伏魔冤,能生精进力。三世诸佛的功德庄严,都由亲近善知识而来。”   善财道:“我受文殊师利嘱咐,已亲近三十多位善知识者,受益不少,今天请善知识教诲我造福人间的菩萨行。”   那人道:“你不用问,就在这里看我一天做的什么事吧?”   这时外面有人说话声:“一切就绪,请喜目夜神升座。”那人向善财道:“失陪了,我要去做我的事,想请你帮助一下。”   善财随着那人走出法堂,那人坐于莲花狮子宝座上。下面层层众生围绕。那人开始为众说法。第一讲布施,能去人的贪心。吩咐善财将堆积财物一一分送听法众生。众人受施礼拜。那人把布施说得十分透澈,无不赞叹。   第二讲持戒,是修行必须的正道。听法众生就现出各种区别。持杀戒者头上现出金光;持偷盗戒者,头上现出红光;持淫戒者,头上现出黄光;持口戒者,口内吐出白光;持酒戒者,口吐青光,人现青气。讲法者口如悬河。把持戒讲得独一无偶。   第三讲忍辱,能去人的嗔心。忍辱无形,讲得生动,堂内自然流出清净,妙香,香气入鼻根,身感清凉。   第四讲精进,能治服懈怠。   第五讲禅定,能不散乱。   第六讲智慧,能无痴暗。   六度讲完,众生欢喜,善财此时也感到脱胎换骨,身心轻安,另外成了一个清净无为的人,一丝不挂,得大智慧。   善财此时宿慧现前,看到讲法的不是别人,就是他要参拜的善知识喜目夜神。   善财又看到,在很远很远的寂静音劫的时候,有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广作布施,宣讲善行。王有千子,有一女,名宝女,现在的喜目就是。王有长子,乐善好施,现在的善财就是,他们兄妹二人,同到佛前皈依,共发菩提心,共修六度,共作善法。因业力所惑,各去受报。经无量劫,受无量佛的教诲,成就功德,在菩提场见面。喜目早用宿慧观察,知道善财要来,所以出外迎接。善财经过喜目的开导宿慧,后来才知道。这时两人,心心默契。善财问道:“圣者,六度修习这样精深,是由何佛开导的。“   喜目道:“无量劫来无数佛开导,无止息的精勤修习,才得此如来诸神变海,用此守护菩提场。这就是我份内的事。我不知道你要求造福人间的菩萨行是什么。你到那左边去问妙德夜神,他会告诉你的。”   善财钦佩喜目数劫以来,在修持六度上的造诣。六度是度众生的基本功,没有布施,不能去贪心。不持戒,不能作人典范。无忍辱,就要乱大谋。无精进,就要后退。无禅定,不能成就事业。无智慧,连自己也不能救,何况救人。本想再同喜目谈一阵,可是喜目又被人喊走了,只得与喜目各自分手。善财得此诸神变海,深入意识,与善知识同一善根,得善巧方便行,引入精进海。又去寻找妙德夜神。   第三十六回拜妙德夜神   善财得到善友喜目的法力开导,运用禅功,身现金色祥光,去寻妙德夜神。   妙德夜神早算到善财要来,为了显示自己的威德。穿戴整齐,挂满缨络诸庄严具,身放金光。眉间两道白光灌善财顶,善财感到遍身清凉,得清净三昧。入此三昧,则见妙德夜神示现种种善行。有人的善行扶老携幼,有天人的善行入寂静定;畜生善行,互相亲爱而不食瞰;恶鬼善行没有饥渴;修罗善行不生嗔恨;地狱善行不受刑具之苦。   又见菩萨为众生说法,声闻在林中静坐。三世诸佛放出金光照善财身。   善财从来没有看到这些景象,心生欢喜,即向妙德夜神顶礼,妙德夜神还复本形,受善财参拜。   善财见妙德夜神有如此神力,好不高兴,向妙德夜神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愿求菩萨行,造福人间。前来参拜,请慈悲教诲。”   妙德夜神道:“我一个夜神,有什么可以教你呢?”   善财道:“圣者勿谦,你刚才的神变是怎么得来的呢?”   妙德夜神道:“此事一般二乘人都不知道,只有菩萨利根方知。这是普贤菩萨的大行成就的。”   善财道:“你能说出成就因缘吗?”   妙德道:“在若干千劫前,有一个圆满清净世界,那个世界的人们都诚实、善良、奉行十善,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没有自私,损人利己的恶作剧也没有。因此那个世界不但风调雨顺,而且稻麦不种自生,宫殿楼阁雄伟壮丽自然而有。花草自然生香,宝树自然发音,其音清雅,其香清净。那是一个美好庄严的世界。其中有一个国家名宝华灯,国王名妙宝莲花。王妃名圆满面,端正殊胜,皮肤细嫩,美妙非常,身上自然生香。王有一女名普知焰妙德眼,色相美好胜过王妃。如是求婚者多,王女持此骄傲,瞧不起别的国家,别的王子,别国的百姓。因此之故,宝华灯国就变了,五谷也不丰登,百姓也不长寿,花也不香,水也不甜,一切的一切,都便成了罪恶的世界,苦难的世界。