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堪布索达吉

升天的父亲两世开导儿子,起信出家证果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婆罗门与妻子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位长相端严的儿子。他们为他举行诞生仪式,也取了适合他种姓的名字,并用牛奶、酸奶、油饼细心喂养。他像海中莲花一般很快地长大了,对世间各种学问,更是精通无碍,也成了家,得有一子。   这位婆罗门向来就对佛、法、僧三宝极具信心,不但皈依佛门,受持居士戒,还常常供养佛陀和比丘僧,世尊也亲自为他说法。过了不久,他生病了,家人不管用什么药医治都没有效果,最后他还是过世了。婆罗门死后,立刻转生到三十三天。   他的儿子把尸体抬到灵鹫山附近的大尸陀林中,准备进行火化。   他看着父亲的遗体,心中非常的难过,一边处理尸体,一边大声哭喊着:"爸爸,我的爸爸!"由于伤心过度,精神失去正常,此后他便四处流浪,边哭边喊:"爸爸,我的爸爸啊!"样子十分可怜。   他的父亲转生到三十三天后,就照天人的规矩作三种观察:一、观察自己从哪个地方来?二、以后会到哪个地方去?三、是以什么样的因缘来到这里?他作了这三种观察,知道自己是从人道来,由于皈依了佛陀,亲自听佛陀说法,才能转生三十三天的。这时,他深深觉得佛陀对他的恩德很大,为了报答佛恩,他决定在天还没黑之前拜见世尊。于是他穿上天人的衣服,戴着项链、耳环、臂环、手镯、头饰等的璎珞珠宝,手里拿着青莲、白莲、曼陀罗等各种天上鲜花,飞来佛前,供养顶礼佛陀,右绕佛陀三圈。   世尊观察他的根机,为他说法。他当下获得预流果,再度恭敬顶礼佛陀,右绕佛陀三圈,准备返回天上。此时,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尸陀林里到处哭喊,于是就飞到儿子面前问:"你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悲伤呢?"   "您是谁呀?"   "我是你的父亲啊!"   "您现在在哪里?"   "我已经转生到三十三天。"   "您是因什么样的善业转生三十三天的?"   "因为我在人间皈依佛陀,受居士戒,还亲自听佛说法的善根,使我转生三十三天的。希望你不要悲伤,我现在非常安乐。你好好地皈依佛、法、僧三宝,对你的未来会有极大的利益。"听了父亲的教导,他心中的烦恼因而解除,神智也回复清醒了。   随后,他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世尊传给他应机的法要,他因而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得果后,他再三祈求,希望在佛前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答应了。之后,他勇猛精进,灭尽三界所有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这位婆罗门的儿子,一开始对佛法没有信心,但在听了父亲的教导后,才对佛陀生起信心,跟随佛陀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呢?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诉他们:"婆罗门的儿子在听了父亲的教导,才对佛陀生起信心,并出家证果。其实这个过程不只是现在,在过去生中,他们也是这样的。在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时,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世间学问没有不通晓的地方。而这位婆罗门对迦叶佛具足极大信心,在佛前皈依、受戒。死后,转生到天界。儿子无法接受失去父亲这事,伤心得不得了,天天哭喊。   这一切天上的父亲看到了,于是在儿子面前显现,开导他:'你不必这么痛苦。我在迦叶佛前皈依、受戒,死后转生到天界。你也应该皈依迦叶佛,对你以后会有利益的。'儿子听后,就到迦叶佛前皈依出家,临终之时,他发了一个愿:   '我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希望我将来能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   由于他当时所发的愿力,现在已经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为阿罗汉。当时的父子就是现在的父子,当时的儿子是听从父亲的开导而出家的;今生也是听从父亲的开导,再加上前世他曾经发过的愿力,才得以出家证罗汉果。这就是婆罗门父子的前后因缘。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百业经》:(38)饿鬼 错用僧物得饿鬼报

《百业经》:(38)饿鬼 错用僧物得饿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领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牠常常跟其他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淨,我们要做圆满佈施。"  牠自己在想,明天就是月...

佛母般泥洹经--释慧简

佛母般泥洹经--释慧简

佛母般泥洹经 刘宋三藏法师释慧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离国。行在猕猴水边拘罗曷讲堂上。大爱道比丘尼者即从佛母也。时在维耶离国。与女除馑五百人俱。皆是应真。获六通四达神足变化。年耆德尊神曜巍巍。其...

南华真经.庄子--庄子

南华真经.庄子--庄子

内 篇 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佛说咒时气病经--竺昙无兰

佛说咒时气病经--竺昙无兰

佛说咒时气病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南无现在诸佛南无诸佛。南无诸佛弟子。令我所咒即从如愿。   阿佉尼尼佉尼阿佉耶尼佉尼阿毗罗慢多利波池尼波提梨  ...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一日,有位放牛老翁,听闻世尊在恒河边为众生开示微妙法门,便拄着柺杖前来恭闻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