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腊月廿五 石头希迁禅师圆寂日——石头路滑


禀曹溪命,入青原室。

大胆如天祇自骄,不道岭南有消息。

性海直共祖师游,一卷参同遗后式。

覆地翻天智用殊,石头路滑谁能及。


石头希迁禅师,俗姓陈,唐朝端州高安人。母亲自怀胎后,便不喜食荤。法师出生后,性情温和稳重,孩提时即不用劳烦保母;年岁稍长,才智出众聪颖过人,以慎言笃行而自许,平素从不曾以不好的脸色忤人。


当时的民风迷信,畏惧鬼神,地方上建有许多小庙神祠,乡里居民往往杀牛拜祭,佐以荤腥水酒,以祈能感得鬼神冥佑。每次遇到这种事情,法师便前往耐心开导,阻止宰杀设醮等事,劝导村民不要盲从,甚至毁祠夺牛而归。一年当中,这样的事情反覆发生达数十次。乡民不能胜其理,又不能禁其行。久而久之,亲族受其影响,亦努力修习清净的善业。


一日,禅师听闻到六祖大师在曹溪大阐禅门宗风,座下学人接踵而至,便决意辞亲离家,出发直往南方,随六祖大师剃落出家修行。



寻思去



师一日看《肇论》,至“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拊几叹道:“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量,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语毕掩卷,闭目休息,不觉间竟然睡着,做了一梦。梦中见到自身与六祖大师,同乘灵龟游于深池内。醒后详思此梦,说道:“灵龟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于性海久矣。”


六祖大师示现将入涅槃,当时犹为沙弥的希迁禅师,便请示六祖大师:“和尚百年之后,希迁应当依止何人继续用功?”六祖答:“寻思去!”不久,六祖大师圆寂了,希迁便日日于闲静处静坐。


当时的首座法师见了,十分纳闷,便问他:“六祖大师已经入灭,你在此空坐是为了什么?”希迁回答:“我是依着师父生前遗命,所以在此寻思。”首座法师听后,略一思索,不禁莞尔,向他说道:“你有师兄行思和尚,现今于吉州住持弘化,你的因缘在那里。师父说得很清楚,是你自己迷惑了。”希迁这才恍然大悟,到六祖大师塔龛前顶礼辞别之后,随即前往静居寺参礼行思禅师。


到静居寺后,行思禅师问他:“从何处来?”希迁答:“曹溪。”行思禅师又问:“你在那里得了什么?”希迁答:“学人未到曹溪前,也没有失去什么啊!”行思禅师问:“既然如此,那去曹溪做什么?”希迁答:“如果没有去曹溪,又怎么知道从来没有失去呢?”



说完后,希迁反问行思禅师:“请问曹溪大师还识得和尚吗?”行思禅师问道:“你现在识得我吗?”希迁回答:“识!但又怎能说识得呢!”行思禅师默许地说:“众角虽多,一麟足矣!”希迁又问:“和尚自从离开曹溪,什么时候到此处呢?”行思禅师说:“我却是知道你早晚都会离开曹溪!”希迁回答:“和尚!希迁不从曹溪来!”行思禅师说道:“我也知道你将来的去处!”希迁言:“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


过了一阵子,行思禅师又再勘验希迁禅师,问道:“你从哪里来呀?”希迁直答:“从曹溪来!”行思禅师举起手上的拂子,问道:“曹溪还有这个吗?”希迁答:“非但是曹溪,就算是西天也没有!”行思禅师问:“这么说来,你去过西天啰?”希迁更答:“若到,即有也。”行思禅师再追问:“未在,更道!”希迁听完便说:“和尚也要说几句,不能全靠学人。”行思禅师道:“不辞向汝道。恐已后无人承担。”


契玄奥



在行思禅师教导下,师日日精进,心契玄奥。行思禅师知道希迁禅师悟道因缘成熟,有一天将他找来,托付一封书信送到南岳去,交给同是六祖门下的怀让禅师,并吩咐他:“送完信后赶快回来,我这里有把钝斧头,要留给你住山用!”