这时人们怨声载道,叫苦连天,悲声惊动了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来到这个国土,将贫困的原因告诉了妙宝莲花王。王自负骄傲,不听普贤菩萨劝告。十分横蛮,国库空虚,欲加赋税。普贤化作宫女,入宫劝化王妃,要王妃劝告大王。勿生骄慢。王仍不听劝,还想兵伐邻国,抢夺财宝、粮食、土地。这一念嗔心,更加重了罪恶,惨遭天干水淹之苦。   这时城北有一菩提树,枝叶繁茂,忽然放出光明。大地震动,天雨妙花,雨妙香,花香飘舞,震动王宫。王与群臣皆不知为何有此震动。   尔时普贤菩萨对王女普智妙德公主道:“大王骄横,不听劝阻,国事衰危,百姓有灾。如今大地震动。普智宝焰佛已坐于城北菩提树下,即将成正觉。善劝大王前往皈依,免除苦难,百姓方得安乐。”   普智公主即来金銮宝殿,王正与群臣商议金光闪灿,大地震动之事。公主跪下奏道:“父王,时才大地震动,天雨香花,是城北菩提树下有佛成正觉。父王前去皈依,百姓可免遭灾难。”   国王不信,责怪女儿不守宫规,有乱朝纲,命责打五十大板。群臣跪奏:“大王息怒,公主年幼无知,宽恕一次。”   正在此时,宫人奏报道:“城北菩提树下,有佛成道,百姓都拥去皈依。”   王虽信女儿之话,但要强作威严,道:“恕你一次,今后少管朝事!”   公主与王妃商议,次日早朝,请王出外游猎,拥王至菩提树下皈依。   翌日早晨,王妃请奏大王出猎。大王欢喜,早朝后,国王骑马,王妃公主乘舆,众军簇拥至城北猎场。   国王见一大鹿,便一箭射去,大鹿含箭逃跑,国王追至菩提树下,忽然不见。但见一人跏趺坐树下。王忆昨日上朝女儿之事,心中恼怒,对准那人一箭,正中身上。箭并未伤着那人,却变成一朵莲花。国王连发数箭,箭箭如此。王令众军齐射,箭箭变成莲花。   这时公主赶到,请求前去观看。国王不允,命美色彩女上前献媚,娇声娇气,妖娆起舞直扑那人身上。彩女变成丑恶夜叉。国王想:那人一定成佛,领率公主上前去。   此时佛陀又放金光,光照王身,王及嫔妃公主,都感到遍身清凉,恶意顿消。万念俱寂。佛陀为授与三皈。   从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人向善,恢复如初。   夜神道:“那妙宝莲花王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普智妙德公主就是我,圆满面王妃就是寂静音海夜神,你可以去参拜他。”   善财从此以后,对拜善知识的意志更坚,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转轮圣王,还是庶民百姓,是贵族,是妓女,都以至诚心虔诚供养,倍受奉行,以此所有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为众生解除烦恼。   此时,已是夜深,妙德夜神要忙其他的事,善财又去寻找寂静音海夜神。   第三十七回拜寂静音海夜神   天色将晚,寂静音海已在菩提场中四处巡走,步子轻慢,没有声音,只是祥光随布闪灿,善财上前顶礼,寂静音海止步,善财右绕三匝说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愿求菩萨行,作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的事,惟愿慈悲教诲。”   寂静音海见善财虔诚求法,便扶起善财道:“那好,你就随我走吧!”   善财随寂静音海走到一座华丽堂皇的住宅,一老者在里面走来走去,面带笑容,深爱住宅的优美,豪华。见善财和夜神走来,惊讶地问到:“二位到此有何贵干?”   夜神道:“看见你的住宅华丽,前来欣赏豪华住宅的乐趣。”   老者道:“我一生的精力都耗费在住宅上。住宅是人生存在四大生活之一,如何住得好。住得舒适,这时美满不可缺少的享受。你看,这里是书房,那里是休息室,还有会客室和餐厅******”   夜神道:“你对住宅很有信心,能够有美好的享受。你一个人享受,别人眼红,要来争夺,破坏。你怎么办?”   老者道:“就是别人嗔恨我住了好房子,处处与我为难,我修住宅并不费力,可是这里烧香,那里求神,什么土地不好呀,影响了他的坟呀,土呀,田呀,住宅呀。去求这个说好话。那个给好处,这些比修房的财物还支得多。”夜神道:“人都有恨人富,愿人穷的心。所以自己住上好住宅,还要大家都住上好住宅,你的住宅才是安宁啊!”老者道:“咳,你今天把我的眼睛擦亮了!”说完后向夜神顶礼。   善财同夜神走到一座山下,一大群人哭哭哀哀。有痛哭的,有大骂的,叽叽喳喳吵个不休。便走上前去问了才明白,原来是兄弟相争遗产,互动干戈,打死弟媳,弟要报仇。夜神对他们道:“你们都太愚痴,不该争夺遗产,遗产是老人的劳动成果。