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迦叶主尊--堪布索达吉

迦叶主尊 ——以慢心故 迟得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附近有二千万仙人,他们精通一切经论,具有无碍神变,已得四禅五通。一次,世尊在无热恼海边为很多众生授记后,带领五百眷属一起腾空飞回住处。二千万仙人见到佛陀与眷属们在空中飞行的情景,对世尊生起了欢喜心。他们觉得世尊与众眷属一起飞行是很了不起的,所以舍弃了原来的一切前往祗陀园。他们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世尊观察他们的根基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他们自己也精进修持,最后皆已得无来果位。但众仙人们的主尊因傲慢心太强之故,没得到任何果位。(师言:在我的印象中,学院当中闻思修行较好的人以及大堪布、活佛等的傲慢心是很少的,其他人中也许有人心存傲慢。四众弟子(Catu Parisa)们应明确的知道只要在上师面前有傲慢心,上师的加持是得不到的。不管是在哪一个上师前,如果认为上师不如自己,那么上师的加持是根本得不到的。) 仙人们又祈求:“世尊,弟子愿于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近圆戒,请世尊慈悲开许。”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辞给他们传授近圆戒,并传授了教言。二千万个仙人精进修持终于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他们的主尊仍未得到任何果位,故心里很惭愧,他开始修学三藏,成为一位著名的法师,但他仍不满足,更加精进修行,后来调伏了烦恼也证得圣者罗汉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诸天赞叹他的功德。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此仙人主尊以何因缘先为慢心所障,未能得果而后精进方证圣果,唯愿为说,我等乐闻。” 佛告诸比丘:“此仙人主尊不仅是今生,以前他也是很傲慢的。久远以前,一静处有一位婆罗门教主。一次他去森林中捡水果时,看见二千万仙人在修禅,心里很羡慕他们的生活,便舍弃了自己的一切到仙人那里出家。后来他精通了一切论典,成为仙人们的主尊。他给二千万仙人传授教言后,仙人们都得到了四禅五通。而他因自恃是传法师之故,未成就任何境界。而后,他观察到了自己的过失,通过精进修持,终于也得到了四禅五通。诸比丘,此仙人主尊前世曾如是方得果位,今生亦如是才得圣果。” 复次诸比丘请问:“世尊,二千万仙人以何因缘对佛生起欢喜心,在佛教法下出家获得罗汉果位,请世尊开示。”佛告诸比丘:“这是他们前世愿力所至。曾经贤劫人寿四万岁时,如来正等觉俱留逊佛出世。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圆满后示现涅槃。时一国王名具严,将佛遗体作成遗塔。塔落成竣工后,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另有一国王带领二千万眷属于塔下供养发愿。国王发愿:愿以今日供养顶礼佛塔的善根,将来生生世世中转生富贵之家,将来在象俱留逊佛一样的如来出世时,于其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得罗汉果位。众眷属皆问国王如何发愿,国王如实告诉他们,众眷属也发相同的愿。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发愿的国王就是现在的仙人迦叶,国王的二千万眷属就是现在的二千万眷属。因他们发殊胜愿故,生生世世转生富贵之家,今生于我的教法下出家获得罗汉果位。另一段因缘是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们都出家为僧,发了殊胜的愿,所以今生他们皆已得解脱。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仁王护国般若咒--仁王护国般若咒

仁王护国般若咒--仁王护国般若咒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愿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国界无诸灾难。...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支娄迦谶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支娄迦谶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三卷 后汉月氏三藏法师支娄迦谶译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六万比丘俱。菩萨七万三千人。一一尊复各从十方佛刹。来到是间。悉得陀邻尼...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没有继...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竺法护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竺法护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百人,菩萨八千。一一尊复尊,悉得陀怜尼法,在所闻知,如大海无所挂碍,悉得五旬,深入微妙沤和拘舍罗...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不空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不空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筏罗痆斯大城广博大园。与苾刍众五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逮得已利断诸有结。复有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俱。...

缁门警训--永中

缁门警训--永中

缁门警训 元僧永中等 重刊缁门警训序   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方便多门俾修为以复厥性。然必志至焉。气次焉。弗能以志帅气者。往往陷于过差之地。而不反。由是而有具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