希迁知道行思禅师的慈悲用心,送信一事,用意在点拨勘验,因此到达南岳后,未呈交书信,而直接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南岳和尚说:“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希迁回答:“宁可永劫沉沦,不慕诸圣解脱。”和尚默许,希迁即礼拜告辞。



回到青原山静居寺,行思禅师见到他,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书信有送到吗?”希迁回答:“信亦不通,书亦不达。”接着又说:“先前和尚允诺要给我一把钝斧头,让我住山用,现在就请领吧!”禅师垂下一足以示意,希迁便恭敬礼拜。告假后,便辞和尚前往南岳。


走江湖



天宝年初,师开始建造衡山南寺,见寺之东有石其状如台,乃结庵其上,长年掩关于绝岳之中。众人景仰禅师的修行,便尊称禅师为“石头和尚”。当时马祖大师在江西弘化,石头禅师在湖南,天下学人为明究生死大事,不辞千里往返江西与湖南,世称“走江湖”,并有“不见二大士为无知矣”之说。


师一日上堂,说道:“吾之法门,先佛传受,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


时门人道悟问:“曹溪意旨谁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更问:“师还得否?”师答:“不得。”门人再问:“为什么不得?”师曰:“我不会佛法。”


又有僧问:“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有禅师邓隐峰,一日辞别马祖大师。马祖大师问他:“去哪里?”隐峰禅师回答:“去石头禅师那里。”马祖大师云:“石头路滑。”隐峰禅师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隐峰禅师到希迁禅师处,绕禅床一匝,振锡一下,问道:“是何宗旨?”禅师便道:“苍天!苍天!”隐峰禅师无法应对,只好返回江西,将此说禀马祖大师。马祖大师道:“你再去问一次,待他有答,你便嘘两声。”于是隐峰禅师又至湖南访师,依前所问:“是何宗旨?”不料,石头禅师竟立刻嘘了两声,让他一时语塞,只好又回到马祖大师那里,回禀此事。马祖大师听了说道:“不是向你说过,石头路滑吗?”


南岳山中鬼神,有些也显迹来听法,禅师都一一为其授戒。代宗广德甲辰年时,一日师偶见负米登山者,因而询问原由,才知是檀越送供;师愍念众人劳苦,于是移庵下梁端。禅师于德宗贞元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顺寂,世寿九十一,僧腊六十三,弟子建塔于东岭。穆宗长庆年时,追谥“无际大师”,塔曰“见相”。师得法于青原行思禅师,传法盛冠南方,曾作《草庵歌》《参同契》,流传至今。其后门派分为三家,六祖大师下第五世而为洞山,七世而为云门,九世而为法眼。


六祖大师后,石头禅师、马祖大师皆为法嗣嫡孙,各为曹洞、临济之宗祖,正应西天般若多罗尊者之符谶:“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儿孙脚下行。”自石头禅师与马祖大师大兴法化、弘宗演教,禅法流布盛行于世,其后丛林鼎沸,才俊辈出,至今化化不绝。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

☀素食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 在家熬粥吃吧
素食|无事
素食|过年怎么招待亲朋好友,这几道灵隐美食安排上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阅读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故事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视频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视频|元正启祚 万物咸新
视频|红叶舞风须早觉 莫将有限逐虚华
视频|朔风吹绽腊梅华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无言的感化(下)

故事|无言的感化(下)

前文回顾:故事|无言的感化(上)故事|无言的感化(中)一天中午,佛陀乞食,那些流氓爬上佛陀路过的两边树干上,疯狂地恶骂,还踩落树上的露水,把佛陀一身淋得湿透,钵中的饭菜也渗满了露水。佛陀依然面带微笑,...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2022年8月5日上午,“之江问道”——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第一讲在杭州佛学院开讲,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作了“从《金刚经》中读懂崇俭戒奢的意义”的主题讲座。▲讲座现场浙江省民宗...

赏析|大理国阿弥陀佛镀金铜像

赏析|大理国阿弥陀佛镀金铜像

阿弥陀佛镀金铜像大理国,11-12世纪高:28.6厘米这尊塑像铸造精良,结禅定坐,右脚从宽松的袈裟下摆伸出。双手结手印,右手抬起,左手放在左膝上。长袍呈弯曲的对角线褶皱,露出左肩和左臂。面部轮廓分明,...

展览|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欣赏(佛学院作品)

展览|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欣赏(佛学院作品)

215·杭州佛学院·书法《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李洪斌216·杭州佛学院·绘画·《满室清芬玉玲珑》·释会常217·杭州佛学院·绘画·《祥云福海紫金钵》·释会常218·杭州佛学院·绘画·《正...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十月初三 道宣律师圆寂日佛戒弟子 依戒而住狂慧既兴 越畔而去师弘四分 戒光远著百世所依 法门一柱唐朝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孕了,...

禅诗欣赏——满船空载月明归

禅诗欣赏——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居寓意【唐】船子德诚禅师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这一首诗写得极美,而且境界极高,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千尺丝纶直下垂”,水深才能藏伏蛟龙。人们的这个心也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