你们去争夺,动干戈,不感到羞耻吗?这算是什么好后辈呢?”   人群中跳出一人,直奔夜神,骂道:“你是哪里野种,管起我们的事来了。”后面跟上一群人直向夜神拳打脚踢,大骂道:“你不是家族,少管闲事!”夜神并不生气,让人打骂。   忽然夜神长得身高二长,面如蓝靛,将其中一人抓在手上举得高高的,说道:“你们在造恶孽!******”   众人看见这个场面,各自退下。其中一人拾起木棒向夜神掷去,夜神将木棒接在手上说道:“你们这种做法是不明智,太愚痴了。“于是,给他们说了很多为人的道理。孝养父母,弟兄和睦,财为不净之物的道理,夜神恢复原状,众人感谢顶礼。夜神与善神才离去。   夜神带着善财走到楼阁之处,里面弹琴歌舞,嘻嘻哈哈,热闹非常。善财一看,里面一对对男女,翩翩起舞,互相拥抱。有的甚至赤裸裸地,抚摸爱恋。善财看着有点恶心,很不是滋味。夜神将手一挥,那一对对男女,变得枯瘦如柴,渐渐变成一个个的骷髅,十分可怕。   这一群嘻戏娱乐的男女,都变成一屋骷髅鬼怪,便各自散去。夜神道:“他们贪恋娱乐,误了人生。从此他们都不恋情欲,精力会放在为人办好事上去。”   这时,天色将明,善财和寂静音海回到菩提场。寂静音海对善财说:“无量劫来,有许多佛出世成正觉,我都去皈依礼拜。每皈依礼拜一次,就得到一种三昧,因此我成就了这广大庄严解脱法门,为众生免除种种苦难。”   善财问道:“圣者,你这法门我能学到吗?”   寂静音海道:“能。今天我已传授给你,你已具备我了无量劫修来的法门。但这对你的要求还远,到本场的那边去,有个守护城的夜神,他有很多菩萨行告诉你。”   第三十八回拜守城夜神   善财在菩提场住了一天,参观了场内的花木、楼阁、山水、感到处处清洁,样样整齐,真不愧为佛陀的说法场所。   日落西山,善财朝金光灿烂的方向走去,看见一个身材魁梧的神,坐在摩尼宝狮子座上,手执巨斧,身放光明。面前众夜神围绕。善财上前,先右绕数匝,再顶礼说道:“我名善财,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尚不知如何修,如何行?如何利益众生?请圣者慈悲教诲。”   夜神站起身来,扶起善财道:“善男子,我只守菩提场,有什么能告诉你呢?”   善财道:“既守菩提场,一定有守城三昧教我。”   夜神道:“好!请坐下吧。”   善财靠夜神旁边一齐坐下,看见一人入场来,夜神道:“这是一个善人,是来供佛的。”那人进菩提场来,直到正殿佛前,向佛献上供品,顶礼而去。   不一会,菩提场的北面,天上现出一朵黑云。夜神指着黑云对善财说:“那是恶人要来。”   不多时,远远看见一个女人,手提花篮,篮中盛满鲜花,姗姗入场来。   善财对夜神说:“她也是来供佛的吧?”   夜神道:“你看一看就知道了。”   那女人走到菩提场门口,对守门小神娇声说:“有劳大神,我进去供佛,求佛开示。”小神被她一声娇音,弄得神魂颠倒,不知阻拦,也辨不出真假。那女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菩提场。   夜神见她进场,慢慢走近。那女人又娇滴滴地说:“大神慈悲,我来供佛,求佛开示。”夜神也不回答,将手上斧一摆,女人一下爬在地下,变成一只狐狸。夜神没有伤她。对她说:“你要行正道,才能成正果。”狐狸谢了不杀之恩,仓皇逃走。   夜神转回坐定,对善财道:“善男子,我历劫修习,得菩萨自在解脱法门,以平等心为众生解脱苦难,以各种形,各种音,各种方便,使众生安住善行。”   正说话间,南方一团黑云,从天而降,从远而近,夜神对善财说:“那边又有恶人来,我还得降伏他们,使他们消除恶意。”   刹时一声巨响,一个三头六臂的怪物从天而降,后面跟着一群小魔,浩浩荡荡,杀奔菩提场来。夜神离开宝座,上前迎敌。兵刃相见。叮当有声。你来我往,站了数合不分胜负。那怪使出法力。将手一伸,一只刁鼠扑向夜神,夜神左臂被咬伤。   夜神并不恼怒,右手举斧砍去,怪物不见了。夜神端身正念,撤开娑婆若网,收网一看,确是一个阿修罗。夜神问道:“你夜劫菩提场,是为了什么?”阿修罗道:“这还用问,为了吃供佛的美食。”   夜神说道:“你的嗔心太重,使你从内心不得清净,这是很痛哭的事,你应该有大悲心,要想到别人的痛哭和你的痛哭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阿修罗惭愧作礼而去。   夜神对善财说:“我在过去法海雷音光王时,为**化光比丘尼,就发心守护菩提场,这菩提场就是正法城。后经百千佛出世,我都为守城神。我的守心城三昧,就是善守心城。”   善财道:“定遵教诲,要善守心城。”   