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商主之子--堪布索达吉

商主之子 ——粪污独觉 丑相臭气 一时,佛在庄严城(庄严城是世尊宣说《药师经》的地方),当时有狮子商主,娶妻后,夫妻共度良辰。不久,妻子怀孕了,自她怀孕那天开始,浑身就散发出不净粪的臭气,甚至有时她还想吃不净粪。她把这些异常情况如实地跟狮子商主说了,狮子商主有点怀疑:妻子是着魔了,还是将遭其它违缘?浑身竟是如此臭不可闻。就专门找了一个相士,仔细观察后,相士告诉商主:“不是着魔了也不是将遇什么违缘,而是因为胎儿的缘故,一旦孩子生下后,她的身体即能恢复如常。”施主这才放下心来。 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具十八丑相,其臭无比的孩子,他母亲用各种香水喷洒,都丝毫不起作用,不管放在屋子哪个地方,满屋都是充满臭气,商主妻子也不敢对商主言及此事。后来,其他女人就告诉了狮子商主:你的孩子已生下来,他具有十八种丑相,浑身发出臭味,叫人难忍。商主闻此,心中非常痛苦,不知该如何是好,回去看了看,确实如此。就打算将这孩子晚上喂狗,否则,喂养大了也没太大的意义。心里这样打算着,可晚上没成,一再拖,还是喂不成,就无可奈何地养着。后来,商主遇到了大善知识 (Maha kalyanamitta)、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世尊为他宣讲了一些法要,他得了圣果。商主已不再害众生,也明白了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业力的现前,若把他喂狗,太不应理,不如把他养大后,令他皈依佛(Buddha)、法(Dhamma)、僧(Sangha)三宝(Ti-Ratana),也可能会清净他的业障。这样理智地抉择后,用牛奶、酸奶等精心地喂养照料着这个孩子。长大后,这孩子身上仍是散发出臭气,父亲对他说:“孩子,你以前世的业力所感,才具丑相有臭味的,最好你去释迦牟尼佛前皈依三宝,尽心地承侍,这样也许会减轻你的业障的。”他顺从父亲之意,皈依了三宝,并籍父母之力请佛及僧光临家中应供,他亲自供佛及僧,佛陀观察他的根基和意乐,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立即摧毁萨迦耶见,获得了预流果位。之后,他暗自想:如果我不是这么丑,这么臭,我就可以随佛出家,受比丘戒,只可惜自己没这个福报,很丑很臭。就在发心的刹那,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变:身相庄严,体无臭气。这更增加了他对佛陀的信心,立即往世尊前祈求:“世尊,我愿于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世尊即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之言词方便使他马上纳受了比丘戒,并传了一些法要,他自己也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了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此罗汉比丘,以何因缘未皈依前具十八丑相,浑身发臭,又以何因缘于发心的刹那能马上恢复,并令佛生欢喜心得出家证罗汉果位?唯愿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曰:“诸比丘,这些都是他前世的业力的现前。很早以前,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有一位长相端严,财富圆满的婆罗门,他恃财恃貌,慢心(Mana)十足。当时,无有如来出世,只有一位独觉应世。一次,独觉去城中化缘,手持满钵往回返,路过这位婆罗门的家门口,他正在房顶上,见了独觉托钵返回,以慢心的驱使,他一脚把旁边不净粪的罐子踢到了独觉身上,此时,独觉的浑身上下,法衣钵里,都沾满了不净粪,婆罗门不生惭愧,反以取乐,在一旁兴灾乐祸。(译者:我们曾在孩提时代,造过各种各样的业,当时可能象这位婆罗门一样还觉得很好玩。)独觉知道他已经造了很大的业,将来必定堕落。为了挽救他,立即显示神变(Abinna),飞在空中,打雷、下冰雹等等。凡夫人对神变有很大信心,当看到独觉的种种神变,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造了恶业。(译者:凡夫对神变等有漏之法很具信心;圣者则对无漏法具信心,对神变等不以为然,这是凡夫与圣者之间的差别。)知独觉非一般的凡夫,心生惭愧,急去独觉前恭敬忏悔:‘大尊者,请您下来,我刚才造了很大的业,请您慈悲救度沉溺在轮回中的我。’之后,把独觉恭迎到家中,把弄脏了的衣服全部换洗,又亲手对独觉供养了甘美的饮食。并发了一个殊胜的愿:‘以此殊胜的供养,愿我所作的恶业不要成熟;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裕之家;将来在比独觉更殊胜的佛陀前,令佛欢喜;一旦恶业成熟,愿在我发心出家的刹那,马上业报消除。当时的婆罗门就是现在这个充满臭气具十八丑相的孩子,因他前世的恶业今世已成熟,他当时的愿力今亦成熟,故今世生于富裕之家,在我教法下出家,并于发心出家的刹那一切恶业之报马上消除。”复次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狮子商主今生财富圆满,并于佛陀的教法下,令佛生欢喜心?愿为演说。” 世尊告曰:“此乃前世的愿力所致。曾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有一位居士,好行布施,一生皈依佛门积累资粮,临终前发愿:以我一生中所作的善根,愿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当时迦叶佛教法下的居士即现在的狮子商主,以布施资粮故他今生财富圆满,以其愿成熟故令我生欢喜心。”其因缘如是也。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耽乐饮酒戒第二--道源

耽乐饮酒戒第二--道源

  耽乐饮酒戒第二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耽乐]:   ‘耽’与‘乐’意义相近,过于迷恋,谓之‘耽’。...

佛说四自侵经--竺法护

佛说四自侵经--竺法护

佛说四自侵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夙夜不学老不止淫。得财不施不受佛言。是四出心。还自侵身。往古豪富。傲尊自恣。国王帝主。世俗愚人。但知昼夜过疾不觉命尽。常欲嗔怒强佷。自用淫憍贪富。今为所在。不...

四分律藏卷一至二十--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四分律藏卷一至二十--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四分律藏(第一卷~第二十卷) 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四分律藏卷第一 初分之一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优波离为首  及余身证者   今说戒要义  诸贤咸共...

白话佛经·佛说五王经--未知

白话佛经·佛说五王经--未知

   白话佛经 佛说五王经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讨伐,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长的国王,名叫普安王,修习菩萨行,其它四个年纪较小的国王,则常作恶行。普安王怜愍四小王,想要...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未知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未知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

心经--玄奘

心经--玄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 玄奘 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