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道源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僧中付食]:   所谓‘僧中’是指有众多位比丘、比丘尼聚食之处,若单独一位,则不称‘僧中’。‘付食’就是供养饮、食或分配饮、食与在坐的比丘、比丘尼。   [若偏为师]:   ‘师’是指自己的皈依师、得戒师、羯摩、教授,开堂,引礼等师,或自己向所钦敬之师。‘偏师’就是偏于上述诸师,对其他诸师恭敬之心有所疏失,此种心态有违佛陀平等精神。   [选择美好]:   ‘选择’就是于付食之时,分别某种食物为精、为美、为大、为多,以之付与自己偏爱之诸师。此种分别心,但是自己的障道因缘。若被付食之师,因而起贡高、我慢、贪得之心,则为障他因缘,自、他均所不利。   ‘美好’者,‘美’是指色美、味美、质美而言。美色障于眼。美味障于舌。美质障于四大五阴,使人易生贪毒。‘好’是指色好、味好、质好,与‘美’同义。   ‘食’为保此身命延续,以闻听佛法,修学佛道,非为贪图口福之好,亦非延年益寿,故佛认食为药 对食之精、粗、味、质,不著味想、美想。故付食时,不需‘选择美好’而有偏心。   [过分与者]:   ‘过分与’者有二种意义,一是超过公平分配食物质量,使亲者较多,疏者较少,二是因师之体质、病苦、食量不需太多食物,而强分与过多食物,使其难以处理,若将之食尽,则有伤健康;若令残存,则有损功德。所以‘过分与’对自、他均损而无利。   付食之时,既无斗秤衡量,自难公平,但付食之人,以目测即可,或以被付食之师示意为度,不可勉强。最要紧的是,付食之时,不作人、我想、亲疏想,则分别心不起,付食自然公平,而无‘过分与’之虞。   【旨意】   付食诸师,若心生‘偏’,则成自、他障道因缘,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深密解脱经--未知

深密解脱经--未知

深密解脱经 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 深密解脱经序 沙门都释昙宁造   夫至迹虚微。理包言像之外。幽宗冲秘。旨绝名相之域。是以。大圣秉独悟之灵姿。镜寰中之妙趣。实相廓然。与虚无齐其量。法性憺尔。与幽...

菩萨戒本经--昙无谶

菩萨戒本经--昙无谶

菩萨戒本经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第二译 菩萨戒本(出地持戒品中羯磨文附) 慈氏菩萨说   归命卢舍那  十方金刚佛   亦礼前论主  当觉慈氏尊   今说三聚戒  菩萨咸共听   戒如大明灯  能消...

庐山莲宗宝鉴--未知

庐山莲宗宝鉴--未知

庐山莲宗宝鉴 僧普度编集 莲宗宝鉴序   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有营田开库之喻。各随所好皆得如心。此亦方便和会之谈耳。二物可会若本非二和会奚为。夫禅有如来禅祖师禅。祖师禅且置。佛语禅那...

佛说圣法印经--竺法护

佛说圣法印经--竺法护

  佛说圣法印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听诸比丘。唯诺受教佛言。当为汝说圣法印。所应威仪。现清净行。谛听善思念之。佛言。比丘。假使有人。说不...

舍利弗世世心坚

舍利弗世世心坚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佛陀看到罗睺罗脸色不好,便问:“为何你看起来如此瘦弱呢?”罗睺罗回答:“世尊,您也知道吃了胡麻油和酥酪才能增长力气,身体健康,但我们现在每天只...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提云般若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提云般若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坚慧菩萨造唐三藏法师提云般若译   稽首菩提心  能为胜方便   得离生老死  病苦依过失   菩提心略说有十二种义。是此论体。诸聪慧者应如次知。所谓果故因故。自性故。异名故。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