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道源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残食]:   ‘残食’即自己或他人食用以后残余的食物,如饭、菜、茶、水、果、饼等。   ‘施食’是福德之事,如佛说贤者五福德经上说:‘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三命、四安、五辩。”。’   ‘施’的目的就是要离悭惜,故应诚敬四众,施与洁净好食。若因吝啬而以残食施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为悭惜心重且为不敬,有失施食的意义。   【旨意】   为绝悭惜心,以洁净好食施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方得其利。若以残食施与,是为失敬,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贤愚经第八卷--慧觉

贤愚经第八卷--慧觉

  贤愚经第八卷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三九)盖事因缘品第三十四(丹本为三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慧命阿难。竹林中坐。心自思惟。如来出世。甚奇甚特。今诸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宗密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宗密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一至十--无罗叉共竺叔兰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一至十--无罗叉共竺叔兰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第一卷~第十卷) 西晋三藏无罗叉共竺叔兰译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放光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意解无垢,众智...

佛说菩萨内戒经--求那跋摩

佛说菩萨内戒经--求那跋摩

  佛说菩萨内戒经   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译   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师利正衣服。以头脑著佛足。起长跪白佛言。若有初发意菩萨。于道于俗当用何等功德。以开化一切众生。使各得成其功德。唯佛当以沤和拘舍...

百业经 月亮比丘尼--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月亮比丘尼--堪布索达吉

月亮比丘尼 ——愿力成熟 听闻第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位大婆罗门名叫月乐。长大娶妻后,共享美好生活。不久,其妻怀孕,突然生起了一个念头:与任何人辩论都能获胜,自己辨才无碍。就对丈夫说:“我现在...

上洞心丹经诀--未知

上洞心丹经诀--未知

上洞心丹經訣 約出於唐宋。係抄錄《抱朴子內篇》、《黃帝九鼎神丹經訣》等書改編成,假託太極真人嗣孫手述。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上洞心丹經訣卷上   太極真人嗣孫手述   仙翁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