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陀说,要修学佛道的人,就好像一根木材漂在水上,顺着流水往前走。这块木材要流到大海里,得顺着中间走,如果触到此岸,就不能流到大海;触到彼岸,也流不到大海,要不触到两岸才可以。


两岸,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槃。触到此岸,就是触到凡夫的生死,贪爱烦恼不断,流转生死。彼岸是二乘人证得的涅槃,是偏空涅槃,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两岸中间是流水,表示菩萨的中道,既不留恋生死,也不贪着二乘的涅槃。而是修菩萨的中道法门,既不触此岸,也不触彼岸。


不为人取,是说修行用功行菩萨道,想入佛法的大海,必须断欲去爱。情爱心不断,好比有人把这块木材从水中取走了,流不到大海里。


不为鬼神所遮,此处鬼神譬喻一切外道。我们学道,要学习佛的正道,如果学外道,相当于被鬼神把这块木材遮挡住了,要再往前流,流不过去了,怎么能入佛法的大海呢?


不为洄流所住,如果这块木材流到洄流,则只能原地转圈走不出去。这是譬喻我们要行菩萨道,要直心正念真如,要悟无为法。自己的心不直,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想要这么修、那么修,好比掉到洄水的漩涡里面,转来转去,流不到大海里。


腐败是木材本身烂掉了,譬喻道心退失了。最初发道心,想修菩萨道,想要成佛,这时候却道心退失了,好比木材本身烂掉了一样。相反,如果木材本身没有腐败,以上这些障碍都没有,那么木材一定可以流到大海里去。


同样,学道的人严守自己的道心,不被情欲所迷惑,学道直心正念真如,悟无为法,不被众多邪知邪见所扰乱。无为者,无所作为,不是我们作为出来的法,是本来具有的,就是我们的真心、佛性。精进办道,悟无为法,修无为法,证无为法,决定能证得佛道。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妻子甚狱

色欲障道

天魔娆佛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爱生则苦生

故事|爱生则苦生

有一梵志,独生一子,对他非常疼爱,视如己命。但很不幸的是这个儿子说死就死,让梵志伤心不已,每天到他的墓前哭泣哀伤,不能自已。一天,梵志来到佛住的孤独园,向佛问讯后,一副悲哀的样子在另一面坐下。世尊见了...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于中秋之夜游览杭州灵隐天竺一带山水,留下上面这首名篇《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这首诗描述了寺院赏月品桂的场...

百喻经故事——二子分财(58)

百喻经故事——二子分财(58)

二子分财——《百喻经》经文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二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

素食|无事

素食|无事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帝须罗汉

一天清晨,帝须来到一个地名叫阿练若的地方游猎,看见一名叫无德的比丘端坐在林中。这时,有只大象用鼻子从树上折下一段树枝,来到比丘身边,轻轻挪动树枝送上凉风。帝须看了十分羡慕,自言自语道:“我何时也能像这...

杭州灵隐寺组织全体僧众收看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

杭州灵隐寺组织全体僧众收看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

12月6日上午10时,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带领寺院全体僧众在华严阁集体收看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现场直播,认真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