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春——春到人间草木知​



葭吹六管动飞灰,便觉春从地底回
草木一时生意动,关河万里冻云开
宁须生菜传纤手,且引春风入瓦杯
天北天南问音信,故人何处寄寒梅
——元·王冕《立春日》

这一日,风从东方来
《尚书大传》曰:东方为春
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也
在那生生不息的春风中
气候渐暖,万物复苏,一派鲜活景象
一年四季的序幕也就此开启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冬眠的小动物终于伸了伸懒腰
慢慢从洞中苏醒过来,开始活动
唤醒它们的正是东风的温暖

三候鱼陟负冰
水面上还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
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
那时一年有八个节令,分别是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礼记·月令》和《淮南子·天文训》中
才有了二十四个节气的记载
由此可知,自先秦以来
我们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的开始
人们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
如《礼记》中记载,天子在这天
身着青衣,配青玉,挂青旗
浩浩荡荡地率领臣属在东郊迎春


夏则饮红泉,冬则餐红术
一片新春入手来,不费些儿力
春在水无痕,春在山无迹
李白桃红未吐时,好个春消息
——宋·汪莘《卜算子·立春日赋》

立春正是耕耘播种的好时节
人们在春天种下希望
期待一年最美好的开始
无论是远古时期的甲骨上
遗留的“寅今春其至”的短句
还是现在仍流行于民间的
踏春、咬春、打春牛这些习俗
无不昭示着中国人对春天的企盼



僧问:和风拂拂冻河开,锦鲤翻身跃九垓。大地迎春催腊去,三阳开泰喜鸿来。如何是春?

师云:莫待晓风发,林花报早春。

进云:恁么则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师云:汝心犹涉境在。

进云:明眼人难瞒。

师云:要参三十年。乃云:拨尘觅佛,用心大错。寻言逐句,障塞悟门。离色离声,别求正见,舍父逃逝。所以无明山上荐取本来面目,屎窖堆里透脱向上法身。若能恁么去,随缘放荡,自性逍遥,步琴台攀花折柳,游林苑弄月吟风。时节到来,送腊迎春,意作么生?门庭日暖雪融去,枯木萌芽始见春。

——憨璞性聪禅师立春日小参







云林节气




立春——瑞草生嘉运 林华结早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霜降——一夜霜寒木叶秋
立冬——天水清相入 秋冬气始交
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大雪——万山冰雪连根冻 一片身心彻骨寒
冬至——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
小寒——又约梅华到冷泉
大寒——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禅,乃不果往。日昨梦惺居士及诸仁者入山相...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佛教最初的造像,是佛陀在世时曾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长达三月不在...

禅诗欣赏——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禅诗欣赏——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诗二首【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土坟状若馒头,即喻示着死亡。“馅草在城里”,城里人死后埋葬于城外坟包,一如馅草入馒头。...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问:如何是大乘入道顿悟法?师答曰:汝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犹如云开日出相似。俱歇一切...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去诸业尊者(38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去诸业尊者(38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纪念 | 十月十一 憨山大师圆寂纪念日——受天子之钳锤 为佛祖之标榜

纪念 | 十月十一 憨山大师圆寂纪念日——受天子之钳锤 为佛祖之标榜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不设城府,全无厓岸。气盖乾坤,目撑云汉。流落今事门头,不出威音那畔。无论为俗为僧,肩头不离扁担。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觉场小贩。不入大冶红炉,谁知佗是铁汉。只待弥勒下生,方了这重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