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浴像功德经译文--未知

   《佛说浴像功德经》 白话文参考 编撰:王亮居士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天,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和大比丘们以及无数大菩萨们一起。那时,会众中有位菩萨,名叫清净慧。他这般思想道:“是什么原因,致使诸佛如来获得了清净身体?”他又思想:“有人在佛世时,亲近供养佛。有人在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这二种人,获得的福报功德齐等吗?” 菩萨这般思想后,便承蒙佛威神力,从座而起,顶礼佛足,问道:“世尊,诸佛如来是什么原因,获得了清净的身体?有人在佛世时,亲近供养佛。有人在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这二种人,获得的福报功德齐等吗?”那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道:“善哉,善哉。你今日竟能为未来世的众生们,提这样的问题。你当好好听,我现在为你一一解说。”那时,清净慧菩萨对佛说:“好的世尊,非常愿意听闻。” 佛告清净慧菩萨:“诸佛如来为了求学菩提,在往昔时,修习三昧。戒定、忍辱、智慧、慈悲、喜舍、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一切佛法。一切智慧,全都清净。所以如来获得了清净身体;得着花香、幡盖供养;得以用香水沐浴如来身;得以宝盖弥覆上方;得以诸多饮食;又得以鼓乐弦歌赞叹颂扬如来。 如来将修行所得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智慧,以致获得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最后得成无上菩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智慧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如来所有的福德,也是如此。清净慧,在我灭度后,有二种舍利,一种是法身舍利,一种是化身舍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要供养舍利,他即使制作佛像如麦子那么小,造塔如芒果那么小,幡竿如针那么小,幡盖如水上浮萍。即使他将芥菜种子这般小的舍利安置在佛像、佛塔中,这人所得的功德,如我在世,等无差别。像这样的人,将获得十五种功德: 一,心念清净;二,心顺佛法;三,怀惭愧心;四,得见如来;五,发清净的愿心;六,能受持正法;七,按照教导修行。八,得以亲近诸佛;九,诸佛国土,他随心往生;十,若投生在人中,将出生在大姓家庭。内心柔和,被人敬重;十一,刚刚生在人间,就心中念佛;十二,一切魔众,不能恼乱他;十三,在末法时代,能够守护正法;十四,常得十方诸佛如来的恒常遮护;十五,快速成就五分法身。”那时,世尊说偈颂道: 若以清净心于如来灭后供养舍利者或造于塔庙 及如来形像于彼塔像前扫涂漫陀罗以种种花香 散布于其上以诸妙香水而浴于佛像上妙诸饮食 净持以供养赞礼佛功德无量难思议智慧及神通 诸善巧方便悉皆到彼岸 《偈颂意思》 若有人在如来灭度后,以清净心供养舍利。或者造佛塔、寺庙、佛像;或在那些佛塔、佛像前打扫,将曼陀罗香涂抹在上面;或者将种种花香散布在佛塔、佛像上;或者拿诸多上等的香水,沐浴佛像;或者将诸多洁净的上妙饮食,拿来供养;或者赞扬礼敬佛的功德,无量难思议。赞扬佛以智慧和神通力,用诸多巧妙他人接受的方法,全部救度到彼岸。 《注释》 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智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 那时,清净慧菩萨听佛世尊说了这偈颂后,对佛说道:“世尊,不论是佛在世,还是在佛灭度后。未来世中的众生们,将如何沐浴佛像?但愿如来为了众生,开示演说。”佛说:“清净慧,如果佛在世,众生们应当发清净的愿心。如果在佛灭后,也应当如此。不要执着于‘空无’,也不要执着于‘有’。要对诸多善品德,心怀渴慕仰望,不生疲倦厌烦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作,是为了成就如来法身、报身。我曾为你演说过四真谛法、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我今日再为你演说,在一切供养中最为殊胜的浴像法。 《注释》 四真谛:苦、集、灭、道。种种痛苦,如何集合到众生心里。众生又按照佛道,灭去这些痛苦。 十二因缘:十二个环节链,带动着因果痛苦轮回。以及逆向找到痛苦产生的根源。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善男子,如果有人想要沐浴佛像,应当准备牛头、栴檀、紫檀、多摩罗香(藿香)、甘松、芎藭(川芎)、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将这些等等的各种妙香,随其所得,调和成香水,放置在洁净的器皿中。 先造个方形的高台,在高台上敷设上等的床座。然后在床座上放置佛像。将这些香水,依次沐浴。所有香水周遍沐浴佛像后,再用洁净的水,在佛身上方为佛像淋浴。善信众们,各取少许洗浴佛像流下的水,滴洒在头上。然后烧种种香,供养佛。净水刚开始从佛像上方淋浴而下时,信众们应当以偈颂朗读道: 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 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 《偈颂意思》 我今日浇灌沐浴诸如来,清净的智慧和功德庄严聚集。但愿这智慧和功德,令五浊恶世中的众生远离污垢,证得如来清净的法身。 烧香时,应当朗读此偈颂: 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刹常芬馥 愿此香烟亦如是回作自他五种身 《偈颂意思》 戒律、禅定、智慧、开解知见的香气,充满十方,恒常芬芳浓郁。但愿这沁香的烟气也是这样,回向于自己和他人,都获得五分法身。 那时,世尊说完这法。会众中有无数大菩萨,获得清净无垢三昧,即时从座而起。无数天人获得不退转无上菩提。那时,阿难问佛:“世尊,应当如何命名这部经典?我们又当如何奉持?”佛说:“这部经典名为《洗浴诸佛得身清净》,应当按照这方法受持。” 佛说完这部经典后,一切会众都大生欢喜,相信接受奉行。 《浴佛功德经》和《佛说浴像功德经》略微差别: 这两部经,仔细核对,会发现略有不同。以下就大致比较两经仪轨上的不同。 1,《浴佛功德经》中记载,浴佛用的所有水,都必须过滤,避免伤害到虫。 2,《浴佛功德经》中记载,佛像沐浴回归本位后,烧香念的偈颂和《佛说浴像功德经》文字略有不同。 3,《佛说浴像功德经》中记载,洗浴佛像前,需要用的香,比较具体,有十二类。 4,《佛说浴像功德经》中记载,净水刚开始从佛像上方淋浴而下时,要朗读偈颂。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讲故事 因小失大