夜神道:“本场中还有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他还有些过硬的功夫,你可以再去访问他。”   善财得到善守城三昧,心生欢喜,作礼而去。   第三十九回拜开树花夜神   善财在菩提场中转来转去,没有找到开树花夜神。最后走到一个众花簇拥的花坛,看见一个女神。坐在宝香楼阁内,头戴花冠,身着花衣,众宝缨络庄严其身,身放红光,光中散出清香,前面众花神围绕。善财想:这一定是开树花夜神,即上前施礼。   花神早知善财要来,不等善财开口,便说道:“善男子,你来得正好,请这里坐坐吧。”   善财在花神指的花凳上坐下。看看天色正晚,明月东升,池内莲花复合,众花无光,游人各归住所,大地一片寂静。开树花夜神说:“你随我来,给我当个助手吧。”   善财随着花神,察看园中所有的花树、花草。当浇水的浇水,当整枝的整枝,当覆盖的覆盖,当施肥的施肥。有被恶人践踏折损的,当去就去,当顺就顺,当折就折,就这样细心的,慢慢的,查遍了所有的花树。   这些花草、花树、看见花神来,无不喜笑颜开,象儿子见了母亲,恋恋依偎,不肯舍离。花神也象爱护自己儿子一样,小心爱抚,无微不至。   花神察看完毕,已是三更时分,又去过道、走廊、路径、四处察看一遍,有损坏处即修补。这时已是四更时分。   花神并不少懈,带着善财,走出菩提场,凡是所有花树,所有花草,都一一察看。   最不幸的是在一个路边花圃里,一朵硕大的牡丹,被恶人无辜摘去,空留花茎,花神痛心地说:“人心不善,这牡丹就无辜送命了!”   走到一个茅屋处,屋前屋后满种各种花。芍药、牡丹、月季、玫瑰、茶花、鞭蓉不下数千。遗恨的是一只黄牛在牡丹花地践踏。一只猪在芍药地里乱拱,花根遭踏。一老者拉开猪和黄牛,将牛狠打,牛痛极又跑到花地践踏,老者虽然驱开了牛,可是看见这一片被践踏的花地,踏碎的花朵,内心难过,放生大哭。   花神走过去对老者说:“长者不必悲伤,那花不是好好的吗?”   老者举头一看,花枝招展,恢复如故,一点也未损伤。知道是花神救了受难的花朵,即忙向花神顶礼,说不尽的感激话,道尽了恩德之情,又五体投地地顶礼。花神即忙扶起说道:“不用谢,这时我应该做的事。”这时已是五更时分,花神带着善财回到菩提场,又把各处的花察看一遍,花开时有无障碍。   旭日东升,阳光初放,满园百花盛开,万花竞艳,好一派锦绣山河,花的世界。香风佛面,令人陶醉   花神看着这满园春色,对善财说:“我日日夜夜守护着花,花与我是一体。花好我也好,花健我也健,花美我也美。花病花灾,我感受更难过。花给众生美的享受,快乐的享受。没有花,就不能生存;没有花,便不好过,人若没有花,就是阴沉沉的一潭死水,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的象征。”   要是人们只追求花,日日夜夜沉醉在花里,就变成花天花地,花花世界,花花公子,花花小姐,寻欢作乐,无所事事,那就太可怕了。   给众生各种美的享受,这个美是正道的美,神圣的美,是美的美。所以我的花,鲜艳而不妖,芬芳而不邪,甜蜜而不秽。人们看见我的花,眼根清净;嗅到我的花香,鼻根清净。蜜蜂采去酿成蜜,人尝了免饥渴之苦,生清净之心。   每天千百万人来菩提场欣赏我的花,消除一百零八种烦恼,身心清净,增长智慧。因此我日以继夜,没有休息。   善财问道:“圣者,你是如何修来的呢?”   花神道:“在无量劫前,有佛名普照法界,在普庄严世界成佛。当时有王名法音圆满,威德被于世界,没有怨敌。后来劫尽,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王就命所有国库仓库的宝藏,衣物、粮食都施与民,民皆欢喜。时有民女,名宝光童女,感王之德,将自己的缨络敬献于王。王观此女能知他人功德,为世稀有,就把自己的无价之宝亲手送童女。童女又将王所施众宝,送给贫苦百姓。这个童女就是我,因为我无贪无著,有此美德,故为菩提场花神。善男子,你要求造福人间的菩萨行,就在这个场内,有个大愿精进夜神,你可以去请教他。”   善财于此事实中受益不少,离开树花神,去寻大愿精进神。   第四十回拜大愿精进神   善财寻到大愿精进神的住处普现宫殿,便步入宫殿内,见摩尼王狮子座,庄严华丽,上覆摩尼宝网,网上现日月星宿影像,影像下现各类众生受夜神救度的图案,形象生动,图案逼真。可是座上空着无人。善财以为他出外及时回殿,坐在殿内寻找,还是不见踪影。但看人流往正殿涌去,想必是如来说法,便去说法堂。   毗卢如来在须弥莲花宝座上,正在演说妙法。善财视堂内,不见有神。问一位听法长者,长者道:“大愿精进神正忙着哩!”指着场外一神道:“那忙碌着的不正是大愿精进神吗?”   