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世界:意思是可毁坏的处所,略称界。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


灵觉:谓众生本具灵妙觉悟之佛性,或指灵妙不可思议之智慧。又众生本具之佛性与佛之智慧无异,称为灵觉不二。


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整个虚空宇宙,一切万物,其实都是无常的。大地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宇宙星球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变迁的。


无论是“成、住、坏、空”还是“生、住、异、灭”,正说明了宇宙一切都是无常的。虽然就我们人类的短暂生命而言,天地看上去好像是一直如此,但是当我们将时间线拉长,就可以体会到天地也是无常变化的,或者经过仔细分析,也能够认识到宇宙万有,没有一刻不是在迁流变化中。


因此,佛教导我们先修无常观,观是观想,观察一切法皆无常,最大的法莫过于天地,莫过于世界。天地,不是常住之法;世界,也不是常住之法,要观想到无常,才能够修行佛道。


灵觉,就是灵明的觉性,谓众生本具灵妙觉悟之佛性,或指灵妙不可思议之智慧。佛经中称为真如、佛性、法性、本觉等等,名称虽然很多,都是指我们本来的觉性。


世间法都是无常的,回光返照,照自己灵知灵觉的心,即是菩提。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先天的佛性,这个佛性现在因为被无明烦恼所覆盖,没有办法显现出来,经过了修持以后,慢慢会证悟到我们的觉性。菩提是真心,是永远存在的,是常住真实的。如果能这样观照佛的菩提道就在我心里,不向外求,很快就能得到菩提道。


以上这段经文,是对世间的一切假相以及我们的真如本体,真、假两方面同时加以观察。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2022灵隐回眸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利益众生不忘初心

2022灵隐回眸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利益众生不忘初心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偷犛牛——《百喻经》经文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踪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不?”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

禅诗欣赏——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诗欣赏——春在枝头已十分

嗅梅【唐】无尽藏比丘尼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学佛修道,好比找寻一片清净美好的春景,但是许多人只是心外求法,到处参名山访大师,赶道场凑热闹,不知反观自性,虽然看...

新闻|全国佛教院校“优秀教师”浙江省评审会在杭州灵隐寺召开

新闻|全国佛教院校“优秀教师”浙江省评审会在杭州灵隐寺召开

10月12日,全国佛教院校“优秀教师”浙江省评审工作会议在杭州灵隐寺召开。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处长楼剑涛、宗教三处三级调研员魏微莅会指导。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教育培训委员会主任光泉法师,省佛协副会长、...

历史|清初曹洞宗寿昌、云门二系的传承及太平天国后江南禅宗尊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五)​

历史|清初曹洞宗寿昌、云门二系的传承及太平天国后江南禅宗尊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五)​

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云门(在浙江绍兴)二寺,在明末并称为曹洞中兴道场。入清以后,寿昌慧经的法嗣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元镜等,各振一方。元来住江西博山,其道大行。门下出宗宝道独、栖壑道丘、星朗...

月德呈瑞|照破无明 成就佛道

月德呈瑞|照破无明 成就佛道

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三种智慧,故名为般若。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