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道源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若为身命须田作]:   ‘身命’就是‘身家性命’,这不但包括个人的身命,同时包括家人的身命,甚至出家二众及乞者的身命也包括在内,因出家二众必须优婆塞、优婆夷行供养方得活命,乞者亦须优婆塞、优婆夷‘随宜丐、分、与’方得活命。所以这些身命都须优婆塞、优婆夷负责维护。   ‘田作’就是耕作水田,种植稻米,因稻米向来就是保护身命的主食,只要有稻米就能活命,故云:‘若为身命。’   [不求净水]:   此处所谓的‘净水’,不是指观音菩萨施众的‘大悲水’,而是指‘水中无虫’的水。池沼之水,多虫繁殖,引用池沼水灌溉田作,水中之虫易为犁、耙、锄、耜等农具伤害杀死。若引用河流之水,虫类较少,但鱼虾则较多,引水时都可能杀生。   但水稻必须有水方能生长,在引水之时,宜以布囊滤水,将水中虫、鱼、虾等小动物予以阻隔,使不入田。但囊中的虫、鱼、虾在水引足水以后,应放入原来水中以活命,不可抛于陆地。这就是‘求净水’的方法。   [陆种]:   ‘陆种’就是在陆地作物,陆地作物不需水的供应亦能生长。如麦、麻、薯、薯、豆、蔬菜、水果、瓜类等等。陆种虽不需引水,不致造成杀害水中虫、鱼、虾,但陆地虫害很多,目前多用喷洒农药防治,若不使用农药,作物损害很大,但施用农药,杀生更多。   农业专家为恐农药残存而有害人体,故鼓励使用网植农作法,就是在陆地树起棚架,上覆尼龙丝网,可以防阻小虫的入侵,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这功用与佛陀所示以布囊滤水方法相同,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若为身命必须田作者,应以此种陆作法为宜,不可喷洒农药。   【旨意】   杀生即是犯戒,虽非有心杀,其因果亦然,若为自身活命而杀生,有失生命平等的慈悲教义。故佛制此戒,犯此戒者,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日经--输婆迦罗共沙门一行

大日经--输婆迦罗共沙门一行

《大日经》 唐中天竺三藏输婆迦罗共沙门一行译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一 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

佛说缘本致经--失译人名

佛说缘本致经--失译人名

佛说缘本致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爱讱深有荣色未起为缠没住亦有本栽。非无缘致爱有耽荒本致熟在狂醉为受不明观解。是名痴本。   痴缘所生亦为...

法苑珠林   卷八十一至一百--未知

法苑珠林 卷八十一至一百--未知

法苑珠林(第八十一卷~第一百卷) 唐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六度篇第八十五之二 施度量境部篇六   述曰。谓能施之人行有智愚。若智人行施要观前人。有益便施。无益不施。故优婆塞戒经云。若见贫穷者先语言。汝能...

业成就论--毗目智仙

业成就论--毗目智仙

业成就论一卷 天亲菩萨造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译     业成就论翻译记 无量寿优波提舍论   大国将宁。必感灵瑞以为嘉兆邺隍方盛。圣降神宝以为祥征。天亲菩萨造业成就论。出于今世以示太平。此乃大魏都邺安...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传说乾隆皇帝便服私访,三次下江南漫游名山大川,顺便也三次到过普陀名山。因为便服私访,神不知鬼不觉,有谁能识得他是当今皇帝圣驾亲临呢!所以皇帝老子来了,圣山还是形同平日,山上僧众,平日闲来就坐在...

觉海慈航  佛学入门--未知

觉海慈航 佛学入门--未知

《觉海慈航》 战德克著 目录: (一) 什么是佛教 (二)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三) 什么人可以学佛 (四) 学佛的方法 (五) 念佛以外的助行 (六) 怎样念佛 (七) 念佛人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