善财出了说法堂,看见一神,善财魁伟,脚踏莲花,扶着一个老者进菩提场。刹时出去,扶一个老妪进来。旋又出去,挽一个跛子进来,旋即又出去,又背一个瘫痪者进来。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善财见忙碌,不敢上前打扰。   听说法的人进来完了,他就挨坐察看,为不舒服的理坐垫,为渴者送水,为热者扇扇,没有一刻休息。   说法完了,他又一个个送出去,将老的扶走,病者搀扶,瘫痪者背走。直到听法者走完,他又忙着打扫清洁,扫除尘垢,擦洗门窗,收拾座位。他没有片刻休息,好像有着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劲。   收拾完毕,又向同他一起的小神讲话,一个个洗耳恭听。   善财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等他对小神讲完话,才上前施礼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但不知如何行?请圣者开导。”   大愿精进神扶起善财道:“善男子,你能参拜善知识者,于善知识生清净求法心,实难可贵!你最重要的是对众生慈悲心,平等心,救度心。还要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时时刻刻,任何事物上都要精勤不懈。”   善财道:“你怎么有这么大的精进力,从无歇息呢?”   精进神道:“日月有出没,救度众生没有出没,时间有前后,救度众生没有前后。事物有大小,救度众生没有大小。树木有长短,救度众生没有长短。时时刻刻,都作是念,你的劲自然就出来了。”   善财问:“这个念头要经多少时间才能炼成?”   精进神道:“在过去善光劫时,在宝光世界里有一万个佛出世成道。第一个佛,名虚空灯王如来。他在宝庄严国都的妙光林中的摩尼莲花座上成正觉。可是那个国王名胜光,不善治理国事,人们杀盗为常事,淫妄为娱乐,国中大乱,不能安宁。于是群臣奏议,设大刑罚,造建囹圄,使大刑具,触刑律者于其中受苦。“   国王有太子,名善伏,形貌端严,具三十二大人之相。心地善良慈和孝敬。在宫中闻狱卒囚徒楚毒之声,心生恻隐。出宫入牢狱中,见诸罪人扭械枷锁,互相联系,置幽室中,或以火炙,或以烟熏,或遭膑割,裸形乱发,饥渴瀛瘦,筋断骨现,号叫苦剧之声,震骇狱中。太子询问,其罪之由,有言因贪盗物犯罪;有言因嗔,斗殴犯罪;有言冤屈,有言受骗。太子见此情景,悲愍其苦。回宫白王,愿国王宽恕,减其刑楚。或因冤枉,免其刑楚。   次日胜光王临朝,聚诸大臣共议此事。大臣都说:“那些罪人,私窃官物,谋夺王位,盗入宫闱,罪应刑戮。若有求情哀救者,罪处死刑。”   太子悲心耿耿对大臣说:“我愿受罪,宽恕罪人。若这点苦我都不能受,还说什么救济众生出离三界?”   众大臣齐奏道:“若按太子去作,王法何在?将祸及万民。大王的江山也不稳固,恐祸国殃民,请大王明察。”   国王恼怒命斩太子及罪人。   王后闻之此事,嚎啕大哭,来至殿上,求王赦太子罪,并劝太子莫救罪人,免伤己身。   太子正心意念,若我不救罪人,那些冤屈罪人必当枉死。那些失足罪人,也无改悔之期,国将更乱。坚持奏王道:“宁将我死,请放罪人也。”国王道:“既然如此,法不容情,将斩首也。”   王后见太子不愿改,大王不肯赦,对大王道:“愿大王缓半月执行,让太子做点好事再死。”大王允诺,半月后治罪。   太子于城北日光园中,设大施会。凡衣服、饮食、钱财等等,需者皆来领取。   半月过去,太子即将服刑。王及大臣军民人等都来园中,痛惜不已。   虚空灯王如来知众生根性已熟,即率声闻菩萨诸大弟子,又有天龙八部护法,来到园中宣言**。众人闻法得度,大王闻法,生大悲心。哀愍众生,即宣布大赦天下,太子及罪人都幸免于死。那太子就是我。从此以后万佛出世,我都一一供养,以此因缘得现在精进勇猛,不知疲倦地为众生广造福田。   夜神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陪你多谈。你到那边岚毗尼园去,那里有个妙德圆满神,你去参拜他吧!”精进神说完又去忙着其他的事去了。   善财闻此因缘,以宿慧观照过去,皆有同缘,今日因缘会聚,得此精进勇猛自在三昧,于救度众生,没有长短、没有先后、没有大小之别,再苦也要行之,为造福人间之主缘,满心欢喜,去寻妙德圆满神。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菩提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1卷)--弟子 昙琳 序

