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往听法戒第八--道源

不往听法戒第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四十里中]:   ‘四十里’是最大限数,在‘四十里’的范围之内,就叫‘四十里中’。‘四十里’是当日可以往返的距离。每时以行十里计,四小时可达。早上四时起行,八点即可到达。下午四时返家,八时亦可抵达家门。佛制此里数,完全符合行路的体能。至于不到四十里的地方,那就更为方便了。   现在,交通发达,四十里只不过一小时可达,故较以往便捷多了,即使超过四十里,亦可前往听法。然为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各讲经说法师,多定于夜间行之,以利从事公务等各种职业佛弟子于下班后前往听法。   [讲法处]:   ‘讲法’就是讲经说法,讲法者不一定为出家长老大德或比丘、比丘尼。若优婆塞、优婆夷中的长者、先宿讲法,亦应前往听法。   教授敲打法器、唱念偈诵、学做佛事,亦属‘讲法’的范围,可前往听取、学习。   听法的目的在亲近善知识,听受法要,依法而行。若不往听法,对经义不明,所行恐难如法。不如法行即为盲行,易生舛误,甚至而为邪魔外道。故受戒了的优婆塞、优婆夷,应勤于听法。   【旨意】   亲近善知识,听受经法要义,有利修行,早成道业,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如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放生现报故事集:护生福报宋仁宗

放生现报故事集:护生福报宋仁宗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7、护生福报宋仁宗  宋仁宗在位,多仁政。宫中凡便溺时,必顾虫蚁。后在位久。  【白话文】  7、护生有福的宋仁宗  宋仁宗在位时,是位广受百...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南怀瑾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

戒因缘经第二卷--竺佛念

戒因缘经第二卷--竺佛念

  第二卷戒因缘经   鼻奈耶卷第二   波罗夷法第一之二   佛世尊在跋署村(金刚)跋渠沫江(秦言槃曲)与大比丘僧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观诸恶露极观莫疲坐。观食不净想不忘。何以故。观恶露者得大...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失译人名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失译人名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南无诸佛南无诸佛弟子。南无诸师南无诸师弟子。南无默利薛利鬼神王。礼是已便说是咒。令我所咒皆从如愿。   北方有山名健...

沙弥威仪--求那跋陀罗

沙弥威仪--求那跋陀罗

  沙弥威仪   已受沙弥十戒。为贤者道人。次教之当用。渐积从小起。当知威仪施行。应当知和上几岁三师名字。当教识知初受戒时岁日月数。当知事和上有几事。亦当知随事阿阇梨有几事。亦当知给杨枝澡水有几事。...

因愿得证罗汉

因愿得证罗汉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