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灵隐寺大雄宝殿海岛观音像

  +

+

2022年10月14日  农历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本人早已成佛,只是为了安乐成熟众生,倒驾慈航,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所求皆应。他具备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历来在民间广受礼敬供养。


观世音菩萨有三个纪念日:圣诞日(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出家日(九月十九)。而这三个纪念日都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关……


敦煌莫高窟第321窟十一面观音画像

+ + + + + + + + + + + 

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代有一个国王叫妙庄王,生有三个女儿,分别名:妙因、妙缘、妙善。其中三女儿妙善在出生的时候,身体洁净,相貌端庄,五色云覆盖着身体,大地为之震动,室内外异香天华,空中响起天籁之音。妙善在幼年时期,喜爱佛法,不慕荣华。长大后,三个女儿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唯妙善不肯出嫁,执意出家,于深山修行。妙善先到白雀寺里修道,不久被妙庄王知晓,派人三番五次逼她回宫,她执意不回,妙庄王气极之下将寺院放火焚烧。


但妙善并未被大火烧死,而是被山神救出,藏到了香山上。没过多久,妙庄王得了一种怪病,痛苦不堪,需亲人的一手、一眼入药。妙庄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肯舍己救父。就在庄王病入膏肓之时,妙善知道了此事,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手和眼,很快治好了父王的疾病。妙庄王对女儿的孝心非常感动,并忏悔自己犯下的罪过,并在香山上为女儿修了一座寺院。正当大殿上塑三皇姑像的时候,工匠请示庄王:“塑成什么样子?”庄王说:“全手全眼。”工匠却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就雕塑成了一尊千手千眼的三皇姑塑像。妙善在此修行,后功德圆满,成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妙善舍身救父,忠孝两全,成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流芳千古。而实际上,观世音早在过去的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他为普度众生,甘愿以菩萨身倒驾慈航,踏浪归来。

+ + + + + 

宋代鎏金铜蓄须观音坐像

+ + + + + + + + + + + 

名号中的无量功德


观世音菩萨,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观察世界音声的菩萨,有苦难、忧愁都可以说给观世音菩萨听。菩萨的名号在梵文佛经中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


中文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而在民间,一般通用的是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


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因此,观世音菩萨的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 + + + + 

宋人画鱼篮观音轴

+ + + + + + + + + + + 

随缘救度的慈悲象征


只要说起观世音菩萨,我们脑海里立刻浮现一位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脚踏莲台,法像慈祥端庄的女性形象。所以,一般人看来观世音菩萨就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这也是佛教为何称呼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的根本原因。


但事实上,菩萨已是无极之体,没有所谓男女之别的区分,菩萨以三十二相度化众生,女性形象仅仅是一种示现,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而显现的一种“相”,最终目的是以方便慈爱众生、救度众生为究竟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以三十二种身相,又名三十二应身随缘示现。对众生而言,菩萨以他们最能接受、最为喜爱的形态出现,更能由相起信、依声说法,在自身的精进和虔诚信念中得到菩萨的加持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的一尊大菩萨,也是慈悲的象征。如果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给予他人帮助,生起恕人之心念、助人之善念的那一刻,人人都可以是观世音菩萨。

+ + + + + 

元代颜辉绘立轴绢本水月观音图

+ + + + + + + + + + + 

最受世人欢迎的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可以彻法底源,亦可由浅渐深,可以是自力救济,也可以是他力救济。所谓自力救济,如《楞严经》讲的“耳根圆通法门”;也有比较简易的方法,如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持诵大悲咒,也一样可以得解脱,除一切罪障,成就无上佛道。对世间众生来讲,遇深则深、遇浅则浅,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修持的。


在中国,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以救苦救难为己任,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因此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结缘最深。在中国民众心中,观音菩萨位居佛教诸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正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 + + + + 

清代景泰蓝内填珐琅观音菩萨立像

+ + + + + + + + + + + 

西方极乐净土的接班人


观世音菩萨还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大悲经》中称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己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但其为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倒驾慈航,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观世音菩萨“随类度化”,度化一切众生,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甚至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众生随缘度化,只要虔诚持念菩萨名号,菩萨便会寻声而至。


在无量劫后,阿弥陀佛灭度,观音菩萨作为西方三圣之一,便会在当日成佛,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继续住持西方极乐世界正法。

+ + + + + 

值此殊胜节日,让我们共同至心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诵读观世音菩萨经典,

效有求必应之大悲,

学五蕴皆空之妙智,

应观音心、行菩萨道,

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图

  +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观照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素食
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分享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
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阅读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故事
故事|爱生则苦生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视频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云林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云林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桂花又到了桂花开的时节,想必这几日到灵隐寺的游人们已经有所察觉。总是在不经意间一缕清香飘来,寻着香味找到桂花树,看着如星星的桂花丛,凑近了却好像又没有了香味,桂花初开的时候总是别有一番趣味。历代诗人歌...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佛教最初的造像,是佛陀在世时曾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长达三月不在...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佛陀说,要修学佛道的人...

观照|钦仰礼拜供养 蠲除我慢习气——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下)

观照|钦仰礼拜供养 蠲除我慢习气——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下)

七、以净念正念,排除一切染念俗念十法界中,六凡四圣的依正二报,无量无边,其所以千差万别,皆是因为心念不同所致。在一切有情心体之中,若无念者,即不落在任何阶级,若一念起,即是生处。此中染念俗念生在世间,...

禅诗欣赏——舒卷纵横疾似风

禅诗欣赏——舒卷纵横疾似风

颂古【宋】兜率从悦禅师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行不通。奈何一点去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万丈洪崖倚碧空”譬喻诸佛所证之真如实相境,不属过现未来,非空非有,非心非色。本无一尘不立,更无一法可得。自离幻化...

禅诗欣赏——山家不会论春夏 石烂松枯又一年

禅诗欣赏——山家不会论春夏 石烂松枯又一年

山居之三【宋】雪岩祖钦禅师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涓涓。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夹岸桃花红欲然”,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片热烈浓郁的桃源春光;清溪两岸,桃枝夭夭,桃花红得好像要燃烧起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