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济癫僧传(5)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第二回  来处去高僧辞世

第三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

▲第四回 灵光一点透禅机




五、近恋亲守身尽孝


话说道清长老被修元禅机难倒,抱着惭愧回来,卧床不起。道净长老以为是病,特来相探,问其缘故。道清长老隐瞒不过,遂将要披剃李修元之事,被他突然问我灵光何处,我一时对答不出羞惭回来,所以不好见人的话说了。

道净道:“此不过口头禅耳,何足为奇,待我去见他,也难他一难,看是何如。”

道清道:“此子不独才学过人,实是带来宿慧,贤弟切不可轻视了他!”

正说未了,忽报李赞善同公子在外求见长老。长老只得勉强同道净出来迎接进去。



相见礼毕,一面献茶。李赞善道:“前小儿狂妄,上犯尊师,多有得罪,故下官今日特来请荆,望老师释怒为爱。”

道清道:“此乃贫僧道力浅薄,自取其咎,于公子何尤?”

道净目视修元,接着问道:“此位莫非就是问灵光之李公子么?”

修元答道:“学生正是。”

道净笑道:“问易答难,贫僧亦有一语相问,未识公子能答否?”



修元道:“理明性慧,则问答同科,安有难易?老师既有妙谛,不妨见教。”

道净道:“请问公子尊字?”

修元道:“贱字修元。”

道净道:“字号修元,只恐元辰修未易。”

修元听了便道:“敢请老师法讳?”

道净道:“贫僧道净。”

修元应声道:“名为道净未归净土道难成。”



道净见修元出言敏捷,机锋警策,不禁肃然起敬道:“原来公子果然不凡,我二人实不能为他师,须令另求尊宿,尤不可误了因缘。”

赞善道:“当日性空禅师归西之时,曾吩咐若要为僧,须投印别峰、远瞎堂二人为弟子,但一时亦不能知二僧在于何处。”

道净道:“佛师既有此言,必有此人,留心访问可也。”

大家说得投机。道清又设斋款待,珍重而别。



修元回家,每日在书馆中,只以吟咏为事。虽然回绝了道清长老,然出家一个种子,未免放在心头,把功名之事全不关心。

时光易过,倏忽已是十八岁,父母正待与他议婚,不料王夫人忽染一病,卧床不起,再三服药,全无效验,不几日,竟奄然而逝。

修元尽心祭葬成礼。比及母服方终,父亲相继而亡。修元不胜哀痛,重又服丧三年,以尽其孝。自此之后,无挂无碍,得以自由。



母舅王安世屡次与他议婚,他俱决辞推却。闲来无事,只在天台诸寺中访问印别峰和远瞎堂两个长老的信息。访了余年,方有人传说:“印别峰和尚在临安径山寺做住持,远瞎堂长老先曾在苏州虎邱山做住持,今又闻知被灵隐寺请去了。”

修元访得明白,便告知母舅,要离家出去寻访。王安世道:“据理看来,出家实非美事,但看你历来动静,似与佛门有些因缘。但汝尚有许多产业,并无弟兄,却叫谁人管理?”

修元道:“外甥此行,身且不计,何况产业,总托表兄料理可也。”

遂择定了十月十三日吉时起身。王安世无奈,只得与他整治了许多衣服食物,同王全相送了一程。【待续)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②

☀素食
素食|无事
素食|过年怎么招待亲朋好友,这几道灵隐美食安排上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放下

☀分享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赏析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赏析|五世纪北魏石雕定光佛立像碑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阅读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

☀故事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故事|金色比丘尼

☀视频
视频|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菩萨像
视频|月德呈瑞 玉兔迎春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视频|灵隐问禅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尺寸:14.5 cm石雕菩萨,双腿右跪左屈,作胡跪状,慧琳音义三十六曰“胡跪,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或云互跪也。” 胡跪菩萨属供养菩萨,是佛的侍从。菩萨头束高髻,五官刻画写实精道,端...

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灵隐寺大雄宝殿海岛观音像✦  ++2022年10月14日  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南梁 · 石雕阿育王佛立像成都博物馆收藏此像为红砂石雕刻而成,正面全部施红白彩后贴金,佛像残高约48厘米,头有螺状肉髻,脸型瘦削,长眉细目,神情睿智而沉静,薄薄的嘴唇上蓄有八字胡,显得飘逸而潇洒。身着...

故事|大龟的因缘(上)

故事|大龟的因缘(上)

名闻利养对提婆达多而言,有着无比的吸引力。长久以来,他对世尊不肯将僧团交给他统理之事,感到非常不满。他心想:“只要世尊死了,我就可以成为新佛,未来丰厚的利养和众人的恭敬,将属于我的了!”想到这里,嘴角...

禅诗欣赏——好去不须频下泪 老僧相伴有烟霞

禅诗欣赏——好去不须频下泪 老僧相伴有烟霞

送童子下山【唐】金乔觉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童子耐不住山院清寂想回家了,也许是因缘不合吧,也许...

释教三字经|法眼宗 明六相 禅与教 无两样

释教三字经|法眼宗 明六相 禅与教 无两样

法眼宗,以法眼文益(885~958)为宗祖。出于南宗青原行思之法系。文益夙参罗汉桂琛,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得心印,其后历住崇寿院、报恩禅院、清凉大道场,盛倡禅道,吴越王钱氏亦归依之。文益又作宗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