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31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一十三尊至第三百二十八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壹拾陆尊

德净悟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铜像

诗 偈



十八女儿一枝花,二十少年好年华。

青春易逝无消息,大江东去浪淘沙。


偈解


十八岁的女孩是一朵花,二十岁的少年正值好年华。但是青春易逝,时间会悄无声息地流走,犹如大江滚滚东去。


此偈教导我们,时光易逝,岁月易老,因此学佛也要精进努力,不能让时光空过。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露笑意,浓眉大耳,双手笼于袖中。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壹拾陆尊德净悟尊者,指尊者德行清净无暇。




尊者深植慧根,崇信佛法,广做善行,培德因本。出家之后,修习禅定,得清净之觉悟,证菩提正道。


尊者悯念众生之迷途,心为尘垢所蒙蔽,因而四处游走,为众说法,使令众生体悟到自性清净,悟解佛法妙谛,从而脱苦海而得自在。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威仪多尊者(313)

头陀僧尊者(314)

议洗肠尊者(315)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三,为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小年”,也是佛教监斋菩萨——大圣紧那罗王菩萨的圣诞。按照我们平常的理解,厨房不过是后勤保障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不可或缺,却也并不起眼,为何还会有专门的“监斋菩萨”...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南梁 · 石雕阿育王佛立像成都博物馆收藏此像为红砂石雕刻而成,正面全部施红白彩后贴金,佛像残高约48厘米,头有螺状肉髻,脸型瘦削,长眉细目,神情睿智而沉静,薄薄的嘴唇上蓄有八字胡,显得飘逸而潇洒。身着...

历史|清初著名居士——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二)

历史|清初著名居士——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二)

清代居士之弘传佛学,成为近世佛教的支柱。清初著名的居士有宋文森、毕破、周梦颜、彭绍升四人。与彭同时的有罗有高、汪缙。清代中叶,有钱伊庵、江沅、裕恩、张师诚等;清末有杨文会、沈善登等,都是热心研究佛教的...

释教三字经|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释教三字经|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俱舍宗,即依《俱舍论》而立的小乘宗派。相对于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其学者被称为俱舍师。《俱舍论》是天亲菩萨造的。天亲菩萨印度的原名婆薮槃豆,佛灭度以后九百年左右,出生于北印度阿...

释教三字经|唐道宣 精毗尼 大小乘 咸总持

释教三字经|唐道宣 精毗尼 大小乘 咸总持

唐代道宣律师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坛为人授戒,撰述疏钞解释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为中国的律祖。又因为大师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居终南山,故世称“南山律祖”, 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而中国的律宗也被称为“...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2年水陆法会延期举行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2年水陆法会延期举行

通启杭州灵隐寺“二〇二二年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延期至2022年11月7日—13日(农历十月十四至二十)举行。随喜法会者可点击灵隐寺公众号服务栏中“水陆法会”或长按文末二维码,在线登记随喜祈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