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道源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五众]:   ‘五众’是指出家五众。他们是-比丘-已受具足戒的男子。比丘尼-已受具足戒的女子。式叉摩那-即学法女,即将受具足戒而学六法的女子。沙弥-出家已受十戒的男子。沙弥尼-出家已受十戒的女子。以上称为五众。   [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   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在道路与五众相行时,应居五众之后,不得超前而行。但道路之前有路障,得超前代五众排除。又若道路之前有凶险,亦得超前阻挡,以保护五众。又若奉五众之命承办某事,得为超前。   【旨意】   跟随五众后行,是为礼貌,若超前行,是为不敬。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讲故事|终于得道

海涛法师:讲故事|终于得道

  一位从小出家修道的婆罗门,用功修学到六十岁,仍无所成,便依规定回家当居士。他娶了妻子,并生下一个可爱的男孩。但男孩七岁时,突然得重病而死去。  这个婆罗门为此哀恸欲绝,决定去祈求阎罗王,让儿子...

禅法要解--鸠摩罗什

禅法要解--鸠摩罗什

  禅法要解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行者初来欲受法时。师问五众戒净已。若淫欲多者。应教观不净。不净有二种。一者恶厌不净。二者非恶厌不净。何以故。众生有六种欲。一者着色。二者...

地藏经.第一.注音版--实叉难陀

地藏经.第一.注音版--实叉难陀

地藏经(注音版)   tánɡ yú tián ɡuó sān zànɡ shā mén shí chā nán tuó yì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dāo lì tiān ɡō...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不是红孩儿。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

金刚经  白话文--未知

金刚经 白话文--未知

  [金刚经原文及译文]   (原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从信解释   序:   山珍海味令我们饱,   可是无量百千山珍海味不如一口空气,   因为一口气不来便断命,   但我们...

迦葉赴佛般涅槃经--竺昙无兰

迦葉赴佛般涅槃经--竺昙无兰

迦葉赴佛般涅槃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昔佛在世时。摩诃迦葉。于诸比丘中。最长年高才明智慧。其身亦有金色相好。佛每说法。常与其对坐。人民见之或呼为佛师。于是迦葉乃辞佛到伊筛梨山中。一山名普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