海涛法师:讲故事 因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既好享受,又很吝啬,他总是喜欢让别人侍候他,又不愿意付工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他效劳。  在他所统治的国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女,她不但长得美若天仙,更有一副好歌喉,还弹得一手...

一次恶行,被鬼跟六世只为报仇

一次恶行,被鬼跟六世只为报仇

  特别提示:本文是《现果随录》中《支庠友以误伤人命禄籍顿消》的白话版。  嘉善地方一位姓支的读书人,以才学出名。己酉年的夏天,到嘉兴参加科举的考试。有一天白天见到一个鬼,走进他的肚子里,他就倒在...

八大人觉经--安士高

八大人觉经--安士高

佛说八大圆觉经原文 ——后汉沙门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

《百喻经卷下》:88.狝猴把豆喻

《百喻经卷下》:88.狝猴把豆喻

  【译文】  曾有一只猕猴,手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下手中豆,想找到失落的那一粒豆。那一粒豆没找到,先前舍下的,都被鸡鸭吃光了。  凡夫出家也有相类似的情形,初先破毁了一戒,却不加以忏悔,...

福德不好应该这样补救

福德不好应该这样补救

  久远以前,在裴扇阇国中,有一婆罗门女名叫提违,提违家中虽然非常富有,但却早年守寡,并且上无父母、膝下又无子女可依怙,总是孤伶伶的一人,终日闷闷不乐的。当时婆罗门中有一习俗,若是生活中总是不顺遂...

楞严经原文及白话对照--佚名

楞严经原文及白话对照--佚名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及白话(整理版)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