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道源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五众]:   ‘五众’是指出家五众。他们是-比丘-已受具足戒的男子。比丘尼-已受具足戒的女子。式叉摩那-即学法女,即将受具足戒而学六法的女子。沙弥-出家已受十戒的男子。沙弥尼-出家已受十戒的女子。以上称为五众。   [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   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在道路与五众相行时,应居五众之后,不得超前而行。但道路之前有路障,得超前代五众排除。又若道路之前有凶险,亦得超前阻挡,以保护五众。又若奉五众之命承办某事,得为超前。   【旨意】   跟随五众后行,是为礼貌,若超前行,是为不敬。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南怀瑾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

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人名

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人名

佛说因缘僧护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大海龙王。初发信心。变为人形。来至园中。依诸比丘。求欲出家。时诸比丘。不知是龙。即度出家。有一年少比丘。...

百论--鸠摩罗什

百论--鸠摩罗什

百论二卷 提婆菩萨造婆薮开士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百论序 释僧肇作   百论者。盖是通圣心之津涂。开真谛之要论也。佛泥曰后八百余年。有出家大士。厥名提婆。玄心独悟俊气高朗。道映当时。神超世表。...

悲华经   第六卷--昙无谶

悲华经 第六卷--昙无谶

  尔时五人即至佛所以所得物。供养世尊及比丘僧。供养已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令于贤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即与五人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手龙汝于来世贤...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明--未知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明--未知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明    ——温光熹居士著    目录:   一、开门的钥匙   二、观世音菩萨救苦的来历和我们摆在门前的一些问题   三、受持普门品应该知道的两个重点   四、普门品内究竟...

南传大般涅槃经白话文--巴宙

南传大般涅槃经白话文--巴宙

  南传大般涅槃经白话文 巴宙译   南传大般涅槃经序言   以生存于二十世纪的现代人去研究二千五百年前释尊的生活、教理,当时印度的宗教思想及社会习俗等,因「去圣日远」,实非易事。且佛教之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