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一位老人--堪布索达吉

一位老人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这时,旁边的比丘上前阻拦,不让他这么做。   「你们不要拦他,否则,他会立刻吐血而死。」佛陀对比丘们说。   比丘们于是让开,这位老人忙着上前,紧抱着佛陀的脖子,就像是久别重逢的父亲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急切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啊!」过了很久,这位老人松开手,激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此时,佛陀为他传授相应的法,这位老人当下证得预流果位。   接着,这位老人向佛陀祈求:「我希望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请佛陀慈悲摄受。」世尊欣然答应,并摄受他,以「善来比丘」为他授了具足戒。   出家后,他着衣持钵,成为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后来,世尊又为他传授一些相应的法要,他勇猛精进,很快就灭尽三界的烦恼,成为阿罗汉。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在您面前顶礼的成千上万男人中,没有一位像这位老人一样如此对待您。今天这位老人的行为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造成的呢?希望世尊为我们解说。」   世尊告诉他们:「这位老人在今世以前的五百世中曾经做过我的父亲。因为他以前的习气现前,所以才会有今天这样的行为。」   比丘们又问:「世尊,既然他五百世中曾做过您的父亲,为什么今生不做您的父亲呢?」   世尊回答:「我以前行菩萨道时,好行布施,具足出离心。可是,这位老人在这五百世中,常常趁我作布施、或生起出离心时,故意制造许多的障碍逆缘。后来,我发了一个愿:『希望他以后不要再做我的父亲。』此外,我今生的父亲净饭王,他曾经发愿希望以后能成为佛陀的父亲。由于这两个因缘,所以他今生没有做我的父亲。」   「那么请问世尊,净饭王过去生时是怎样发愿的呢?」   世尊说:「早在九十一个大劫前,拘留孙佛出世的时候。有一位大商主供养拘留孙佛,见到佛三十二相金色身,十分庄严殊胜,就发了一个愿:『希望我将来能有一位像佛陀一样的儿子。』当时的商主就是今世的净饭王,由于他的愿力,使他今生能做我的父亲。」   比丘又问:「世尊!那位婆罗门老人是什么因缘,造成今世贫穷,且直到老年,才得遇佛陀出家呢?」   「因为他生生世世障碍大菩萨的广行布施与生出离心,尤其是为了阻止我的出家,造作不少的恶缘。所以,他今世贫穷,且直到年老时,才能遇佛出家。」   「他以什么因缘能对佛生欢喜心,并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呢?」   世尊回答:「这是他往昔的愿力,今世已经成熟的缘故。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在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出家修学佛法,虽然没得到什么境界,只希望我将来能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让佛欢喜,出家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因此,他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为阿罗汉。」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景德传灯录 卷十四--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十四--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十四卷   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法嗣   第一世一人见录。   南岳石头希迁大师。   第二世二十一人。   南岳石头希迁大师法嗣二十一人。一十三人见录。   荆州天皇寺道悟禅师。   京...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十二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十二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十二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尔时世尊在于寒林。受给孤长者请。预知舍卫国中有诸外道。各各苦行又复聪明。虽勤修习不得解脱。根缘已熟受化。是...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王海林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王海林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王海林释   总序   自读首椤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   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

杂阿含经卷一至十--求那跋陀罗

杂阿含经卷一至十--求那跋陀罗

杂阿含经(第一卷~第十卷)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杂阿含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卷三--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卷三--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第三卷 菩萨无二品第十二 尔时,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在此大会而无所说。” 佛即告文殊师利:“汝于此会所说法中可少说之。”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所得法...

百业经 裸体饿鬼--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裸体饿鬼--堪布索达吉

裸体饿鬼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位能喜阿罗汉经常以神通力去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观察各道众生所受的痛苦与欢乐,例如:地狱众生受寒、热、烧、杀的苦;饿鬼众生受饥渴、燃烧的苦;畜生们彼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