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 鸠摩罗什和武则天--南怀瑾

现在说到翻译的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他的父亲是印度一位宰相,出家当和尚了,他的妈妈是一位公主,逼着这位宰相还俗,跟她结婚,后来生了这个儿子。以后这位公主自己却要出家,宰相丈夫不答应,我好好的出家当和尚,你逼着我还俗结婚,现在你却要出家。所以这个故事真可以编写成一部小说。   鸠摩罗什十一、二岁的时侯,已经可以说悟道了,三十多岁就到了中国大陆。当时是南北朝时代,为了请这位学者来,消灭了三个国家,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桩震撼的事件。研究当时的历史很有意思,鸠摩罗什这样一位大法师,这么有学问的一个人,各国都在争取他,什么经济、政治,一概都摆在后头不管,因为争请鸠摩罗什,一国消灭了另一国,第三个国家又消灭了第二个国家,这个故事讲起来话长,可以讲上一两个礼拜,现在简单说明,向诸位报告到这里为止。   金刚经前面的发愿文等,我们都不加介绍了,由于在坐的女性道友很多,特别要向女性道友介绍一下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武则天这位女皇帝所作。武则天自己也是研究金刚经的,有人说,云何梵偈子也是她作的: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关于这个偈子,在佛教文学方面,称得上是一个大手笔。写这种大文章不能够写得轻佻,也不能够写得幽默,要很严谨才行。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如何可以得到清净、长寿,永生不死呢?大家都希望活得长,究竟怎么样才能真正活得长?长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是提问题,换句话说,这个经典本身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得到生命永恒不灭的那个本来。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大坚固力也是我们人类所希望得到的;但是我们要用什么办法,那一种因缘,才可以得到坚固的力量?人世间的一切都不牢靠、不坚固。寿命也是不坚固的,顶多活到一百年两百年就要走了。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经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发了财,钞票来了,终归有不发财的一天,钱也有消散的一天。权利拿到手,总会有失掉的一天。房子建筑起来也总会有毁坏的一天。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东西是坚固不破的?这个大坚固力,倒底有没有?你们要去找。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我们研究金刚经以后,如何了解其中的方法,如何能够脱离三界苦海,而到达常乐我净的极乐世界;这些等等的问题,希望佛能打开最微妙秘密的法门,统统告诉我们。   现在我们看的金刚经,只分为三十二章,金刚经原始翻译的时侯,根本没有分章分品。原始的佛经是一篇连下来的文章,没有段落,分章分段是后世所作。金刚经分成三十二章,是梁武帝时代编辑而成的。这个编辑人是谁呢?就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我们研究中国文学,有一部非读不可的书,就是‘昭明文选’,这也是国文系必读之书,就是梁昭明太子所编辑的各种名文。   金刚经三十二品的分法,品目的分类,以及标题,都是昭明太子的杰作。标得的确很好,每一节里的重点,都用标题说明。譬如第一章法会因由,就是说为什么有佛讲金刚经这件事。譬如今天我们讲这本经,也有一个因由,因为萧先生、崔先生他们这五、六位发起的,我是受别不能不来讲了,这也就是我们这一次的法会因由。   金刚经的感应力量非常大,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的秘密,我在读中学阶段,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练拳运动以后,首先念金刚经。为什么念呢?我一点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诉我念金刚经很好,我就念金刚经。因为在学校里,也不敢敲木鱼,怕被人家说神经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刚经,到会客室去念。前怕狼,后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有一次我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忽然觉得我没有了,我到那里去了?不知道啊!以后我就不念了,后来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经对我的经验,有这样奇妙。在历史记载中,更有非常多的感应。抗战八年,出门在外,跟家里父母分离,生死不可知,那时我只有一个愿力,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一定要给我父母念金刚经、心经。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愿力,外面不知道,可是我的经验上知道,感应力量非常大,非常大,我只能向诸位报告到这里。至于说,你们要做科学的研究,感应是个什么道理,我可以跟你讲科学的理由一大堆,但是今天是讲佛学的课,不是讲科学的课,暂时就不讨论了。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五灯会元第十六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第十六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卷第十六   青原下十世下   雪窦显禅师法嗣   越州天衣义怀禅师   永嘉乐清陈氏子也。世以渔为业。母梦星殒于屋。乃孕。及产。尤多吉祥。儿时坐船尾。父得鱼付师贯之。师不忍。乃私...

佛地经论--亲光等菩萨

佛地经论--亲光等菩萨

佛地经论 亲光等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佛地经论卷第一   稽首无上良福田  三身二谛一乘众   我今随力造此论  为法久住济群生   览诸师意我已净  恐余劣智未能通   为令彼净生胜德  故我...

正法念处经卷十一至二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卷十一至二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一 地狱品第三之七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无终没入。是彼地狱第九别处...

景德传灯录 卷十六--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十六--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十六卷   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第五世七十二人。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法嗣九人六人见录。   鄂州岩头全豁禅师。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   天台瑞龙院慧恭禅师。   泉州瓦棺和尚。  ...

永明心赋注第四卷--明寿禅师

永明心赋注第四卷--明寿禅师

  永明心赋注卷第四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若空孕色。犹蓝出青。马鸣因兹而制论。   马鸣菩萨。是西天第十二祖师。造一千部论。数内有一心遍满论。乃至诸论。皆研心起。离众生心。无...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