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道源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长老]:   ‘长老’者,凡道行高、戒腊长的比丘,通被尊称为‘长老’,如经文常有‘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等是。   ‘增一阿含经’说:‘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   十诵律也载: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比丘,言:“长老”(或有比丘言:)“尔时但唤长老不便?”佛言:“从今唤“长老某甲”,如唤“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   因此,长老仅是对德高、年长的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尊称。若是在家人,德再高、年再长,亦不得尊称其为‘长老’。   [先宿]:   先宿是对年事较高,且先受戒的尊称。所谓‘宿’是指老宿且具道德的意思。‘先宿’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可互称其年高、德劭且先受戒者为‘先宿’。但‘长者’仅限于对年高、德劭之优婆塞、优婆夷的尊称。对出家比丘、比丘尼则不可称‘长者’。   [不起]:   此处之‘不起’,是不起身的意思。凡优婆塞、优婆夷遇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长者)等大德四众尊长莅临,均应起身为礼,不得我行我素,坐卧不起。   优婆塞、优婆夷,贵在虚心求法,遇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时,若贡高我慢,其心已生障碍,不能获得佛法利益。   [承迎]:   ‘承’就是‘承事’;‘迎’就是‘迎奉’。凡遇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四众尊长,除应立即起身而外,并表示欢迎接待,并随时准备承事嘱咐。   出家二众合称为‘僧’,‘僧’是大众僧。在家二众应一体承迎奉事,不可有所差别而分亲疏、彼此。   [礼拜]:   ‘礼拜’就是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这是优婆塞、优婆夷必具的礼仪。一般说来,以三拜为礼数,若被拜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说:‘一拜!’则一拜即止,如果没有说,则必须三拜。   五体投地的‘五体’,系指头部及双手、双足,均须著地,方符礼节。若其一不著地,则为礼不恭。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说:‘僧法达...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拜!”。’所以礼拜之时,五体须著于地,方为合礼。   [问讯]:   遇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礼拜之后,仍须双手合掌,深深躬身作揖,心生崇敬,并相问:‘安康否?’如善见论说:‘比丘到佛所问讯:“少病、少恼、安乐行否?”’又僧祇律说:‘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所以,‘问讯’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优婆塞、优婆夷应知礼,为礼具足。   【旨意】   尊贤、敬老,是一大美德,是虚心求法的最大利益因缘。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如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黄金铺地建祇园

黄金铺地建祇园

  佛陀在竹林精舍教化一段时日后,皈依的信众逐渐增加,弟子日渐增多,发心供养的人也与日俱增。  一天,佛陀应邀到一位首罗长者家中应供,正好首罗长者的知友须达长者从舍卫城远道来访。须达长者是一位宅心仁厚...

海涛法师:愚笨的孝行反而牵累到父亲的故事

海涛法师:愚笨的孝行反而牵累到父亲的故事

  佛陀过去生曾因积存足够的福德而投生在天界,成为天界的帝王。  他看到以前的朋友承受着妇人的身形,投生成富商的妻子,贪恋财宝和美色,根本没想过世事无常的真理,而且她还坐在市场做买卖,想要博取世上...

摩诃僧祇律  卷上--佛陀跋陀罗共沙门法显

摩诃僧祇律 卷上--佛陀跋陀罗共沙门法显

摩诃僧祇律(第一卷~第二十卷)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沙门法显译 摩诃僧祇律卷第一 明四波罗夷法初(淫戒)   若笃信善男子。欲得五事利益者。当尽受持此律。何等五。若善男子。欲建立佛法者。当尽受持此...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5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5

  民国江邦济  江邦济,字道卿,号晴舟,是安徽婺源江湾,江易园居士的父亲。江邦济,秉性仁孝,幼年失了父亲,母亲詹氏,抚养严格,时常有责备,但都喜笑承受。天生好学,博通经史,诲人不倦,宽容好布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未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未知

  【生字注音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撰集百缘经第四卷--支谦

撰集百缘经第四卷--支谦

  撰集百缘经第四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出生菩萨品第四   (三一)莲华王舍身作赤鱼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秋果熟时。将诸比丘。游行聚落。噉食果蓏。皆不消化。多有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