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道源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僧若不听说法、赞叹]:   ‘不听说法’就是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若不获得出家比丘、比丘尼的许可,即不可说法。所谓‘说法’,是集合众多人而讲经说法。盖讲经说法是出家二众中的经师、法师的任务,对所讲的经、法已有彻底的领悟,其所讲说与佛意完全相合。优婆塞、优婆夷对经、法若不彻悟,所说即不如法,惑乱众生。经僧制止而强自演说者,即为犯戒。   ‘不听赞叹’者,‘赞叹’本是助道因缘之一,以口或文字称赞出家比丘、比丘尼,以宣扬其德誉。佛住世时常有弟子对佛赞叹、或佛对某一弟子赞叹、或弟子间相互赞叹。但佛及诸弟子已至心无所住的境界,虽赞叹亦不会动心。但若尚未至‘心无所住’的比丘,比丘尼而予赞叹,很可能令其产生贡高我慢的心理,反障碍了其道行。所以,若比丘、比丘尼不许赞叹而强为赞叹,即为犯戒。   【旨意】   不听优婆塞、优婆夷说法,是为防惑乱众生,不听赞叹,为防有增贡高我慢,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百业经 婆罗门儿子--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婆罗门儿子--堪布索达吉

婆罗门儿子 ——供塔生喜 善辩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附近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施主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竺昙无兰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竺昙无兰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    佛在摩竭国因沙夺山中。时佛子罗云随佛在山中。罗云夜卧为鬼神所娆惊起。明日至佛所为佛作礼。却在一面树下坐。罗云以手扶颊。低头不乐默然不语。佛即问...

佛说普曜经第三卷--竺法护

佛说普曜经第三卷--竺法护

  普曜经第三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入天祠品第六   佛告比丘。菩萨适生。当尔之时。君子梵志长者。二万妇生。二亲欢悦。皆奉菩萨给使左右   尔时白净王。供给菩萨。二万婇女走使所当。...

弥沙塞部五分律卷上--佛陀什共竺道生

弥沙塞部五分律卷上--佛陀什共竺道生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一卷~第十五卷)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译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初分第一四波罗夷法之一   佛在须赖婆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诣毗兰若邑住林树下。其邑有婆罗门。名毗兰若。...

十住毗婆沙论--龙树菩萨

十住毗婆沙论--龙树菩萨

十住毗婆沙论卷 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 序品第一   敬礼一切佛  无上之大道   及诸菩萨众  坚心住十地   声闻辟支佛  无我我所者   今解十地义  随顺佛所说...

观所缘缘论释--义净

观所缘缘论释--义净

观所缘缘论 陈那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诸有欲令眼等五识。以外色作所缘缘者。或执极微许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   极微于五识  设缘非所缘   彼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