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陀说,要修学佛道的人,就好像一根木材漂在水上,顺着流水往前走。这块木材要流到大海里,得顺着中间走,如果触到此岸,就不能流到大海;触到彼岸,也流不到大海,要不触到两岸才可以。


两岸,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槃。触到此岸,就是触到凡夫的生死,贪爱烦恼不断,流转生死。彼岸是二乘人证得的涅槃,是偏空涅槃,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两岸中间是流水,表示菩萨的中道,既不留恋生死,也不贪着二乘的涅槃。而是修菩萨的中道法门,既不触此岸,也不触彼岸。


不为人取,是说修行用功行菩萨道,想入佛法的大海,必须断欲去爱。情爱心不断,好比有人把这块木材从水中取走了,流不到大海里。


不为鬼神所遮,此处鬼神譬喻一切外道。我们学道,要学习佛的正道,如果学外道,相当于被鬼神把这块木材遮挡住了,要再往前流,流不过去了,怎么能入佛法的大海呢?


不为洄流所住,如果这块木材流到洄流,则只能原地转圈走不出去。这是譬喻我们要行菩萨道,要直心正念真如,要悟无为法。自己的心不直,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想要这么修、那么修,好比掉到洄水的漩涡里面,转来转去,流不到大海里。


腐败是木材本身烂掉了,譬喻道心退失了。最初发道心,想修菩萨道,想要成佛,这时候却道心退失了,好比木材本身烂掉了一样。相反,如果木材本身没有腐败,以上这些障碍都没有,那么木材一定可以流到大海里去。


同样,学道的人严守自己的道心,不被情欲所迷惑,学道直心正念真如,悟无为法,不被众多邪知邪见所扰乱。无为者,无所作为,不是我们作为出来的法,是本来具有的,就是我们的真心、佛性。精进办道,悟无为法,修无为法,证无为法,决定能证得佛道。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妻子甚狱

色欲障道

天魔娆佛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还从静中起 却向静中消

禅诗欣赏——还从静中起 却向静中消

咏声【唐】韦应物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廖。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声音不是无缘自生或从外而来,是因缘假合而生。如双掌互击,则有声出。声音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并非实有,只是假合,所以可说“太空恒...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经,梵语修多罗,翻为契经,契理、契机的意思。所谓“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机宜”,故名契经。什么叫契理?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是一样的。契理指佛经的道理,是永远契合于真理,不会...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迁善改过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格言别录》本日食单芥辣豆芽菜荠菜炒春笋蟹味菇山药胡萝卜粥-芥辣豆芽菜-材 料绿豆芽30...

月德呈瑞|灵隐腊八,品宋韵祈新年

月德呈瑞|灵隐腊八,品宋韵祈新年

腊八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如来出现品》据《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

2022灵隐回眸⑦——以共同富裕为助力 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2022灵隐回眸⑦——以共同富裕为助力 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观世音菩萨,有本有迹,《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这是显示菩萨之本。彼既成佛,而又示现菩萨,以大悲...