菩提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1卷)--弟子 昙琳 序

​ 菩提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No. 1217-A   弟子 昙琳 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

俱舍论   卷七至十三--世亲

俱舍论 卷七至十三--世亲

阿毗达磨俱舍论 第七卷   分别根品第二之五   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   说有四种缘因缘五因性等无间非后心心所已生所缘一切法增上即能作   论曰。于何处说。谓契经中。如契经中说四缘性。谓因缘性。...

佛说八大人觉经白话解说--佚名

佛说八大人觉经白话解说--佚名

  一、前言   在众多佛经中,《般若心经》与《佛说八大人觉经》是两部很简短又很重要的经典,前者对空慧的了悟与修持极为重要,后者对大乘修行人由出离心、发菩提心直到行菩萨道证菩提,本经都提供重要的开...

持人菩萨经第二卷--竺法护

持人菩萨经第二卷--竺法护

  持人菩萨经第二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持人菩萨经持施王品第四阙第三品   佛告持人。乃往过去无央数劫。加复越是不可计劫。尔时有佛。号意普玉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

南无佛说秘瘟经--佚名

南无佛说秘瘟经--佚名

南无佛说秘瘟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佛说秘瘟经 如是我闻,尔时佛在舍卫城中,与诸大众...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五卷--惟净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五卷--惟净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五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此法善净复明亮本无和合与空等   无住无灭无起生是印随摄于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